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研究的神经科学进展
本文关键词:组织行为研究的神经科学进展
【摘要】:随着神经科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将神经科学的研究范式结合到组织行为研究中,使得我们从另一个方面更加深入的了解组织行为学中各种现象的生理机制,本文通过当前研究的几个实例来阐述神经科学对组织行为学发展的促进,提供对传统组织研究范式新的视角和方法,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分类号】:C936
【正文快照】: 引言当前神经脑成像研究,为解释和解决大脑神经机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贡献在神经心理学,神经管理学,神经经济学,神经营销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神经经济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为解释和了解人类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提供了神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卿志琼;;情绪介入经济决策研究的演变路径——从古典经济学到神经经济学[J];财经研究;2009年09期
2 王绪轶;周旭辉;廖艳辉;唐劲松;刘铁桥;郝伟;;海洛因成瘾者脑白质微结构受损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英文)[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8期
3 刘长江;李纾;;神经经济学:迈向脑科学的决策科学[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4 李秀丽;李红;;风险取向类型对爱荷华赌博任务成绩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年01期
5 张锋;周艳艳;李鹏;沈模卫;;海洛因戒除者的行为冲动性:基于DDT和IGT任务反应模式的探讨[J];心理学报;2008年06期
6 王勇慧;朱昭红;汪萍;王振宏;;奖惩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情感决策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8年09期
7 张锋;水仁德;周艳艳;梁君英;沈模卫;;海洛因延迟强化物超快速折扣倾向的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9年08期
8 严万森;李纾;隋南;;成瘾人群的决策障碍:研究范式与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9 周艳艳;张锋;蒋文山;李平;;延迟强化条件下不同时相海洛因戒除者的行为冲动性[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年04期
10 廖艳辉;唐劲松;王绪轶;刘铁桥;陈晓岗;郝伟;;氯胺酮依赖者脑功能活动的局部一致性改变-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绪轶;海洛因成瘾者停止用药后不同时间脑功能和结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得琳;过度网络使用者认知功能的行为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朱昭红;情绪影响反应抑制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廖艳辉;氯胺酮依赖者和吸烟者的脑结构和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昭红;奖惩对两种亚型ADHD儿童情感性决策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艳艳;海洛因戒除者的冲动性行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毛迪;基于fMRI的神经活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邱晓雯;情绪因素对主观概率判断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丽丹;基于情感性动机的病理性网络用户的认知决策特性[D];宁波大学;2008年
6 盛莉波;罪犯群体冲动性决策行为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晓峰;情绪对个体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承先;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指导[J];当代电大;1998年06期
2 邹琼;;情景模拟教学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01期
3 ;图书推介[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4 王承先;;“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指导[J];湖北电大学刊;1995年Z1期
5 王承先;;组织行为学学习重点辅导(一)[J];当代电大;1996年03期
6 李满红;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运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04期
7 ;2002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部分课程统一命题大纲及样题 《组织行为学》课程统一命题大纲及样题[J];湖北招生考试;2002年02期
8 戚振江;;网络时代的团队:虚拟团队[J];经济管理;2002年04期
9 吴晋丽;;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人本思想[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王承先;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2[J];当代电大;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承先;;跨系部共建远程教育通用课程《新编组织行为学》之创新特色[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王明辉;凌文辁;方俐洛;;组织行为学新视角:情绪劳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波;;试论组织信任的社会基础[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甜蜜;;工作压力研究综述——基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晓辉;宁元元;朱月龙;;外企工人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孙健敏;姜铠丰;;组织认同研究的评述[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五四;;中国组织文化的组织功能遗传缺陷之历史寻源[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8 王明辉;凌文辁;方俐洛;;员工组织社会化程度对其行为绩效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韦荣健;闫巩固;李欣;王丹;蒙荟;;工作满意度的跨文化分析和纵向分析——一个跨国集团的案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素革;卢纪华;;服务人员情绪工作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沪宁;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运用[N];组织人事报;2001年
2 徐英;运用组织行为学 提高管理绩效[N];中国企业报;2003年
3 李宽宽 本报驻京首席记者 苏小和;陈国权的四个纬度理论[N];经理日报;2006年
4 邱昭良(作者为南开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负责人);学习型组织开始“泛虚”[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田谣;企业执行力提升三部曲[N];机电商报;2005年
6 胡晓伟;呵护员工学会成为健康型组织[N];天津日报;2005年
7 成思危;实施“人本管理”促进企业发展[N];学习时报;2005年
8 吴瀚飞;何谓人职匹配原理?[N];学习时报;2005年
9 周煜;浅析管理与激励[N];云南经济日报;2003年
10 张文贤(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如何做人力资源总监(三)[N];组织人事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原献学;组织学习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萍;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周健;组织智能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文青;论道家管理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进行探讨[D];中南大学;2004年
2 赵卿;古代贤明管理者管理伦理架构及其组织行为意义[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贵瑶;理想与现实[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晶;性别差异在组织文化中消极影响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杨秋皓;基于组织行为学,,非正式组织对网络组织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6 覃毅健;《案例》:达克林培训公司——组织内部的冲突及危机管理[D];暨南大学;2000年
7 凌建勋;团队创新气氛问卷的编制与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陈瑜;组织变革中的员工心理契约构建[D];重庆大学;2005年
9 杨琼;共享心理模型与团队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周浩;家长式领导与组织公正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86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168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