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开孔钢板剪力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 + 开孔钢板剪力连接件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5年S1期
【摘要】:为研究带开孔钢板剪力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受力性能,以开孔钢板剪力连接件的布置形式、组合板的厚度、贯穿钢筋数量等为参数,设计制作了14块钢-混凝土组合板,对其进行正、负弯矩作用下的两点对称集中静力加载试验。分析了组合桥面板的破坏形态和变形能力、钢板与混凝土的应变发展情况、相对滑移量和受弯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合板发生弯曲破坏,少量组合板为竖向剪切破坏或纵向剪切破坏;组合桥面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并具有良好的延性。采用简化塑性理论对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进行了受弯承载力分析,得到了正、负弯矩作用下的受弯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式,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二者吻合良好。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ridge deck with perforated steel plate shear connections, the layout of steel plate shear connections, the thickness of composite plates and the number of steel bars are taken as parameters.Fourteen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labs were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and two point symmetrical concentrated static loading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m under positive and negative bending moment.The failure form and deformation capacity of composite deck slab, strain development of steel plate and concrete, relative slip and flexural capacity are analyz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ost composite plates have bending failure, a few composite plates have vertical shear failure or longitudinal shear failure, and composite bridge deck plates have high bearing capacity, flexural stiffness and good ductility.The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deck slab is analyzed by using simplified plastic theory. The practical calculation formula of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under positive and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is obtained, and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5A560030)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2014018)
【分类号】:TU39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玉擎;周伟翔;蒋劲松;;开孔板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2006年06期
2 杨勇;祝刚;周丕健;聂建国;谢标云;;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3 占玉林;赵人达;毛学明;牟廷敏;范碧琨;;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郑双杰;刘玉擎;;开孔板连接件初期抗剪刚度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燕;王仪;刘平;;开孔钢板连接件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2 邢昕;冯克岩;;钢混组合桥面板的发展概况及设计维护要点[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4期
3 杨勇;霍旭东;薛建阳;周丕健;聂建国;;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8期
4 曾苏生;;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组合板弯曲刚度计算方法研究[J];钢结构;2011年12期
5 吴文明;刘玉擎;蒋劲松;张道省;;混合拱肋钢与混凝土结合部局部模型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04期
6 王润建;;基于混凝土损伤理论的混凝土榫破坏机理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年02期
7 周丕健;杨勇;李慧静;;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弯曲刚度计算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9期
8 吴文明;唐亮;刘高;;竖向荷载作用下多排抗剪连接件剪力分布的计算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9 蔡军伟;杨勇;周丕健;谢标云;;采用轻骨料砼的开孔钢板连接件受力性能[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周现伟;杨勇;霍旭东;薛建阳;;带组合桥面板的组合梁受弯承载能力试验[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占玉林;预应力矩形钢箱混凝土梁的结构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白光亮;大跨度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结构行为与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牛辉;空间拱肋组合桥梁顶推施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向红;装配式钢箱—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性能试验与设计理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5 张俊光;PBL加劲型方钢管混凝土轴压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张鹏;钢—混凝土混合梁结合段受力性能与设计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聂云靖;在役钢—混凝土组合桥面系中承式吊杆拱桥健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茜;钢锚板式钢—混组合索塔锚固体系受力性能理论与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王军;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截面优化设计和剪力连接件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司秀勇;桥梁钢混结合段力学特性理论及试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力为为;钢—混凝土组合梁波折开孔钢板连接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2 周现伟;带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组合梁静力与疲劳受力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瑜;开孔板剪力连接件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4 霍旭东;钢板—混凝土组合桥面板静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5 许加其;波形钢—钢筋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承载力试验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6 王智远;钢混结合梁曲线桥结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7 曾苏生;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组合板静力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金光;钢—混凝土接头受力性能及传力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赵成栋;PBL键机理与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杨胜启;混合梁桥钢—混凝土结合段疲劳受力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贺细坤;吴健花;;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分析[J];广东建材;2006年07期
2 杨义东,李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在日本的发展趋势[J];国外桥梁;1998年04期
3 肖林;强士中;李小珍;卫星;;考虑开孔钢板厚度的PBL剪力键力学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12年08期
4 聂建国,余志武;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5 胡建华;叶梅新;黄琼;;PBL剪力连接件承载力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6年06期
6 张清华;李乔;唐亮;;桥塔钢-混凝土结合段剪力键破坏机理及极限承载力[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1期
7 郑双杰;刘玉擎;;槽口型开孔板连接件抗剪及抗拉拔性能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军刚;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设计方法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任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磊;郑建荣;;钢-混凝土组合梁剪力连接件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05期
2 郑则群,房贞政;剪力连接件对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张俊平,焦兆平,黄道沸;结合梁剪力连接件剪拔受力的非线性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周浩,张勇;浅谈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剪力连接件[J];四川建筑;2004年05期
5 王洪波,郭剑平,王智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剪力连接件的设计要点[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4年04期
6 张清华,李乔,唐亮;剪力连接件的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占玉林;赵人达;毛学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剪力连接件承载力的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8 段莉;;石膏模-混凝土组合空腹楼盖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试验研究[J];科技风;2012年18期
9 张龙;徐其功;;组合钢板墙混凝土板厚度及剪力连接件间距的确定[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年04期
10 唐t,叶梅新;钢桁梁-混凝土板结合梁剪力连接件的布置位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龙;徐其功;;组合钢板墙混凝土板厚度及剪力连接件间距的确定[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第十六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聂建国;卫军;;剪力连接件在钢-混凝土组合梁中的实际承载力计算[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3 王硕;马东;刘宁;;组合梁中剪力连接件概述[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4 王巍;苏庆田;吴冲;;施工过程对连续组合梁中剪力连接件受力的影响[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5 黄炳生;黄顾忠;蒋萌;;新型剪力连接件钢-混凝土组合梁静力试验[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洪全;石中柱;聂建国;;推出试件中栓钉剪力连接件的极限抗剪强度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7年
7 陈家晖;;HCC-B剪力连接件在新旧混凝土连接中的性能研究[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卫中;许琪楼;孙国良;;压型钢板组合梁中的焊钉剪力连接件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91年
9 白光亮;蒲黔辉;杨永清;袁万城;;桥塔钢混结合段剪力连接件承载力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宙元;带开孔钢板剪力连接件的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奇顺;考虑界面滑移效应的钢—混凝土组合梁非线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光辉;波纹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连接件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刘玮潇;波纹钢腹板组合箱梁桥剪力连接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宋佳;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架结构中新型剪力连接件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5 肖林;钢混组合结构中剪力连接件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余章亮;组合桁梁节点剪力连接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张瑜;开孔板剪力连接件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韩克鹏;槽钢剪力连接件的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韩阿慧;钢—混组合箱梁剪力连接件疲劳循环后极限破坏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郭政;钢箱拱肋的钢砼结合段剪力连接件受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62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6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