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变形特征与机制

发布时间:2018-04-09 01:32

  本文选题:三峡库区 切入点:卧沙溪滑坡 出处:《水运工程》2017年07期


【摘要】: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量涉水老滑坡产生复活变形,其中卧沙溪滑坡是三峡库区典型滑坡之一,自2003年水库蓄水以来一直持续变形,变形位移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和阶跃性。根据宏观地质调查及专业监测资料,分析滑坡变形演化特征,得到滑坡变形的影响因素及变形机制。砂泥岩互层的软弱地层为滑坡的复活变形提供了物质基础,良好的地形则为滑坡持续变形提供了微地貌条件。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可知,滑坡复活变形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库水位波动,受库水位下降时饱水加载效应和动水压力效应的影响,坡体内形成巨大的指向坡外的渗透压力,导致坡体稳定性急剧下降产生显著变形。该滑坡次级滑体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若加大库水位下降速率,则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结果为滑坡防治及水库调度提供了依据。
[Abstract]:After the water storag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 large number of old landslides wading in the water produced resurrection deformation, among which the Huushaxi landslide is one of the typical landslides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hich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formed since the reservoir was impounded in 2003, and the deformation displacement shows a certain periodicity and step.According to the macroscopic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professional monitoring data,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lide deform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landslide deformation are obtained.The soft stratum of sand and mudstone interbedded provide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revival and deformation of landslide, and the good topography provides the microgeomorphologic condition for the continuous deformation of landslide.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of landslide resurrection deformation is the fluctuation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effect of saturated water loading and dynamic water pressure when the reservoir water level drops.A huge osmotic pressure is formed in the slope, which leads to a sharp decline in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pe and a significant deformation.The landslide secondary slide body is in an unstable state at present, if the water level of the reservoir is increased, it will be in an unstable state.The results provide basis for landslide prevention and reservoir operation.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分类号】:P64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力;王世梅;向玲;;三峡库区水位变化对树坪滑坡变形影响机制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年12期

2 王鸣;易武;;三峡库区杉树槽滑坡地质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3 王孔伟;赵小明;张帆;;三峡库区谢家包背斜与滑坡分布关系[J];高校地质学报;2015年02期

4 王世梅;刘佳龙;王力;杨巧佳;;三峡水库库水位升降对谭家河滑坡影响分析[J];人民长江;2015年08期

5 陈德乾;肖诗荣;明成涛;宋桂林;;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变形影响因素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6 卢书强;易庆林;易武;黄海峰;张国栋;;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J];岩土力学;2014年04期

7 肖诗荣;卢树盛;管宏飞;宋桂林;;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12期

8 卢书强;易庆林;易武;田正国;石长柏;;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年02期

9 肖诗荣;刘德富;姜福兴;姜小兰;;三峡库区千将坪滑坡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10 李守定;李晓;吴疆;刘艳辉;;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维伟;邓天鑫;张nI;;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变形特征与机制[J];水运工程;2017年07期

2 郭子正;殷坤龙;唐扬;黄发明;付小林;;库水位下降及降雨作用下麻柳林滑坡稳定性评价与预测[J];地质科技情报;2017年04期

3 刘艺梁;江南;易庆林;宋琨;;库水位涨落条件下谭家湾滑坡稳定性演化分析[J];水力发电;2017年07期

4 范伟;;杨家沱崩滑体变形特征与稳定性评价研究[J];四川建材;2017年07期

5 焦姗;龙建辉;于慧丽;;山西煤矿区滑坡特征及分类[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7年03期

6 李道臣;王志俭;邵杰鹏;吴迪;;降雨及库水位耦合下白水河滑坡变形机理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7 CHEN Xing-zhang;CUI Yi-fei;;The formation of the Wulipo landslide and the resulting debris flow in Dujiangyan City, China[J];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7年06期

8 李松林;许强;汤明高;钱灵杰;任俊谦;;库水位升降作用下不同滑面形态老滑坡响应规律[J];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3期

9 张国栋;谈太溪;徐志华;邱重阳;李学良;卢书强;;三峡库区谭家河滑坡变形监测成果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7年03期

10 徐迟;简文星;梅新宇;蒋毅;;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库水位与降雨联合作用渗流应力耦合的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力;王世梅;向玲;;库水下降联合降雨作用下树坪滑坡流固耦合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6期

2 肖诗荣;卢树盛;管宏飞;宋桂林;;三峡库区凉水井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12期

3 肖诗荣;胡志宇;卢树盛;明成涛;陈德乾;;三峡库区水库复活型滑坡分类[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年11期

4 王力;王世梅;吕俊俊;刘佳龙;;三峡库区树坪滑坡地下水变动研究[J];人民黄河;2013年11期

5 卢书强;易庆林;易武;田正国;石长柏;;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变形失稳机制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年02期

6 赵代鹏;王世梅;谈云志;占清华;;库水升降作用下浮托减重型滑坡稳定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3年04期

7 王孔伟;赵小明;邓成进;张帆;;三峡库区作辑托背斜和巴东断裂与滑坡类型的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1期

8 田正国;卢书强;;三峡库区泥儿湾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年03期

9 宋磊;左三胜;丁军;钟华介;张皓;;四川都江堰红梅村滑坡复活成因与机制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年02期

10 杨金;简文星;杨虎锋;张久龙;;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浸润线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义;吕伟江;张春玲;;关于地质滑坡变形监测方法的理论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03期

2 宋光齐;沐川县黄丹滑坡变形成因的再认识及防治方案[J];四川地质学报;2002年02期

3 张庆勇;百林新村滑坡变形监测[J];广西水利水电;2004年01期

4 张奇华,丁秀丽,邬爱清;滑坡变形预测与失稳预报问题的几点讨论[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年02期

5 姜彤;王四巍;金锦;;吉家河滑坡变形实时监测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曾凡宇;;风峪沟滑坡变形特征与治理方案[J];中国煤炭;2007年05期

7 李秀珍;孔纪名;王成华;;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在滑坡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2期

8 任远;王保恩;;构造断面法在滑坡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8年05期

9 张军;徐景田;孔利明;冯刚;;一种滑坡变形监测综合技术的应用[J];北京测绘;2009年02期

10 刘晓;唐辉明;刘瑜;;基于集对分析的滑坡变形动态建模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强;陈建兵;孙玉娟;;人工神经网络在滑坡变形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2 徐小波;单新建;屈春燕;马超;张桂芳;;PS/CR-InSAR技术在区域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初步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傅荣华;;白灰厂滑坡变形趋势分析[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三)[C];1992年

4 莫颖军;;地质滑坡的外部变形监测实践及体会[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薛聪聪;卢书强;朱朋;;三峡库区谭家河滑坡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A];2014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6 鲍立新;洪望兵;;恩子坪2号滑坡变形特征及稳定分析[A];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C];2009年

7 李潇;徐进军;;基于小波分析与LSSVM的滑坡变形预测[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8 刘佑荣;杨连生;康涛;刘林基;;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预测广西龟石水库蜈蚣岭滑坡活动趋势[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徐小波;单新建;屈春燕;;PS-InSAR技术在区域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初步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龙北平;;基于GIS的山体滑坡变形监测系统研发[A];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郑家裕;秭归卧沙溪滑坡变形加剧[N];湖北日报;2008年

2 黄彬彬;南宁排水公司面临滑坡威胁 广西地建公司展开应急勘查[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3 喻秦军;为了701名老乡的安危[N];中国矿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淼军;库水作用下滑坡—抗滑桩体系变形时效规律与长期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赵艳南;三峡库区蓄水过程中滑坡变形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王智磊;降雨影响敏感型滑坡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及排水洞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许建聪;碎石土滑坡变形解体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镇鸿;三峡库区簸箕石滑坡变形机制及其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2 钱灵杰;三峡水库滑坡变形响应规律及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首位;三峡库区胡家沱滑坡复活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侯智勇;滑坡变形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化开发与研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朋伟;库水作用下滑坡变形演化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6 陈X;压电超声定位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黄永泽;渝湘高速公路大涵滑坡变形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自立;滑坡变形监测反演参数及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郭永春;南昆线小得江滑坡变形趋势预测与稳定性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朱惠群;马尔可夫链理论在滑坡变形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24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724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b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