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22:47
本文关键词: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智库 公共决策 决策咨询 体制机制 影响力
【摘要】: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之所以被称为是一个已经崛起的世界大国,除了硬实力显著提升的缘故,更重要的还要归功于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智库建设的高度重视,使各项公共政策的出台在合理性、周延性、可操作性与前瞻性上大为提高。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构建新型智库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智库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公共管理体制的不同,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智库发展环境具有极大差别。我国要发展现代智库,建设新型智库,一方面要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有益成熟的发展经验;一方面又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需要重新审视日益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摆脱对西方智库研究的“路径依赖”。在我国深刻社会转型发展进程中,研究我国新型智库,必须坚持国际比较和本土研究并重。本文立足智库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智库演变的特点,以公民参与和协商民主为理论基础,就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梳理。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工具及方法,研究的内容和框架;第二部分对智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释我国新型智库的内涵,分析新型智库兴起的原因及其作用功能;第三部分对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现状做出了全面、科学、准确的观察和分析;第四部分指出现阶段我国新型智库建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论述了美国智库建设的有益经验及其对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启示;第六部分结合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现状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合理路径。论文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既需要各级各类智库自身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又需要国家破除资金、决策和体制机制障碍,为高端新型智库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新型智库 公共决策 决策咨询 体制机制 影响力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一、绪论11-20
-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12-14
- 1、研究背景12-13
- 2、研究目的13-14
- (二)文献评述14-17
- (三)理论工具及方法17-18
- 1、理论工具17-18
- 2、研究方法18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18-20
- 1、研究内容18-19
- 2、论文框架19-20
- 二、我国新型智库的兴起20-29
- (一)智库概念的界定20-24
- 1、智库的定义20-22
- 2、新型智库的内涵22-24
- (二)新型智库的兴起24-29
- 1、新型智库兴起的动因24-26
- 2、新型智库的功能26-29
- 三、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现状29-34
- (一)我国特色的智库分类29-30
- 1、党政军智库29
- 2、社会科学院29-30
- 3、高校智库30
- 4、民间智库30
- (二)新型智库发展的特征30-34
- 1、发展速度稳定,,规模较大30-32
- 2、集中东部沿海,中西部相当32
- 3、党政军智库最为活跃,民间智库表现强劲32-34
- 四、我国新型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4-40
- (一)新型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34-37
- 1、开放程度不高34
- 2、影响力不足34-35
- 3、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35
- 4、智库自身公信力较低35-36
- 5、智库“话语权”较弱36
- 6、民间智库和高校智库缺乏信息共享的渠道36-37
- (二)新型智库建设问题原因分析37-40
- 1、智库全面参与决策咨询的制度不健全37-38
- 2、智库高效科学的运行体系尚未形成38
- 3、智库自身基础性建设不足38-40
- 五、美国智库建设的经验借鉴40-47
- (一)美国智库的类型40-42
- (二)美国智库的运作经验42-45
- 1、完善的组织管理体制42
- 2、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42-43
- 3、健全的成果转化机制43-44
- 4、严格的绩效评估机制44
- 5、畅通的人才交流机制44-45
- (三)美国智库建设的启示45-47
- 1、建立我国智库和政府的良性互动机制45
- 2、健全我国智库的筹资机制45
- 3、探索市场化的智库运作机制45-46
- 4、完善我国智库的成果推销机制46
- 5、大力营造开放的人才竞争机制46-47
- 六、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路径47-53
- (一)积极营造新型智库发展环境47-48
- 1、全面提高对智库发展重要性的认识47
- 2、大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氛围47-48
- (二)深化新型智库管理体制改革48-49
- 1、完善研究成果的转化机制48
- 2、建立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48-49
- (三)健全新型智库制度保障体系49-50
- 1、建立开放的公共决策机制49
- 2、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49-50
- (四)加快推进新型智库自身建设50-51
- 1、明确智库的分工与定位50
- 2、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50-51
- (五)构建新型智库发展新格局51-53
- 1、大力加快民间智库的发展51
- 2、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51-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7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抚生;;旅游综合执法的发展及体制机制研究[J];中国商贸;2012年17期
2 李继尊;;美国的节能体制机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5期
3 李怀军;杨志银;;完善我国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初浅思考[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葛俊忠;;辽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4年07期
5 刘琳;;大连市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困惑与思考[J];北方经贸;2013年12期
6 林承勇;何勇;杨敬;;农业科技攻关体制机制问题调查及政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18期
7 郭宪波;刘艳玲;;加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体制机制建设[J];发展;2014年01期
8 李春艳;高瑞静;;推动我国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设计与配套政策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04期
9 赵国梁;;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制度保证[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2期
10 李鹏飞;;大都市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探索——以房山区为例[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锡林;地方综合性市场监管部门运行体制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陈辛未;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51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051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