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管理科学理论为什么与实践脱节——论管理学研究中“求真”与“致用”的矛盾

发布时间:2018-10-29 12:33
【摘要】:求真是科学的目的,致用是技术的目的。求真与致用的矛盾本质上是科学认识论与技术认识论之间的矛盾。在管理学中,求真与致用在目的、推理方式和知识体系三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导致了管理科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为求真与致用这一对矛盾的存在,管理学就不单纯是一门科学,在某些情况下也会以技术知识的形态出现,或者说,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技术。与管理学的科学化不同,管理学的技术化强调管理研究结论能够直接用于解决现实管理问题。
[Abstract]:It is the aim of science, the purpose of technolog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eeking truth and making use is essentially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scientific epistemology and technological epistemology. In managemen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eeking truth and application in purpose, reasoning and knowledge system, which leads to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nt science.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eeking truth and making use,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 science, but also appears in the form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In other words,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 science, but also a technology. Different from the scientization of management, the technicalization of management emphasizes that the conclusion of management research can be directly used to solve practical management problems.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管理学研究中的非实证主义方法》(批准号:09YJC630180)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成长路径与发展对策研究》(批准号:2010y044)
【分类号】:C93-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郭重庆;;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2 张玉利;;管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的问题分析[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3 艾时钟;杜荣;CATHAL M. BRUGHA;;指示优先级的程式化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治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顽症的一种手段[J];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4 孙继伟;;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界定依据、深层原因及解决思路[J];管理学报;2009年09期

5 孙继伟;巫景飞;;管理学研究者客户迷失的判定、原因及出路[J];管理学报;2009年12期

6 吕力;;“黑板管理学”的3个来源——操作主义视角下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分析[J];管理学报;2010年08期

7 李京文;关峻;;中国管理科学发展方向之管窥[J];南开管理评论;2009年01期

8 彭贺;;严密性和实用性:管理学研究双重目标的争论与统一[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01期

9 刘源张;;中国管理学的道路——从与经济学的比较说起[J];管理评论;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平生;复式簿记两大学说的逻辑结构[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刘小强;;学科还是领域:一个似是而非的争论——从学科评判标准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3 陈杪;;试论库恩的范式理论及该理论缺陷[J];才智;2011年23期

4 李飞;路倩;;案例研究:适合构建管理的中国理论吗——关于由案例构建理论问题的讨论述评[J];中国零售研究;2011年01期

5 杨玲玲;;试论科学的真理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20期

6 丁华东;;中外档案学范式研究现状及其理论思考[J];档案管理;2008年02期

7 赵阵;;现代军事技术异化解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吕力;;元管理学:研究对象、内容与意义[J];当代财经;2010年09期

9 朱勤;;米切姆工程设计伦理思想评析[J];道德与文明;2009年01期

10 熊志军;钟立新;;证伪主义也讲证实吗?——以科学理论发展问题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继红;;技术行动解释与经典科学解释[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周燕;;基于技术客体二重性的技术问题分析[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陈多闻;陈凡;;技术使用的STS反思[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4 陈凡;王桂山;李权时;;从认识论看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划界[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陈凡;;现象学技术哲学:从本体走向经验[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6 薛继亮;李录堂;;全管理行为痕迹信息理论初探[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正斌;房路生;马晓强;;第四十七章 改革三十年来企业管理思想演进路径探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8 朱勤;;米切姆工程设计伦理思想评析[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9 张兆国;尹开国;刘永丽;;试论现代财务学的学科性质、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自如;;中国企业管理学研究的思考[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国保;中国文化因素对知识共享、员工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戴国斌;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文;组织内社会交换对工作产出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韩兵;适应性企业战略生态位演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卫才胜;技术的政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宋刚;中国技术管理学科演进发展状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朱勤;实践有效性视角下的工程伦理学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慧;柔性领导的理论构架与实现方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永刚;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技术结合的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夏;教学媒体在中职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艳婷;陕西省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史教育实施现状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沙鸥;关于科学划界标准问题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6 秦艳艳;技术预见何以可能[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李亚楠;H公司商业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陆茵;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培养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文瀚;浙江中小企业柔性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袁劭飞;进化论视野中的技术进化机制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英姿;吴昊;;客户细分方法研究综述[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罗纪宁;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J];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3 陈劲;2004年美国管理学会年会综述以及对我国管理学研究的启示[J];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4 王学秀;;“管理学在中国”研究:概念、问题与方向——第1届“管理学在中国”学术研讨会观点评述[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5 郭重庆;;中国管理学界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6 张玉利;;管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的问题分析[J];管理学报;2008年03期

7 马晓军;;近年来我国管理学研究进展分析——基于CSSCI(1998~2006)数据统计[J];管理学报;2009年03期

8 艾时钟;杜荣;CATHAL M. BRUGHA;;指示优先级的程式化管理科学研究方法——治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顽症的一种手段[J];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9 孙继伟;;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界定依据、深层原因及解决思路[J];管理学报;2009年09期

10 吕力;;管理学研究中的证实、证伪、还原与诠释[J];管理学报;200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力;;德鲁克管理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及其启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王希坤;;管理哲学对和谐社会的形而上学建构[J];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刘帆;;现代企业岗位匹配探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孔善广;;企业怎能求诊经济学家?[J];中外管理;2005年05期

5 范冲;;只做百分之一[J];当代工人;2007年04期

6 ;学习祖先好榜样[J];经营管理者;2008年05期

7 ;中国管理四问[J];经理人;2008年06期

8 ;管理:19大黄金定律(上)[J];稀土信息;2008年08期

9 ;管理学经典理论[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年10期

10 邓雪;;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的比较分析[J];企业活力;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颖玲;张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2 罗筱云;;谈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机构重组[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敬恩;;管理学研究中方法论选择的探讨[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凡;王桂山;李权时;;从认识论看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划界[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顾天辉;李永春;;论企业经营的核心[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唐军荣;;关于企业管理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吴照云;柳振群;;老子管理思想在中国式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大会秘书处欢迎辞[A];2006中国管理学家论坛暨第八届中国管理创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朱建设;;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行动是成就我们事业的保证[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10 吉萍;;孟子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价值观[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谐;读《管理者而非MBA》有感[N];中国质量报;2006年

2 王泽民;管理学之父给我们的启示[N];甘肃日报;2008年

3 冯易;绕不过的理论铺垫[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陈池;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软化”[N];山西发展导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马胜利;喂,你们的“尾牙”怎么样?[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李车;管理“突围”[N];中华建筑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魏宇娜;2010中国第五届管理学年会侧记[N];大连日报;2010年

8 许知远;管理学家为何“失效”?[N];经济观察报;2003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谭笑;回归认识论 关注伦理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郭素娥;众家争议“大话管理学”[N];中国文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红;技术认识论探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邵明;中国软件行业服务外包的机理研究与策略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3 顾乐;刑法解释的存在依据与实现方式[D];吉林大学;2008年

4 郭明哲;行动者网络理论(ANT)[D];复旦大学;2008年

5 王晶莹;中美理科教师对科学探究及其教学的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石仿;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文理;《黄帝内经》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睿yN;论德鲁克的行政管理思想[D];吉林大学;2007年

9 生奇志;基于动态拓扑的信息管理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10 周燕;观察客观性的认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含伟;科学认识论发展的历史与逻辑[D];吉林大学;2008年

2 蒋纬达;理论抑或神话?[D];吉林大学;2007年

3 黄美琳;管理的配置职能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波;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5 周漠柳;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国际话语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蔡永贵;管理学“元理论”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雪;中学化学课堂中反映真实科学的描述语、解释语和评价语的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国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0年

9 兰雄;久大荣州盐矿公司组织结构模式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丽娜;深圳华为公司的创新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7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297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9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