高陡边坡整体与局部失稳的强度折减及安全度判别分析
本文选题:强度折减法 切入点:边坡安全度 出处:《重庆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实现从整体和局部都能较为准确地分析弧状高陡边坡安全稳定性,指导露天采矿高陡边坡设计,采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稳定性,获得边坡整体的安全系数。对每个计算单元引入安全度进行分析,获得边坡局部安全系数;将最大节点位移时步曲线收敛性作为边坡失稳的判定准则,弥补了采用其他准则时由于人为指定容差而引起的较大误差;以某铁矿西南边坡为例,运用FISH语言编制强度折减法、失稳准则和安全度相关程序进行计算。研究表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基于最大节点位移时步曲线收敛性的失稳准则和计算单元安全度相结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适合于弧状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为弧状高陡边坡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
[Abstract]:In order to accurately analyze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arc high and steep slope from the whole and part, and guide the design of high and steep slope in opencast mining, the finite differenc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lope stability. The safety factor of the whole slope is obtained. The safety degree is introduced into each calculation unit, and the local safety factor of the slope is obtaine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step curve when the maximum node displacement is taken as the criterion for judging the slope instability. It makes up for the large error caused by artificial tolerance when other criteria are adopted. Taking the southwest slope of an iron mine as an example, th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is compiled by using FISH language. The instability criterion and the safety program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ite differenc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The method of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nvergence criterion of maximum nodal displacement time step curve and the safety degree of calculation unit is suitable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arc slope.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design of arc high steep slope.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11AA060407)~~
【分类号】:TU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钟志辉;杨光华;张玉成;汤佳茗;;基于局部强度折减法的土质边坡位移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2 ATAEI M;BODAGHABADI S;;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lope stability and determination of stable slopes in the Chador-Malu iron ore mine using numerical and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s[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晓兵;杨光华;张玉成;钟志辉;李德吉;史永胜;;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在乐昌峡古滑坡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2年01期
2 叶永巧;张玉成;杨光华;胡海英;;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在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3年07期
3 罗青海;;比较两种折减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差异[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4 何欢;付成华;钟学梅;赵川;;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5 隋明昊;时伟;朱德盛;江源浩;;锚杆-土工网垫喷播防护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张腾;胡斌;王伟;饶晨曦;;基于Phase2的强度折减法土质边坡稳定性研究[J];人民黄河;2014年03期
7 赵川;付成华;;基于局部强度折减法的某水电站边坡稳定性分析[J];人民珠江;2015年03期
8 刘通;时伟;隋明昊;;岩质高陡边坡正交试验数值模拟分析[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9 任高峰;钱兆明;闫振雄;张世雄;张海峰;;基于轴比论的椭圆形深凹露天矿稳定性边坡形状确定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10 胡晋山;何宗宜;康建荣;袁西亚;;山区地下开采坡体稳定性分析及滑坡预报系统的设计[J];中国矿业;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肖锐铧;王思敬;贺小黑;张晓平;饶枭宇;罗斌;;基于局部强度折减法的大型边坡安全度分区[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2 肖锐铧;王思敬;贺小黑;张晓平;饶枭宇;罗斌;;非均质边坡多级稳定性分析方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4年
3 Zhi Qing Li;Ibrahim Adewuyi Oyediran;Chuan Tang;Rui Lin Hu;Ying Xin Zhou;;FEM application to loess slope excavation and support:case study of Dong Loutian coal bunker,Shuozhou,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4年度(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志辉;边坡分析的局部强度折减法及其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隋明昊;岩质高陡边坡锚杆—土工网垫喷播植草生态护坡结构稳定性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浩;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在护坡工程中的应用技术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3年
4 张峰华;大型水电站边坡安全评价和预警决策系统开发[D];天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鲁渝,郑颖人,赵尚毅,时卫民;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计算土坡稳定安全系数的精度研究[J];水利学报;2003年01期
2 郑颖人,赵尚毅;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土坡与岩坡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9期
3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4 连镇营,韩国城,孔宪京;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研究开挖边坡的稳定性[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5 赵尚毅,郑颖人,时卫民,王敬林;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边坡稳定安全系数[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6 郑宏,李春光,李焯芬,葛修润;求解安全系数的有限元法[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7 赵尚毅,郑颖人,张玉芳;极限分析有限元法讲座——Ⅱ有限元强度折减法中边坡失稳的判据探讨[J];岩土力学;2005年02期
8 张培文;陈祖煜;;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J];岩土力学;2006年02期
9 杨光华;钟志辉;张玉成;李德吉;;用局部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0年S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有成;李群;陈新泽;唐辉明;;对强度折减法若干问题的讨论[J];岩土力学;2008年04期
2 蔡显杨;许文年;杨学堂;周正军;;重度增加法与强度折减法的应用对比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靳晓兵;杨光华;张玉成;钟志辉;李德吉;史永胜;;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在乐昌峡古滑坡体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2年01期
4 魏进兵;高春玉;陈佳伟;;三维强度折减法在边坡抗滑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2年02期
5 徐晨;苏超;;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三维稳定分析[J];水力发电;2013年04期
6 靳晓光;陈力华;张永兴;;考虑张拉及剪切破坏的强度折减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8期
7 陈国庆;黄润秋;石豫川;许强;;基于动态和整体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2期
8 尹骥,杨林德,管飞;强度折减法确定的复合土钉支护整体稳定系数[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1期
9 杨有成;陈新泽;郭凯;;对强度折减法分析非均质边坡稳定性的适用性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8年01期
10 张为;崔杰;;强度折减法在区域性地震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吴舒界;;变模量强度折减法及其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汉东;薛雷;李维朝;;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薛雷;孙强;秦四清;刘汉东;黄鑫;;非均质边坡强度折减法折减范围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马天辉;唐春安;李术才;王汉鹏;梁正召;;八字岭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健;高永涛;吴顺川;谢玉玲;胡杰;;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改进强度折减法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光华;张玉成;张有祥;;变模量弹塑性强度折减法及其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何润洲;;再议极限平衡与强度折减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对比[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程晔;赵明华;曹文贵;;桩基下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强度折减法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孔不凡;阮怀宁;;边坡稳定的离散元强度折减法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童有全;李林;;强度折减法在攀钢白云石矿山边坡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杭;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罗显枫;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可靠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陈卫兵;考虑岩土材料流变特性的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凯;劣化衬砌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卢锋;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既有隧道安全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陈岩;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水井包滑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杨有成;强度折减法在斜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5 钟志辉;边坡分析的局部强度折减法及其工程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袁灿;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浅变质岩风化层边坡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肖武;基于强度折减法和容重增加法的边坡稳定分析及工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王成龙;强度折减法边坡稳定分析失稳判据研究及龙潭港岸坡稳定性计算[D];河海大学;2007年
9 陈菲;强度折减法在滑坡三维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10 肖冬梅;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分析及其防护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9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55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