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特征——应用统计纳米压痕技术表征
本文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特征——应用统计纳米压痕技术表征
【摘要】:介绍纳米压痕原理,通过应用统计纳米压痕技术,表征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微结构,描述其微观机械特性.特别是,通过统计纳米压痕(SN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的研究发现,在界面区的纤维矩阵是无缺陷的.
【作者单位】: 凯里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微观结构 统计纳米压痕技术 高性能混凝土
【分类号】:TU528
【正文快照】: 在过去的15年中,超高性能混凝土已经广泛用于工业结构中,具有出色的性能,如抗压强度150~200 MPa,在具有显著抗承重能力同时,拉伸强度8~15 MPa,折断能量20~30 k J/m2.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优越性能通过它们的微结构来实现,即通过选择矿石、石英粉等来增大材料密度,通过优化纤维来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存毅;纳米压痕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物理;200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俊宝;杨晓萍;王秀芳;史弼;宋洪伟;;精细退火GCr15钢各相微观组织纳米压痕表征[J];宝钢技术;2008年02期
2 董世运,徐滨士,Beake B D,朱胜,胡振峰,王红美;纳米硬度计测定电刷镀纳米颗粒复合镀层的弹性模量[J];中国表面工程;2003年04期
3 王亚明,蒋百灵,雷廷权,郭立新,曹跃平;Na_2SiO_3系溶液中Ti6Al4V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结构与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5期
4 朱瑛,姚英学,周亮;纳米压痕技术及其试验研究[J];工具技术;2004年08期
5 马增胜;龙士国;韩海生;潘勇;周益春;;用纳米压痕法研究拉伸变形对电沉积镍镀层力学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8年07期
6 贾世奎;李成贵;刘春红;;超光滑表面纳米压痕硬度测试研究[J];工业计量;2008年02期
7 王毓男;包燕平;王敏;;易切削钢中夹杂物的纳米压痕表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8 王红美;徐滨士;张伟;董世运;;纳米压痕法研究n-Al_2 O_3/Ni复合镀层的微观力学性能[J];金属热处理;2006年S1期
9 王红美,徐滨士,马世宁,董世运,李小英;纳米压痕法测试电刷镀镍镀层的硬度和弹性模量[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10 姚武;何莉;梁慷;;应用纳米压痕技术表征水化硅酸钙凝胶[J];建筑材料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静;吴兰鹰;;光驱头悬丝的结构成分和力学性能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帆;徐滨士;王海斗;朱丽娜;;应用于表面涂层纳米压痕试验数据的可视化算法[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3 李华一;李国禄;王海斗;徐滨士;;纳米压痕技术在涂层性能检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双燕;化学成分对木材细胞壁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2 韩宪越;新型CaB_4晶体的生长与物理性质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3 余雁;人工林杉木管胞的纵向力学性质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4 刘传胜;氮化碳纳米复合涂层摩擦磨损和耐水蚀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郭颖杰;哺乳动物角蛋白材料力学及摩擦学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刘立华;硼碳氮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安涛;TiN/SiN_x纳米多层膜的制备、表征及其断裂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马楠;铜(铌)掺杂氮化铁膜与Fe-N/Si-N多层膜的制备和表征[D];吉林大学;2008年
9 徐锋;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机理及其机械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宋国荣;基于声学显微镜技术的小尺寸材料弹性常数超声测量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军;镍钛合金堵闭器钽镀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管昌雨;反应磁控溅射制备组分可控的B-C-N薄膜[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鑫;PVD制备超硬多层复合薄膜材料工艺与性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马敏伟;金属薄膜流变力学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5 郑直;HF酸刻蚀熔石英材料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洪友;仿生法制备磷灰石及其应用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程献宝;初期褐腐对杉木宏观和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张江伟;基于能量变化的微观塑性屈服准则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吴志超;AFM球形针尖的制作及癌细胞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王健;磁控溅射制备B-C-N薄膜及其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建四局 再创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世界纪录[J];建筑;2011年08期
2 红亮;;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工程运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2年23期
3 Narald S.Müller;Jennifer C.Schezdt;俞琳;;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J];商品混凝土;2012年01期
4 黄政宇;祖天钰;;纳米CaCO_3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3年06期
5 赖建中;徐升;杨春梅;过旭佳;朱耀勇;;聚乙烯醇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高温性能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6 邓宗才;肖锐;申臣良;;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J];材料导报;2013年09期
7 毛雯婷;屈文俊;朱鹏;;稻壳灰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的研究应用进展[J];江西科学;2014年01期
8 庄一舟;郑海彬;季韬;梁咏宁;;稻壳灰替代硅灰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2年06期
9 朋改非;滕岩;黄艳竹;林力勋;令狐延;;含粗骨料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火灾高温性能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张春阳;江守恒;;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阎培渝;冯建文;;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现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周红梅;朱万旭;陈钰烨;王日艺;庞忠华;潘水兰;;超高性能混凝土试验及应用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戎志丹;孙伟;张云升;;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晓梅;王U,
本文编号:919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19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