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志》研究的中西差异看本土管理智慧的发掘理路
发布时间:2021-05-15 14:31
当代对传统经典《人物志》的研究,采用西方视角进行科学式分析无法探究真正的本土文化资源。通过比较中西方学术研究的思维差异及方法差异,说明西方范式主导下忽略或埋没中国智慧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不同研究思路及研究逻辑支配下,发掘本土管理智慧遭遇了一系列问题:中国素材与中国智慧的混淆和误判、西方视角对中国智慧的遮蔽与淡化、中国管理研究的主体地位丧失,进而反映出本土学术思维的缺乏。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智慧,需要用中国话语和中国视角去发掘,不能简单套用西方路数。在西方范式为主流的学术背景下,中国学术研究更需瞄准自身定位。
【文章来源】:管理学报. 2019,16(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人物志》研究及其西方视角下的解读与异化
2 中西方研究的思维差异与方法差异
2.1 中西方研究的思维差异
2.2 中西方研究的方法差异
3 本土管理智慧的发掘偏失
3.1 中国素材与中国智慧的混淆及误判
3.2 西方视角对中国智慧的遮蔽与淡化
3.3 中国管理研究的主体地位丧失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惯了西方范式,更需要中国的主场[J]. 杜运周. 管理学报. 2017(01)
[2]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的本土管理研究探析[J]. 谢佩洪. 管理学报. 2016(08)
[3]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徐淑英的访谈[J]. 徐淑英,吕力. 管理学报. 2015(03)
[4]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J]. 李平. 管理学报. 2013(09)
[5]《人物志》的识人智慧[J]. 刘婷婷.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16)
[6]西学东渐30年[J]. 刘文瑞. 人力资本. 2007(06)
硕士论文
[1]刘劭《人物志》的人才与教育测评思想研究[D]. 翟东彦.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87804
【文章来源】:管理学报. 2019,16(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人物志》研究及其西方视角下的解读与异化
2 中西方研究的思维差异与方法差异
2.1 中西方研究的思维差异
2.2 中西方研究的方法差异
3 本土管理智慧的发掘偏失
3.1 中国素材与中国智慧的混淆及误判
3.2 西方视角对中国智慧的遮蔽与淡化
3.3 中国管理研究的主体地位丧失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惯了西方范式,更需要中国的主场[J]. 杜运周. 管理学报. 2017(01)
[2]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的本土管理研究探析[J]. 谢佩洪. 管理学报. 2016(08)
[3]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徐淑英的访谈[J]. 徐淑英,吕力. 管理学报. 2015(03)
[4]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J]. 李平. 管理学报. 2013(09)
[5]《人物志》的识人智慧[J]. 刘婷婷.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16)
[6]西学东渐30年[J]. 刘文瑞. 人力资本. 2007(06)
硕士论文
[1]刘劭《人物志》的人才与教育测评思想研究[D]. 翟东彦.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87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18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