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考虑互惠偏好的项目团队成员知识共享激励

发布时间:2018-05-20 22:17

  本文选题:知识共享 + 互惠偏好 ; 参考:《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摘要】:考虑个体互惠偏好行为,引入工作努力和知识共享努力之间冲突的影响,构建双代理人情形的项目团队知识共享激励模型,剖析互惠偏好对成员知识共享努力、工作努力、团队期望效用以及知识共享激励效果的影响,并对模型分析结果进行数据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冲突影响下,互惠偏好对工作努力、知识共享激励系数、团队期望效用等并不总是起到积极的效果,但可以提高知识共享努力.
[Abstract]:Considering the individual reciprocal preference behavior and introducing the impact of conflict between work effort and knowledge sharing effor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project team knowledge sharing incentive model in the case of double agents, analyzes the reciprocal preference to the member knowledge sharing effort and work hard. The effect of team expectation utility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centive effect is analyzed, and the results of model analysis are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flict, reciprocal preference does not always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work effort, knowledge sharing incentive coefficient and team expectation utility, but it can improve knowledge sharing effort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03051)
【分类号】:C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国东;蒲勇健;;员工甄别和筛选:基于动机公平偏好隐藏的激励契约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马轶德;张旭梅;陈伟;;考虑监控信号的供应链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12期

3 蔡珍红;;知识位势、隐性知识分享与科研团队激励[J];科研管理;2012年04期

4 金辉;;内、外生激励因素与员工知识共享:挤出与挤入效应[J];管理科学;2013年03期

5 韩姣杰;周国华;李延来;蔡屹;;基于互惠偏好的多主体参与项目团队合作行为[J];系统管理学报;2012年01期

6 戴昌钧,郁屏;团队合作中提供帮助de最优委托权安排模型[J];管理评论;2003年12期

7 师伟;蒲勇健;;基于不同信息条件下的动态互惠效应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敬伟;基于互惠性偏好的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对和谐经济的贡献[D];重庆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艳丽;易树平;易茜;;基于知识位势的研发团队合作创新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12年12期

2 王道平;杨岑;;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结构及演化模型[J];系统工程;2013年04期

3 罗彪;朱晓梅;;考虑心理偏好的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2期

4 WANG Juan-ru;LUO Ling;;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takeholder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in Aircraft Product Develop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2014年01期

5 张琦涓;;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知识共享中个体因素的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年05期

6 刘映朕;;高校师徒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徐贵伍;;科研团队的“发展力”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8 王爱华;亓晓云;郝敏;朱霖昊;;高校教学团队激励初探[J];市场论坛;2013年04期

9 段光;杨忠;;团队激励对团队知识贡献与团队知识搜集影响的实证研究——任务互依的调节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24期

10 金辉;杨忠;黄彦婷;吴洁;;组织激励、组织文化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理——基于修订的社会影响理论[J];科学学研究;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戴昌钧;徐华;傅磊;;岗位工作元素和知识工作特征的实证分析[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何会涛;罗婷;彭纪生;;基于知识整合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蓉;团队快速信任、互动行为与团队创造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张晶;我国高校仪器设备资源内部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3 杨哲;非合作博弈在行为经济学思想下的均衡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师伟;基于DK动机公平模型的互惠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向阳;开放式创新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知识治理机制及其效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陈立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治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庞俊亭;虚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李铁宁;担保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吴勇;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刁丽琳;产学研合作契约类型、信任与知识转移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珂;团队成员信任对成员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淑静;互惠性偏好、员工敬业度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崔春生;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专业团队知识转移过程模拟及效果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4 吴瑾;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转移的内部动机及激励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华丰;旅游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舒昶;SC公司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熊吉;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中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罗娟;个体参与虚拟社区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王萍;我国旅游网站用户继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何斌;人际信任、隐性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箭;新古典经济学与进化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J];财经研究;2001年01期

2 蒲勇健;;植入“公平博弈”的委托—代理模型——来自行为经济学的一个贡献[J];当代财经;2007年03期

3 刘敬伟;蒲勇健;;行为经济学中的公平互惠——和谐社会的经济理论基础[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4 张同健;蒲勇健;;基于群体行为演化角度的社会福利扩展机制解析[J];当代财经;2009年05期

5 任丽丽;;知识分享的动机与途径研究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5期

6 陈剑;陈剑锋;;虚拟企业收益共享合同中的监控机制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7 胡恩华,单红梅,陈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及综合模糊评价[J];系统工程;2004年01期

8 赵晗萍,冯允成,蒋家东;进化博弈模型中有限理性个体学习机制设计框架[J];系统工程;2005年09期

9 魏光兴;覃燕红;蒲勇健;;联合契约:基于公平心理偏好的行为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06年09期

10 万迪f ;罗进辉;赵建锋;;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努力水平——基于两阶段的序贯互惠博弈模型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连娟;;项目团队成员个人的知识学习[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2 王值仲;罗瑾琏;;项目团队成员怠工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J];领导科学;2009年26期

3 王值仲;罗瑾琏;;项目团队成员怠工行为的传导与抑制因素研究[J];预测;2010年05期

4 万顺平;;浅析如何激励项目团队成员[J];商业经济;2013年05期

5 王值仲;罗瑾琏;;项目团队成员工作情境认知与怠工行为的关系[J];经济管理;2009年12期

6 赵俊峰;于学勇;;项目团队成员时间管理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7期

7 燕永贞,白明,刘卫国;项目团队成员绩效考评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年01期

8 谢丽春;;项目团队成员评价机制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06期

9 王值仲;;项目团队成员怠工行为修正的理论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10 马丽华;蔡启明;;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项目团队成员的沟通策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姜澎;重大科研项目应有国际视野[N];文汇报;2007年

2 黄亮;前后方联动问题早“归零”[N];中国航天报;2010年

3 尔轩;二院知识产权工作 受到航天科工领导充分肯定[N];中国航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景亮;基于心理契约的施工项目团队成员激励及目标实现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厚德;创意项目团队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2 夏波;新产品研发项目团队成员选择方法研究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刘恪;电信行业系统集成项目团队成员考核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陈爽;多职能研发项目团队成员绩效评价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魏茜;项目团队成员公平感对离职意图的影响研究:组织承诺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6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916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6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