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主题剧场设计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242.2
【图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主题剧场是新时期“旅游演艺+传统景区”发展模式下的产物,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产品之一。成功的旅游景区主题剧场可以被打造为旅游景区的名片,可以提高旅游景区的品牌知名度,从而带动景区餐饮、酒店、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庞大的游客量又为旅游景区主题剧场提供了潜在的观众,两者相辅相成。图 1.1 2007-2015 年国内旅游收入及国内旅游人数变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第 2 章 旅游景区主题剧场的发展、分类及案例分析2.1 旅游景区主题剧场的发展概述旅游景区主题剧场的出现与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是其动因。随着旅游业的繁荣,旅游景区主题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景区出现。二战前,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的旅游和交往范围有限。二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外,旅游景区主题剧场最早出现在美国的百老汇。在这里上演的剧目演出时间可以长达几十年,如此长时间的演出,可以说整个剧场都是为这部戏剧演出的需求而设置。例如,在百老汇上演的虚拟实景戏剧《Sleep No More》(图 2.1),剧中的一些流动演出在不同的地点,针对演出剧情的需求都会进行因地制宜的场景改造和剧本的调整。在此上演的戏剧,更多的会选择长期驻场演出的形式,和专属化、定制化的观演空间彼此依赖,形成强烈的“共生共存”的关系。1
剧场(2005)、甘肃《“又见”敦煌》主题剧场(2015 年)以及笔者参与的《梦回巴国》主题剧场(2017)项目等。这些项目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以当地民俗、文化为基础,以演艺界、商界大咖、建筑师为创作团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2.1.1 旅游景区主题剧场产生的历史渊源剧场建筑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通常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一种经典的戏剧都对应一种典型的剧场形式。剧场的形式从露天剧场发展为半露天剧场、室内剧场。纵观世界剧场建筑,可以看出其发展演变是科学技术、建筑思潮、社会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旅游景区主题剧场的产生和新时期剧场建筑的专业化细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剧场只能在坡度适宜的山坡上建造,通常是开放性的,规模较大。利用自然地形地势,通过人工开凿出台阶状的观众席,中间一片平坦的圆形区域作为舞台表演区。当时的剧场通常由景屋、表演区和观众席三部分组成,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建筑。没有“包厢”,没有边座,也不设置正厅前排,可以说,古希腊剧场是绝对公平民主的。古希腊剧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剧场当属埃匹达鲁斯剧场(图 2.2,图 2.3),建于公元前 350 至公元前 340 年间,也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希腊剧场。观众席面向北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涛;;定制设计——特定需求下的舞台设计[J];建筑技艺;2015年12期
2 朱轶蕾;;“秀”的定制——一个新剧场类型的介绍[J];建筑技艺;2015年12期
3 安丽哲;;传统艺术项目的现代际遇——以加拿大太阳剧团Ka秀为例[J];人文天下;2015年16期
4 龚易男;胡颖;;旅游演艺之“聚焦”——以《汉秀》为例[J];大舞台;2015年07期
5 彭妙颜;周锡韬;;主题剧场声光像同步表演系统控制模式及应用[J];电声技术;2015年02期
6 吴正平;史晓东;戚晓艳;;涌回水系统在演艺秀场中的应用[J];演艺科技;2014年04期
7 耿创;聂玮;;试论旅游建筑[J];四川建筑;2013年05期
8 龚奎成;郑辉;;旅游(主题)剧场中的舞台技术与艺术——舞台技术在表演艺术中的应用实例分析[J];演艺科技;2013年06期
9 韩金涛;陈威;季瑜;;浅谈中国演艺秀场的现状与未来[J];演艺科技;2013年02期
10 刘榛;孙涛;吴正平;丰其云;;“主题剧场”舞台工艺方案值得注意的问题——参观美国拉斯维加斯《KA》、《O》和《Le Reve》剧场的启示[J];演艺科技;2010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汤一原;;天坛演艺区建设全面启动[N];北京日报;2012年
2 祁梦竹;;房山加快建设“文化硅谷”[N];北京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悦;市场化经营下我国剧场的设计思路更新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3 刘琴;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飞;环境戏剧体验式观演空间设计探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袁杏;我国剧场类旅游演艺产品开发与创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旭;旅游区旅游演艺项目规划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娟;适应京剧演出的剧场建筑设计策略探索[D];重庆大学;2010年
5 余琪;国内大型主题性旅游演艺产品开发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伟;《印象·刘三姐》的审美历史逻辑与文化语境分析[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7 李幼常;国内旅游演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爱国;风景建筑设计对自然景观要素的解读及回应[D];东南大学;2005年
9 赵庆红;现代风景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10 吕学军;观演建筑空间特性及空间组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86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278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