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具有广东特色的“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秘书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0 03:22

  本文关键词:具有广东特色的“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秘书专业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三阶段递进 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秘书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能力培养紧扣高职高专要求和职业岗位需求的重要依据。以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依托,把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关联起来,借鉴国际上成熟的"现代师徒制"先进经验,提出具有广东特色的"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并重点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秘书专业培养为例,从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师资建设、运行管理保障制度等方面对"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具体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单位】: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基金】:广东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C类“具有广东特色的高职文秘专业‘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30301012),主持人:陈若蕾
【分类号】:G712;C931.46-4
【正文快照】: 一、“234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一)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急需高素质秘书技能型人才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指出:“广东应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优先发展以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申;;论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培养路径[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朱日;;《纲要》为高职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0期

3 赵渝青;鲁丹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万平;;高职“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6年07期

5 ;教育部职成教司发出《关于组织相关行业、企业对参加“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进行培训的通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6期

6 张娟;刘建芳;;转变观念求发展 改革创新育人才[J];科学大众;2006年04期

7 彭小燕;;生涯计划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运用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8 黄丽民;刘锡冬;;浅议高职高专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黄海;;国内外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之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14期

10 孙迎春;;创新教育与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连勇;;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与办学模式改革的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王昆元;;关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李锋;;基于金融海啸席卷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策略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郑爱翔;崔平;;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张晓春;王长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袁金戈;;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创业教育研究与实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栾一凡;渠晓伟;;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问题的思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雨华;;论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管理[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沈婧;张智敏;;国际视野下的我国高职发展与人才培养——基于国际职业教育经验的比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芮福宏;;依据行业职业标准 构建人才培养教学体系[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占胜;人才培养应与职场对接[N];济宁日报;2009年

2 记者 田志林;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步伐[N];西藏日报;2007年

3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 王茹芹;创新高职教育 拓宽就业之路[N];光明日报;2009年

4 刘坤;苏州举办高职IT人才培养研讨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5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院长 辛望旦;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技能服务外包人才[N];无锡日报;2008年

6 张渺 张晓欢;安庆职院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启动[N];安庆日报;2009年

7 王海龙;济宁民办职培机构成人才培养依托[N];工人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李宇;以此为起点 创造新业绩[N];秦皇岛日报;2006年

9 董康;我省最大规模软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项目启动[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吴淑媛;人才培养“一条龙”[N];天津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4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许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林斌;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贺志强;农业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承斌;高职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王莹;基于能力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华;当代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睿;面向企业技能需求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李英斌;BHSY职业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实施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8 陈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朱建峰;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05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205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f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