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城建管理论文 >

膨胀土裂隙的工程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03:06

  本文关键词:膨胀土裂隙的工程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膨胀土 裂隙 强度特性 破坏机制


【摘要】:裂隙是膨胀土的重要特征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分布于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受干湿循环影响而产生的干缩裂隙与膨胀土地层中特有的原生裂隙混为一谈。在对膨胀土边坡失稳机制的研究中,也忽视了原生裂隙对边坡稳定的重要影响。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地段渠道破坏机制,在河南省南阳市郊建设了一条长为2.05 km试验渠道,通过渠道开挖期间的地质勘察、现场观测和取样试验,以及对现场滑坡体的取样分析,研究了膨胀土裂隙及周边土体的物质成分、密度、含水率和强度特性,结合现场观测资料分析了裂隙与渠道滑坡的关系。研究表明,膨胀土地层中的原生裂隙有两种类型:光滑蜡状裂隙和有一定厚度充填黏土的裂隙。裂隙面上的物质成分与两侧土略有不同,且天然密度低、含水率高,强度远低于相邻土体的强度,一旦地层与边坡倾向一致,将产生沿裂隙面的滑动。
【作者单位】: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膨胀土 裂隙 强度特性 破坏机制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No.2011BAB10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No.51279015)
【分类号】:TU443
【正文快照】: 1引言膨胀性岩土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的产物,由于尚未查明的原因,在部分膨胀土地区地层中存在着非胀缩变形产生的裂隙。这些裂隙倾向多与地貌吻合,它们或集中于地下某一特定层位,或分布于地层的某一条带之中。裂隙长度大小不一,裂隙的延展方向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天然状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壁卫,包承纲,周欣华;总干渠膨胀土渠坡处理措施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S1期

2 余镇麟,廖世文;数学地质在安康膨胀土研究中的初步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79年05期

3 陈开山;;多因子函数分析法判别膨胀土[J];工程勘察;1982年02期

4 梁仁友,邢开第;应用压力灌注石灰法处理膨胀性土[J];铁道工程学报;1988年03期

5 陈新民;灰色系统理论在宁连一级公路六合段膨胀土判别与分类中的应用[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6 汪明武,金菊良,李丽;可拓学在膨胀土胀缩等级评判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7 张向京,杨果林;膨胀土的化学改良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19期

8 姚海林,程平,吴万平;基于收缩试验的膨胀土地基变形预测方法[J];岩土力学;2004年11期

9 李静文;;满洲里220m变电站膨胀土地基处理[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11期

10 谷应成;;旧建筑物膨胀土地基加固处理[J];建筑技术;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可锐;周阳;管政亭;赵广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膨胀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2 李志清;胡瑞林;;用千分尺测定膨胀土的收缩特性[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孔令伟;方晓睿;郭爱国;;膨胀土的基本性质与路基工程实践研究现状与展望[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斌;谢梁萍;卞可;;膨胀土改性试验方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5 查甫生;廖斌;崔可锐;;掺粉煤灰-石灰对膨胀土胀缩性的影响试验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6 程全;何丽;李伟;王大千;高力男;马凌;丑述卫;;黑山地区膨胀土中沉管灌注桩的桩基特性[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高志亮;康卫东;陈石;高鹏;;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对膨胀土潜势的分类和判别[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金泉林;;膨胀土的力学性能与本构关系[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9 魏永耀;孙树林;张鑫;郑华章;;膨胀土—胶粉(ESR)抗剪强度与含水量关系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谭罗荣;张梅英;邵梧敏;花莉莉;;云南某地膨胀土的胀缩特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均红 记者 徐兰山;“以柔治胀”破解膨胀土防治难题[N];科技日报;2010年

2 马和亮;“膨胀土”危害固海扩灌工程[N];宁夏日报;2008年

3 州博阿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贾海林 许高峰;砖混房屋墙体裂缝的成因与防治[N];博尔塔拉报;2007年

4 记者 谢佼;成都“楼歪歪”事件拷问建筑行业冒进风[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王进魁;合肥建委与皖建工学院开展建设科技合作[N];中国建设报;2007年

6 特约通讯员 田维进;思南加快垃圾填埋场建设[N];铜仁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袁俊平;非饱和膨胀土的裂隙概化模型与边坡稳定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贾景超;膨胀土膨胀机理及细观膨胀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任青阳;膨胀土和砂土弹塑性本构关系数值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汪明元;土工格栅与膨胀土的界面特性及加筋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孙文静;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水力—力学性质及其弹塑性本构模型[D];上海大学;2009年

6 李培勇;非饱和土的理论探讨及膨润土加砂混合物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金旭;非饱和原状土土—水特征曲线及本构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陈琼;黏土吸附结合水动力学模型及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瑛 ;膨胀土的加水变形、强度特性及结构变化的细观分析[D];长安大学;2003年

2 季伟;《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条例》修订四个方面的问题[D];广西大学;2004年

3 贺洁;膨胀土分类方法探讨以及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丁万涛;加筋膨胀土强度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5 张颂南;石灰改良膨胀土室内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王浩;DAH石灰混合溶液渗透方法改良膨胀土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7 张家俊;干湿循环下膨胀土裂隙、体变与渗透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家柱;膨胀土地基变形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吴伟;云南省曲靖市区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10 周小生;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膨胀土的动力特性与路基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本文编号:9682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chengjian/9682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f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