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需求溢出理论与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3-22 21:17

  本文选题:公共管理 切入点:需求溢出 出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需求溢出理论的提出,意在弥补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薄弱的问题,尤其是弥补当前公共管理的流行理论在政府职能定位方面的不足。需求溢出理论主张:个人需求超出其本人及家庭的满足能力即为需求溢出,个人的需求溢出生成社会的公共事务,解决个人的需求溢出问题是公共管理的终极使命;当合法的个人需求之间发生冲突,具有压倒性正义优势因而需要由公共权力来维护的一方的需求溢出,即为公共利益。由此,需求溢出理论以个人的需求溢出为标尺,对政府的职能定位提出了比其他理论更为明确的方向性指导,因而更宜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Abstract]:The theory of demand spillover is intended to make up for the weakness of the basic theory of public management. Especially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current popular theory of 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 orientation. The demand spillover theory argues that the demand spillover is that the personal demand exceeds the a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family. Personal demand spillover generates social public affairs, and solving individual demand spillover problem is the ultimate mission of public management. The demand spillover of the party that needs to be maintained by the public power is the public interest, so the demand spillover theory is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demand spillover. The orient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s more clear than other theories, so it is more suitable to be the basic theory of public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行政管理专业资助项目
【分类号】: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太刚;;对传统公共物品理论的破与立——兼论后公共物品时代的政府职能定位理论[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庞绍堂;;公共物品论——概念的解析延拓[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7年01期

2 邵泽斌;;从“义务教育是公共物品”到“公共物品实行义务教育”——对教育公共性的一种教育学辩护[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程化琴;;试论政府在高等教育中的责任: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J];江苏高教;2006年03期

4 臧旭恒,曲创;从客观属性到宪政决策──论“公共物品”概念的发展与演变[J];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郑秉文;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12期

6 沈满洪;谢慧明;;公共物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公共物品理论文献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萍;;论公民美德与市场道德的内在关联[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李珍刚;;当代社会公共性的发展与公共管理者的责任[J];学习论坛;2009年12期

3 郁建兴;瞿志远;;廉价政府及其构建[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4 滕朋;论公共利益实现下的传播文明与政治文明[J];新闻界;2005年04期

5 曲蓉;;为什么是公民美德[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席恒;雷晓康;;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基础:从成本收益分析到合作收益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赵昕;;公共管理定式中的公益内涵:比较、辨析、界分[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章荣君;;对科斯灯塔的公共管理学解读[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李新天;郑鸣;;论中国公众人物隐私权的构建[J];中国法学;2005年05期

10 于波;姜洪清;;公共行政人员的伦理价值追求——公共利益[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务合作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熊节春;;西方公共事务管理中政府“元治理”的内涵及其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罗建文;刘爱辉;;民生时代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梁芷铭;;论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裁量权[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范文;;生态文明与公共治理[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汪舒明;;犹太人在美国政治影响力提升的原因和经验[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孙旭培;滕朋;;公众利益原则与传播文明——由“黄金高事件”报道引发的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8 张波;;政府角色与网络“公生活”的融合方式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慕菲;;物权法出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改对拆迁估价的新要求[A];国际房地产估价论坛——估价与财产保护论文集(第二册)[C];2008年

10 刘廷扬;王凤兰;;公共管理知识在实践公共政策上的意义[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寒冰;如何防止征地异化为掠夺[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陈予军;“指标制”应彻底废除[N];上海证券报;2006年

3 ;“两会”的代表和委员是公共利益的代表[N];亚太经济时报;2006年

4 沈峰;急需用立法界定保障公共利益[N];中国信息报;2006年

5 采写 本报记者 张航;《拆迁条例》修改,从“权力”到“权利”[N];解放日报;2009年

6 记者 李立;重大公共利益投资政府决策要公示[N];法制日报;2010年

7 邓海建;给物权法厘清公共利益的澄明边界[N];经理日报;2007年

8 吕青;界定好公共利益,物权法才不残缺[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吕翔;莫拿公共利益的幌子维护私利[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 周江;明确公共利益是贯彻《物权法》、完善房屋拆迁管理制度的关键[N];中国建设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倩芳;公共利益与广播电视规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柳海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自利与公共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石永军;论新兴媒体的公共传播[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姜昕;公法上比例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蔡乐渭;论行政法上的公共利益[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范沁芳;西方公共利益观解读[D];苏州大学;2007年

7 范振国;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与限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文江;公共利益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明;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余翠娥;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D];云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瑜;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公共意识建构[D];暨南大学;2008年

2 闫慧青;论我国公共管理的公共性[D];山西大学;2007年

3 程虹;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杨雪;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高文阁;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张鸿芸;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共利益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7 刘智荣;我国公益行政诉讼制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蒋飞;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反思与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海霞;环境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平平;行政公益诉讼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50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1650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