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公正感的理论研究进展与发展脉络述评
本文选题:组织公正感 + 分配公正 ; 参考:《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摘要】:组织公正感理论近40多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其侧重点分别是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本文就组织公正感维度划分及其相互间关系、组织公正感和组织承诺间关系、组织公正感和组织公民行为间关系等三大研究焦点问题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预测。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se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theory in recent 40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focus on distribution justice, procedural justice and interactive justic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atest progress of the three research focus issues, namely, the division of the dimension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s forecasted.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YJA630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672107)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梁巧转;马宪文;黄英博;孙慧;;上司领导风格对员工分配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调节作用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2 刘亚,龙立荣,李晔;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变量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3 刘小禹;孙健敏;苏琴;;工作感受和组织公平对员工组织承诺与职业承诺影响的跨层次研究[J];经济科学;2011年01期
4 李秀娟;魏峰;;组织公正和交易型领导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方式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5期
5 周浩;龙立荣;;上级家长式领导风格影响下属组织公正感的机制[J];中大管理研究;2008年03期
6 郭晓薇;;权力距离感对公平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7 陈松;方学梅;刘永芳;;组织公正感对组织承诺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8 柯丽菲;黄远仅;姚建明;;服务性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与组织承诺、组织公平感关系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7年05期
9 刘璞;井润田;刘煜;;基于组织支持的组织公平与组织承诺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汉银;;组织公平对组织政治知觉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北京市中学教师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海;张勉;李博;;组织凝聚力结构与影响因素:案例研究及理论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李永鑫;李艺敏;张娜;申继亮;;组织公正、组织认同与教师离职意向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4期
4 马新建;朱力;张雯;徐敏;;薪酬管理环节要素对员工组织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基于商业模式价值分享视角的诠释[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石秀印;;行政机关工会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嵌入[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6 严丹;张立军;;组织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2010年05期
7 李凯;邹勇华;;公平理论在高校贫困生帮扶工作中的应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王莉;石金涛;;组织嵌入及其对员工工作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9 张锐;;组织公平感对中国家族企业的重要意义[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10 严丹;张立军;;组织公平对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皮永华;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报复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李训;基于公平偏好的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魏光兴;公平偏好下的报酬契约设计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吴继红;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双向视角员工—组织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颜克权;大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蒋玉石;零售行业中顾客口碑传播意愿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鞠芳辉;民营企业变革型、家长型领导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曾秀芹;多水平框架下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璞;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员工行为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柯丽菲;企业工作团队组织公民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亚,龙立荣,李晔;组织公平感对组织效果变量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2 张一弛,刘鹏,尹劲桦,邓建修;工作特征模型:一项基于中国样本的检验[J];经济科学;2005年04期
3 蒋春燕;;员工公平感与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组织支持感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7年06期
4 宋晓梅;李傲;李红勋;;基于个人—工作契合度对员工敬业度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5 苏方国,赵曙明;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8期
6 谭亚莉,廖建桥,张亚利;工作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6期
7 李秀娟;魏峰;;组织公正和交易型领导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方式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5期
8 翁清雄;席酉民;;职业成长与离职倾向:职业承诺与感知机会的调节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10年02期
9 龙静;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及其应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03期
10 张勉,张德;组织承诺研究评述[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晓薇;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新;张建卫;黄国华;;组织公正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自我决定理论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8期
2 王璐;王冬冬;;从程序公正角度探求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完善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8期
3 贾霄燕;荣冀川;;高校适用听证制度利弊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6期
4 冯龙良;;浅议司法的公正性[J];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5 郭富余;;《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五卷《正义》读后感[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6 忻淑芳;马雪平;;对夏俊峰案的几点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7 苑广英;;论程序公正[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8 杨青;;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及其现实意义[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9 刘庆国;黄文;;论沉默权制度确立的必要性[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10 辛冬;;公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策略[J];经济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兆军;杜秀芳;刘丹丹;;民营企业员工组织公正感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杜学礼;;归因风格及情绪对组织公正感形成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惠忠;;律师与程序公正[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黄廉熙;;论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公司法规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邬志辉;;农村学校撤并决策的程序公正问题探讨[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朱毅;;课堂公正的心理机制:内容与动机二维研究取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朱亚博;;如何从程序公正走向结果公正[A];七省市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朱小平;马元驹;;会计公正理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杨鸿台;;论社会程序公正与社会实体公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10 萧伯符;彭君;;程序理念与司法公正[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罗重海 谷国文;程序公正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刍议[N];人民法院报;2004年
2 北京市天达律师事务所 顾永忠;程序公正的体现 实现公正的保障[N];法制日报;2002年
3 孙建 如皋市人民法院执行局;该案件体现程序公正的绝对性[N];江苏经济报;2008年
4 王双喜;程序公正是基础[N];人民法院报;2000年
5 冬雪草;单双号限行程序公正还要到位[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胡伟 周一民;程序公正法院判决无可挑剔[N];检察日报;2003年
7 刘文静;从“朝三暮四”看程序公正[N];检察日报;2004年
8 谢鹏程;以程序公正为本位[N];法制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王松苗;首要的是确保程序公正[N];检察日报;2000年
10 晏祥龙;点击程序公正[N];江苏经济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学梅;基于情绪的公正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魏海燕;研发人员工作动力行为的探索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蔡长林;民事诉讼程序公正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韩勇;体育纪律处罚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张曙;刑事司法公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宋平;医患纠纷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何丹;认知公正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杜宝庆;刑事审判价值论[D];重庆大学;2008年
9 朱颖;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统一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侍东波;程序参与及其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华;社会认同、分配结果对程序公正判断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9年
2 刘慧萍;薪酬公正、组织支持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殷晓峰;组织公正感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振耀;高校教师组织公正感及其与工作压力、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6年
5 姜晶;归因风格对组织公正感的影响及公正判断中的归因偏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向倩雯;国有企业员工组织公正感与任务绩效、关联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杜学礼;归因风格及情绪对组织公正感形成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强;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焦翠霞;民事举证时限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孙红霞;量刑建议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83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78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