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对黄土群桩基础影响的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道路工程 + 桩基础 ; 参考:《中国公路学报》2015年09期
【摘要】:为了研究地下水上升对桩基础承载能力及变形的影响,通过室内承台-桩-土自身体系的模型试验,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地下水位较低以及地下水缓慢上升时桩基础沉降、地基附加应力及桩与承台的荷载分担情况进行了测试,根据模型相似规律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地下水上升时桩基础的Q-S曲线表现出非线性,呈现出明显的陡降形;与水位不变的情况相比,在有地下水上升的情况下,基础沉降中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所占的比例增大;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水位的上升会造成桩端阻力和侧阻力快速、明显下降,基础沉降迅速增大数倍,对建(构)筑物的安全使用影响很大;地下水上升时土体附加应力均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加水后由于土含水量的增加,土体变软,力学性质变差,沉降发展加快,土体承担的荷载比例缓慢增加,直到桩基呈现出刺入型破坏特征时,增长速度才加快。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underground water rise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the settlement of pile foundation under vertical load is studied by the model test of pile-soil system under vertical load.The additional stress of the foundation and the load sharing between pile and cap are tested, and the test data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ity law of the model.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Q-S curve of pile foundation is nonlinear when the groundwater is rising, showing a steep descent, and when the groundwater level is constant, when the groundwater is ri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S curve of the pile foundation is nonlinear, and that the Q-S curve of the pile foundation shows a sharp descent.The proportion of the unrecoverable plastic deformation in the settlement of the foundation increas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load, the increase of water level will cause the resistance at the pile tip and the side resistance to decrease rapidly, and the settlement of the foundation will increase several times rapidly.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afe use of the building; the additional stress of the soi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 when the groundwater rises; after adding water, the soil becomes soft,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becomes worse, and the settlement development is accelerated, because of the increase of the soil water content,The load ratio of soil increases slowly until the pile foundation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ercing failure.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西北分公司;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基金】: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15-21K)
【分类号】:TU473.1;TU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发;马磊;;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厂房地基沉降的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5期
2 李根义;;地下水对地基沉降计算的影响评价[J];地下水;2009年04期
3 徐江;;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桩附加应变响应[J];工业建筑;2009年S1期
4 费鸿庆,王燕;黄土地基中超长钻孔灌注桩工程性状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5 刘金砺;秋仁东;高文生;邱明兵;;关于长桩超长桩桩基沉降计算问题[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少康;石恒俊;侯超群;;桥梁桩基础承载力分析[J];安徽建筑;2006年01期
2 姚文娟;傅祥卿;仇元忠;;超长桩的屈曲荷载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03期
3 于海霞;;桩的承载力的检测浅析[J];才智;2009年14期
4 何剑;施工因素对钻孔灌注桩工程性状的影响[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04期
5 张刚;李康;吴进良;沈港;;苏通大桥北主墩钻孔平台施工技术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龙琼;张刚;;钻孔灌注桩桩端压力注浆施工技术简介[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贾虎;;钻孔灌注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王丰平;高恩全;鲁彪;马芹纲;;大门大桥主桥桩基桩端压浆及静载试验效应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5期
9 安爱军;李亮;邹金锋;肖华溪;罗恒;;长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深度及数值模拟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10 陈宇新;际口大桥桩基等效模拟计算简介[J];东北公路;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向荣;方鹏飞;李刚;;软土地基中超长桩工程性状试验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2 谈萍;尤迪;;考虑承台效应时的沉降估算方法探讨[A];2012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石立彬;王金龙;李红星;钟建敏;张羽;毕求;;基于桩基-结构相互作用管桩水平承载力[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闫思凤;李家富;周莉桦;;国锐广场A、B座结构设计[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5 邓大鹏;;谈地下室抗浮设计[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6 张勃;孙炳书;;中美厂房柱桩承台设计比较[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7 盛焕明;陈荣旗;李新仲;黄珊;;厚层开山填海造陆地基基础设计探讨[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8 刘雪梅;;超长单桩有效桩长计算方法研究[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9 李亚;程泽坤;谢磊;;围堤上建筑桩基水平受力性能数值分析[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10 蒋伟;沈霞;李华安;李仙鹤;王靖;;双护筒灌注桩在深厚碎石层中的应用[A];《工业建筑》2015年增刊Ⅱ[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飞;模型试验中地基材料粒径与基础尺寸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陈辉;超高层建筑桩基础承载性能的试验研究与模拟分析[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3 王俊林;大直径扩底单桩水平载荷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张磊;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秋仁东;竖向荷载下桩身压缩和桩基沉降变形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王唤龙;微型桩组合抗滑结构受力机理与防腐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7 张立明;考虑深开挖影响的超长桩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计算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茅晓辉;变刚度复合地基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赵明华;倾斜荷载下基桩的受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0 张武;高层建筑桩筏基础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俊豪;广州某区软土层中桩基竖向荷载下承载力性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冰;新世界会展中心大直径桩检测及数值模拟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培震;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群桩竖向承载性能数值分析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韩卫东;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大直径灌注桩的应用与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辉;预应力管桩水平承载特性分析及接桩技术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6 陈银象;深厚软土区段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承载机理及沉降特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7 孙洪剑;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技术研究与探讨[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益锋;微型桩抗滑组合结构受力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古西召;整体卸荷式板桩挡土结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10 魏栋梁;深厚软基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克武;;原料场软弱地基的加固措施[J];宝钢技术;1993年02期
2 崔广心;特殊地层条件竖井井壁破裂机理[J];建井技术;1998年02期
3 闻余华,董家根,宋玉;江苏省江水东调工程引江能力分析[J];江苏水利;2002年02期
4 陆建飞,王建华,沈为平;抽水井点和单桩的相互作用问题[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秋仁东;竖向荷载下桩身压缩和桩基沉降变形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则云;王万静;吉华;苟国庆;陈辉;;不同打磨工艺条件下铝合金表面附加应力的研究[J];机车车辆工艺;2011年06期
2 田跃平;高子坤;;可视叠加方法在地基附加应力分析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13年05期
3 ,
本文编号:1762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176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