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解决资源代际公平问题的制度博弈及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7-11-10 21:21

  本文关键词:解决资源代际公平问题的制度博弈及路径选择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代际分配 分配公平 权力结构 制度博弈 路径选择


【摘要】:基于伦理、经济视角或"代际多数"原则的资源代际分配解决方案,缺乏对个体行为的约束性,无法有效阻止当代人对资源利益的过度追求。资源代际分配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是代际间权力的失衡。解决资源代际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整不同代际间的权力结构,为后代人找到一个合适的"权力代言人",实现后代人权力意愿的现实表达。鉴于制度的"生命力"、"约束力"和"公信力"等"代言"功能更强于政府,因而寻找并确立后代"代言人"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资源代际分配制度。但制度的演化存在强制性和诱制性两种方式,诱制性制度变迁需时较长,不利于快速解决我国目前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问题,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演化路径才是构建合理资源制度的最佳选择。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商学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权力范式下的经济非均衡研究”(11JJD79004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行政权力与经济权力博弈分析”(13JJD790010)
【分类号】:C93-0
【正文快照】: 一资源代际问题根源及其跨际“代言人”功能探析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代序相延,如果当代人将现有资源开发殆尽,后代人将无以为继。从上个世纪初,就有学者开始反思社会化大生产模式下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最初的研究都是从资源最优利用角度分析资源如何分配,如Hotelling(1931)基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锡生;峥嵘;;论资源社会性理念及其立法实现[J];法学评论;2011年03期

2 江海燕;;代际公平的伦理维度[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3 廖小平,成海鹰;论代际公平[J];伦理学研究;2004年04期

4 胡赛阳;马淞江;罗道成;;矿产资源实现代际公平配置的可能性和条件研究[J];中国矿业;2011年08期

5 庞保成;张大中;;矿产资源最优耗竭的经济学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6年05期

6 卢黎歌;李小京;;论代际伦理、代际公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世金;;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下的中国粮食安全政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2 张勇;阮平南;;资源与财富代际公平判别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3 徐双敏;罗重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环境治理策略——基于代内公平的视角与成本-收益分析法[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4 峥嵘;;资源社会性理念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徐双敏;罗重谱;;代内公平视域的环境治理策略[J];长江论坛;2010年01期

6 ;Development of Future Generations:Oriented Virtual Negotiation Support System for Intergenerational Conflict[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年03期

7 任聪;;证券市场利益集团信用缺失的外部性浅析[J];科技和产业;2007年07期

8 薄守省;;WTO规则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原则之冲突与协调——从中国资源出口限制案谈起[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黄晓燕;;生态女权主义与代际正义的文化关联[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姜素红;杨凡;;环境公平涵义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郭姝宇;中国农业机械化制度变迁及政策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3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立华;中国人口抚养比上升对劳动者报酬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苑莉;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的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胡石清;社会理性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7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程毅;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构之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倪伟康;协同视角下资产证券化流动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但承龙;可持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中;论代际伦理的全球化[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廖小平;论代际伦理及其关涉视域和基本原则[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刘继峰,吕家毅;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扩展与协调[J];法学评论;2004年05期

4 廖小平;论作为现代性问题的代际伦理[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魏晓平,王立杰;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价值与最佳配置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7年06期

6 万年庆;罗焕枝;刘学功;;对自然资源概念的再认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李培超;论环境伦理学的“代内正义”的基本意蕴[J];伦理学研究;2002年01期

8 廖小平;代际伦理:一个新的伦理维度[J];伦理学研究;2003年03期

9 廖小平,成海鹰;论代际公平[J];伦理学研究;2004年04期

10 魏晓平,王新宇;矿产资源最适耗竭经济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晓波;赵玉龙;唐亮;;代际交换难题与货币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6年04期

2 舒天斌;张云梅;;论代际经济公正[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续元;邵彩梅;王夏明;;代际和谐与和谐企业[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1期

4 韩军辉;;关于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10期

5 李郁芳;孙海婧;;转型发展时期代际公共品的供给困局及其破解[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6 李郁芳;孙海婧;;代际公共品问题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年04期

7 徐岚;崔楠;熊晓琴;;父辈品牌代际影响中的消费者社会化机制[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8 孙守纪;王成仁;;中国农村转型期的家庭代际信用[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9 何佳讯;才源源;秦翕嫣;;中国文化背景下消费者代际品牌资产的结构与测量——基于双向影响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1年10期

10 郭明军;王建冬;陈光华;;标准代际演化的内涵、特征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华;;试论现代代际观[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莫培滔;;老年人要做好家庭代际和谐的表率[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佳讯;才源源;秦翕嫣;;消费者代际品牌资产的结构与测量:基于双向影响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陈亚南;;营建和谐的家庭[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蒋云峗;任若恩;;中国代际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6 韦贵tD;;坚持统筹兼顾发展代际和谐关系[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魏仲吾;;代际交流的动力浅说[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李宗明;;浅谈代际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9 伍如昕;;谁更幸福?——代际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10 马丁·柯利;马尔科·阿尔伯蒂尼;哈拉尔德·屈讷蒙德;李霞;;成人家庭代际联系:从比较调查研究得出的证据[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法国记者 邢雪;法国“代际合同”促进青年就业[N];人民日报;2013年

2 肖守渊;代际和谐离不开敬老爱老[N];江西日报;2014年

3 高昌;“代际文学”:一个热烈的伪话题[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葛登扬;天津“代际婚姻”增多[N];新华日报;2004年

5 唐元仲;利益组合的代际婚姻不容乐观[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6 李郁芳 孙海婧;代际公共品:改革直面的重大实践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翔;增强代际收入流动 改善长期分配关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曹林;贫穷正在代际间传递[N];新农村商报;2013年

9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张守营;世界观的转变存在代际滞后[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10 ;代际变迁与市场未来[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韩军辉;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方鸣;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肖代柏;消费行为的反向代际影响[D];武汉大学;2013年

4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坤;代际效应下工作搜寻对大学生初始工资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周以杰;先秦家庭代际伦理及其现代价值初探[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伍希;试析科学发展中的代际责任[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丽娟;新农村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现状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江洁;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及其现代转型[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熊晓莉;代际福利转移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吴坤国;生理代际与文化代际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吕建武;影像传播中的代际冲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黄林峰;基于金融性资产的我国居民代际收入传递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10 郭浩龙;中国社会代际收入传递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683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1683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c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