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学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基因研究
本文选题:非常规突发事件 + 基因结构 ; 参考:《工业工程》2013年02期
【摘要】:运用免疫学基因理论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识别问题,建立了免疫基因与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映射关系,剖析了非常规突发事件9种特质与3类演化机理,构建了"九三"双层非常规突发事件基因框架,并提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免疫基因概念、假设与案例界定条件。研究表明,非常规突发事件基因有利于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预测识别,将免疫系统与非常规突发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学科融合。
[Abstract]:Using immunological gene theory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identifying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une genes and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is established, and nine characteristics and three kinds of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of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93" double level unconventional emergency gene framework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oncept of unconventional emergency immune gene, hypothesis and case definition condition are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unconventional emergency gene is beneficial to the predi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and combines the immune system with the unconventional emergencies at a deeper level.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资助项目(910240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0YJC8700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2012-ZY-026)
【分类号】:C931.9;TP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霞;严晓;刘世宏;;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征探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李仕明;刘娟娟;王博;肖磊;;基于情景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2009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论坛”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1期
3 华国伟;余乐安;汪寿阳;;非常规突发事件特征刻画与应急决策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4 王保义;王玮;王蓝婧;;人工免疫中一种新的基因库初始化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1期
5 邱晓刚;樊宗臣;陈彬;曹志冬;王飞跃;;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仿真的需求与挑战[J];系统仿真技术;2011年03期
6 李英雄;李向阳;王颜新;;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任务的机会约束规划[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7 肖军弼;黄波涛;;基于改进基因库的检测器生成算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年04期
8 张一文;齐佳音;方滨兴;李欲晓;;非常规突发事件及其社会影响分析——基于引致因素耦合协调度模型[J];运筹与管理;2012年02期
9 范维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基金;2007年02期
10 韩智勇;翁文国;张维;杨列勋;;重大研究计划“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的科学背景、目标与组织管理[J];中国科学基金;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德勇;傅艳;于励民;张军波;;基于Oracle的煤矿应急救援信息管理系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王忠军;;基于GIS的高速公路应急预案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科学;2009年S1期
3 毛锋;李强;;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响应模拟[J];城市问题;2010年07期
4 何力;卢冰原;;突发事件知识虚拟联合体的构建[J];城市问题;2011年04期
5 徐敬宏;李欲晓;方滨兴;刘颖;;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J];当代传播;2010年04期
6 敖意;益建芳;;城市多灾种早期联合预警GIS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年06期
7 崔丽;仲秋雁;马骁霏;;基于能力分配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实施流程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8 彭怡;邬文帅;寇纲;赵洪举;卢燕群;徐艳丽;孙巧利;;突发事件多目标动态应急决策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2期
9 王博;刘j;何婧;李仕明;;自然灾害类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初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10 肖磊;张志英;漆春;;基于社会网络的突发事件企业应急管理主体构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景峰;许开立;;基于集对分析的应急指挥决策方案优选[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沈超;黄卫东;;应急管理综述:现状与展望[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熊坚;;论转型期我国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之完善路径[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爱军;李宁;祝燕德;郭海峰;李春华;;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模式:2008年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选华;汪业凤;黄智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冲突协调机制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荆思凤;熊刚;范东;黄春鹏;;基于ACP理论的石化企业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商秀芹;沈震;熊刚;荆思凤;韩峰;;生产企业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平行应急管理关键技术与系统[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系统管理与复杂性科学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疏学明;郑魁;张辉;袁宏永;;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方式探讨[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9 王文峰;郭波;刘新亮;;多级覆盖设施选址问题建模及求解方法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建明;黄钧;;应急管理中资源配送鲁棒决策的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飞;基于Agent船载危险品应急管理资源协同分配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马慧敏;基于免疫理论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主动免疫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岩;非常规突发事件态势演化和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王肃;基于多Agent的突发事件信息智能监测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潘启东;煤矿灾害网络构建及特征属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董存祥;应急事件处置流程建模及其过程协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杨鹏;面向事件感知的应急临机决策引擎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王洋;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危机传播机理与治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袁晓芳;基于情景分析与CBR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动态地理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传斌;基于危险理论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亚飞;港口应急物流系统运作预案及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董莉;不确定条件下应急资源初始配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小龙;基于情景分析的应急路径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胡浩;突发通信工程的应急管理[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孙杰;我国自然灾害应对的政府绩效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金俣昕;突发事件预警的情报监测与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8 张华;面向应急决策的Web数据挖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娜;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调配体系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熊立春;基于Multi-agent的城市应急联动协同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林度;程婷;;基于城市危机关键控制点的应急管理模式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5期
2 杨琴;胡明川;刘林沙;吴小玲;;政府网站在突发事件中的报道文本与传播效应分析——以“5.12”地震为例[J];图书与情报;2010年03期
3 王郅强,麻宝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探讨[J];长白学刊;2004年02期
4 张成福;杨兴坤;;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与教训——以H1N1甲型流感为例[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02期
5 林华;;因开放、透明而进步:互联网时代下的政府信息公开[J];研究生法学;2008年06期
6 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李仕明;刘娟娟;王博;肖磊;;基于情景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2009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论坛”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1期
8 赵锋,王雪松,肖顺平;高耦合系数条件下径向速度估计的新方法[J];电子学报;2005年09期
9 王飞跃;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系统——关于复杂社会经济系统计算研究的讨论[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4期
10 杨继君;吴启迪;程艳;许维胜;韩传峰;;面向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资源合作博弈调度[J];系统工程;200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阿宁;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凤香;曲章义;罗佳滨;吕学诜;;Medline(PubMed)免疫学杂志文献搜索引擎开发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年01期
2 荣盘祥;金鸿章;韦琦;薛萍;闫丽梅;;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复杂系统脆性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倪建军;李建;范新南;;基于多Agent复杂系统仿真平台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7年12期
4 徐晨光;王锁平;赵麦换;;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资源配置研究[J];节水灌溉;2007年08期
5 秦国兴;李大鹏;;基于Swarm的矿难救援复杂系统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周星璞;选择价值工程改进对象的动态排序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7 杜湘瑜,黄柯棣;支持复杂系统虚拟样机开发的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3年05期
8 朱耀琴,吴慧中,余永佳;复杂系统虚拟样机信息管理中的项目管理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05期
9 廖守亿,戴金海;复杂系统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设计模式及软件框架[J];计算机仿真;2005年05期
10 韩雪梅;徐从富;沈慧峰;;基于序列分解的复杂系统的时序预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殿祥;李曙东;刘巍;代连弟;;智能交通评价复杂性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陆源;;一个混合复杂系统的协同仿真[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贺建民;王元元;;MAS系统在作战仿真中的应用研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李晓艳;雷振甲;梁润秋;;多代理技术在复杂软件系统中的应用[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曾建潮;崔志华;;群体行为仿真与群体智能算法[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廖守亿;陈坚;陆宏伟;;空间信息系统复杂性分析与研究思路[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齐磊磊;;计算机模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曹军海;徐宗昌;熊光楞;;多Agent仿真技术在复杂系统RMS仿真中的应用研究[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蒋蕊;卢志舟;王磊;;基于UML2的空中防御复杂系统体系结构框架实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10 刘兴堂;刘力;;对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几点重要思考[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陈翔;钱大群:IBM下一个五年的挑战[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2 赵长林邋姜建华;好马还要配好鞍[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黎夏邋刘小平;地理模拟系统:地理过程分析新工具[N];中国测绘报;2008年
4 ;多智能体系统开发环境(MBOS)[N];计算机世界;2001年
5 霍鑫;价格和技术已不是障碍[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6 刘保华;自主创新与国内软企硬实力[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7 于翔;虚拟化重构管理市场格局[N];网络世界;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宏亮;基于Agent的复杂系统分布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2 曹兴芹;复杂系统的元胞自动机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林正奎;质量和功能目标驱动的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丁竞渊;金融复杂系统建模及动力学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吴集;多智能体仿真支撑技术、组织与AI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叶超群;多Agent复杂系统分布仿真平台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杨城;复杂适应系统的仿真技术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刘刚;并行离散事件仿真可视化组件建模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杨春霞;金融复杂性研究与金融市场建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陈宁涛;基于二分技术的高效算法设计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东;基于Multi-Agent南水北调东线快速调水研究与仿真[D];河海大学;2006年
2 吴红梅;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事故建模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李颖;煤矿事故系统脆性模型的建立与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傅鑫;基于Repast平台的企业竞争环境系统模拟[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5 吴忠东;SBRA应用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6 周甍;复杂系统分布仿真平台中Agent建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7 行荣;基于并发约束模型的基因表达仿真系统Analog-Cell[D];吉林大学;2009年
8 彭昱静;复杂系统需求获取形式化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9 高鹏;复杂系统综合保障信息服务平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罗正伟;基于复杂系统仿真的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17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191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