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多中心视角下的社区矫正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6:35

  本文关键词:多中心视角下的社区矫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中心治理 社区矫正 非监禁刑


【摘要】:社区矫正制度作为一项正在施行的非监禁刑罚制度,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政府、社区、社会及公民个人等各方面力量有效参与,保护和尊重犯罪人个体权利,通过法制化、社会化和人性化的矫正方式教育改造罪犯,从而达到预防控制犯罪,减少犯罪,保障社会安定的目的。社区矫正是一种进步的刑罚理念和方式,是国家现阶段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有益尝试。虽然我国社区矫正在试行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看,社区矫正因立法滞后,政府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保障机制不健全,社区发育不足,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较低,社会刑罚观念老旧等原因导致社区矫正工作面临不能形成工作合力、矫正效果不明显、社会参与度不高、管理队伍人员短缺等困境,本文将晋江市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多中心治理的视角对晋江市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探索分析,并试图在借鉴美国、日本、香港及总结北京、江苏等国家、地区在社区矫正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社区矫正规则制度建设,以社区为中心,创造有利于社区矫正的社区环境,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加强社区矫正的队伍激励、管理和宣传引导等三个方面出发提出解决社区矫正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期望对我国现阶段社区矫正立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 社区矫正 非监禁刑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文献综述9-13
  • 1.2.1 国外研究综述9-11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1-13
  • 1.2.3 研究述评13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13-15
  • 1.3.1 研究思路13-14
  • 1.3.2 技术路线14-15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5-16
  • 1.4.1 研究方法15
  • 1.4.2 创新之处15-16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16-22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6-18
  • 2.1.1 社区矫正含义16-17
  • 2.1.2 社区矫正主体17-18
  • 2.1.3 社区矫正对象18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18-19
  • 2.2.1 多中心治理理论18-19
  • 2.2.2 第三部门理论19
  • 2.3 多中心治理社区矫正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9-22
  • 2.3.1 多中心治理社区矫正的必要性19-21
  • 2.3.2 多中心治理社区矫正的可行性21-22
  • 第3章 社区矫正困境及其成因分析—以晋江市为例22-38
  • 3.1 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现状22-25
  • 3.1.1 我国社区矫正发展历程及特点22-23
  • 3.1.2 我国社区矫正取得的成效23-25
  • 3.2 晋江市社区矫正现状25-27
  • 3.2.1 晋江市社区矫正的基本情况25-26
  • 3.2.2 晋江市社区矫正取得的成效26-27
  • 3.3 晋江市社区矫正面临的困境分析27-31
  • 3.3.1 政府机构设置及其人员配置不合理27-29
  • 3.3.2 社区及社区居民参与矫正的积极性不高29-30
  • 3.3.3 社会组织等参与社区矫正的机制、能力有限30-31
  • 3.4 晋江市社区矫正困境成因分析31-38
  • 3.4.1 法律制度缺失导致刑罚执行意识淡化31-32
  • 3.4.2 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开展32-33
  • 3.4.3 社区基础薄弱难以满足社区矫正需要33-34
  • 3.4.4 社区矫正辅助人员缺乏激励无法真正发挥作用34-35
  • 3.4.5 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参与机制不完善35-36
  • 3.4.6 社会观念上存在问题36-38
  • 第4章 境内外社区矫正经验及借鉴38-46
  • 4.1 境外社区矫正经验38-41
  • 4.1.1 美国38-39
  • 4.1.2 日本39-40
  • 4.1.3 香港40-41
  • 4.2 国内社区矫正经验41-43
  • 4.2.1 北京41
  • 4.2.2 上海41-42
  • 4.2.3 江苏42-43
  • 4.3 境内外社区矫正经验借鉴43-46
  • 4.3.1 构建政府、社区、社会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治理结构43
  • 4.3.2 明确社区矫正中政府与社区、社团组织的角色定位43-44
  • 4.3.3 重视扶植社团组织参与社区矫正44
  • 4.3.4 探索多元化的公民参与社区矫正渠道44-46
  • 第5章 完善社区矫正的对策46-55
  • 5.1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社区矫正规则制度建设46-49
  • 5.1.1 加快社区矫正立法工作46-47
  • 5.1.2 明确社区矫正经费保障机制47-48
  • 5.1.3 建立社区矫正监督机制48-49
  • 5.2 以社区为中心,创造有利于社区矫正的社区环境49-51
  • 5.2.1 重视社区事务居民自治49-50
  • 5.2.2 加强社区功能建设50
  • 5.2.3 在社区中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站50-51
  • 5.2.4 重视在社区中的宣传51
  • 5.3 以社会力量为补充,加强社区矫正的队伍激励、管理和引导51-55
  • 5.3.1 社区矫正辅助人员的激励51-52
  • 5.3.2 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管理52-53
  • 5.3.3 加强普通民众的理念引导53-55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5-57
  • 6.1 结论55
  • 6.2 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晨强;;关于矿区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2 王海啸;鄢彩国;;福田模式保障社区安全[J];人民论坛;2009年17期

3 卢肖文;从文明小区走向文明社区[J];党政论坛;1998年03期

4 高昌礼;大力加强城市街道社区依法治理工作[J];求是;2000年08期

5 崔树义;论社区发展的人本原则[J];发展论坛;2001年07期

6 李亿龙;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社区建设[J];学习导报;2001年06期

7 李云;对青海西部社区建设的几点认识[J];攀登;2004年02期

8 林泉 ,王波;百步亭:打造文明社区品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年10期

9 刘建宏;文明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10 董爱荣;对构建和谐社区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英楠;赵鹏霞;高星;;社区安全管理与服务平台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富山;;试述安全文化与社区安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罗英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打牢和谐社会基础[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峗;;深化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市社区发展研究会等召开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彭何芬;;社区建设应“里仁为美”——论和谐社会里的道德社区建设[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阎国云;;注重安全社区建设中的信息链管理[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邱学宗;;遵义市“四民社区”建设研究[A];遵义市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研究[C];2012年

8 ;广州市推进社区建设的研究报告[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吴峻崎;;伤害干预与社区安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丽;;创建安全社区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辉 通讯员 王一钦 刘亮 苗梅兰;和谐社区:百姓的美丽家园[N];保定日报;2007年

2 韦一;社区安全的隐患与防范[N];中国老年报;2007年

3 九三学社南宁市委员会副秘书长 庞建辉;润物无声 共奏社区和谐[N];南宁日报;2007年

4 记者 谢辉 通讯员 李娜;新世纪社区安全稳定工作求突破[N];保定日报;2008年

5 史俊梅;阳光社区做好节前社区安全稳定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6 调宣邋 章梅;社区在居民心中越来越重要[N];哈尔滨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向群 文亮;自治州“平安建设年”宣讲团走进社区[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8 裴文;社区安全评估有了新“指标”[N];人民公安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蔡振舟;小社区 大舞台[N];北海日报;2011年

10 车韵飞;四川绵阳铁牛街社区:增强群众归属感[N];中国社会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彭莉莉;社区认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黄忠怀;空间重构与社会再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艳红;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传媒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张晓霞;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模式及动员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马瑞新;基于粒子群的网络社区动态角色挖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书高;社区矫正中居民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余彩霞;公共服务:新型农村社区有效运转的基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严娜;公司带社区:“村忙居”社区权力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袁宝峰;动迁安置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转变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邱峰;苏州新型社区治理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6 郁新华;安置社区管理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张颖;保定市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李晓华;泰安市民政局村民自治与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9 方一淼;社区应急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范江浩;论我国社区矫正的缺陷及其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53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053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7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