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在职人员的社会经济地位对退休期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19 01:35

  本文选题:退休年龄 + 社会经济地位 ; 参考:《保险研究》2012年07期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逐渐显现,关于退休年龄的研究近年越来越受重视,但纵观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从宏观角度进行探讨,或者是利用已退休者的退休年龄进行事后分析,缺乏从微观角度去探讨影响个体期望退休年龄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并在南方五省收集4 97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职位级别和期望退休年龄为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职位级别的提高,员工也期望相应延长退休年龄;人力资本和期望退休年龄之间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呈U型的曲线关系;经济收入和期望退休年龄之间也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呈倒U型关系。本研究结果对我国公共管理部门和企业界有重要指导意义。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emergence of the aging problem in China,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tudy of retirement age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 lack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expected retirement age from a micro perspective. In this study, 4 971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in five southern provinces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ost level and expected retirement age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at is, with the increase of post level, Employees also expect to extend the retirement age according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expected retirement age is not a simple positive correlation, but a U-shaped curve, and there is not a simpl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income and expected retirement age. Instead, the relationship was inverted U-shap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and business circles.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民生保障体系建设研究”(NO:10zd&03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基于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的老年人精神赡养研究”(NO:11YJCZH134) 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育苗工程)项目“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NO:wym11002)
【分类号】:F2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增文;;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支出与退休年龄的敏感性分析[J];保险研究;2010年01期

2 关博;;现金余额型职业养老金计划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保险研究;2011年09期

3 林忠晶;龚六堂;;退休年龄、教育年限与社会保障[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4 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5 郑春荣;刘慧倩;;我国弹性退休年龄制度设计——基于美国相关制度的实践[J];人口学刊;2011年03期

6 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02期

7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8 解垩;;健康、健康冲击与退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9 马玉霞;张兵;;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教育;2011年05期

10 贺寨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晓芬;;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东乡族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2 刘丰德;李强;;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群体特征对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3 阳义南;;我国职工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2011年11期

4 李焰;秦义虎;;媒体监督、声誉机制与独立董事辞职行为[J];财贸经济;2011年03期

5 权小锋;吴世农;;媒体关注的治理效应及其治理机制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5期

6 陆明涛;;魔法数字7:米勒法则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袁晓宏;;董事长任CEO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深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2年06期

8 王丽梅;;当前我国延迟退休问题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沈燕;;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体系下退休行为的选择——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J];当代经济;2011年06期

10 张娜;周燕;;社会学视野下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J];当代学前教育;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沈奕斐;;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社会分层理论[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景晓芬;;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东乡族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梁玉成;;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激进转型与渐进市场转型国家中的劳动力退休年龄考察[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笑飞;卢珂;;基础教育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谢德仁;陈运森;;董事网络、独立董事治理与高管激励[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辰颖;刘红霞;;控制权性质、CEO声誉与其未预期薪酬[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清刚;胡亚君;;管理层权力与异常高管薪酬行为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纯祥;;管理者权力干扰了薪酬激励吗?[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林;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杨晓梅;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徐宁;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安排与制度设计[D];山东大学;2011年

6 赵玉洁;上市公司治理溢价检验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杨雪晶;个体化与城市老年人的非正式支持[D];复旦大学;2011年

8 马玉霞;社会经济地位及膳食相关因素对我国九省区成年居民血压状况的影响研究(1991-2009)[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9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10 徐秉晖;论经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法[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璐;传统与现代:失衡的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钟洪亮;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常晓媛;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许璐;炫耀性消费的动因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张明;转型社会医患冲突的社会学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仝小霞;乡村新教师生存困境及出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小为;流动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勇;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境况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博;大学生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求职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刘伟;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课题组;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替代率问题调研报告[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林义;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互动发展的制度分析[J];财经科学;2005年04期

3 蔡禾,赵钊卿;社会分层研究:职业声望评价与职业价值[J];管理世界;1995年04期

4 林毅夫,刘明兴,章奇;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5 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6 吕长江;赵宇恒;;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管理者权力的解释[J];管理世界;2008年11期

7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美国的养老金制度及对中国改革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04期

8 肖丕楚,张成君;CEO权责配置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J];经济与管理;2003年04期

9 李红岚,武玉宁;提前退休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02期

10 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丁文杰 傅兴宇 丛峰;[N];经济参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纳超洪;管理权力、自由裁量性投资与高管薪酬[D];暨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艳丽;;我国女性劳动者的退休年龄是否应该调整——国内相关研究综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李魁;;对延长我国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的分析[J];丝绸之路;2009年08期

3 王丽梅;;当前我国延迟退休问题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曹慰英;;从贝弗里奇报告分析中国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5 张雄;;退休政策下的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J];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6 黄晓波;;人力资本民族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0期

7 张雄;;退休年龄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J];西北人口;2009年06期

8 李乔;论人力资本积累战略[J];长江论坛;1999年04期

9 曹纪刚 ,毛志龙 ,吴妹琳 ,薛春竹;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运营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J];求实;2002年S2期

10 靳文志;人力资本应译成人才资本[J];中国人才;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年红;张焕明;;追赶战略、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趋同[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杨春庆;肖泽新;;人力资本的价值评价与风险分析[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3 李晓春;朱卓然;钱晓颖;;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技工荒”[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芳;;人力资源开发与城市反贫困[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鑫;孔庆茂;;基于南京市区域人才优势的企业人力资源政策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君莉;唐莎莎;;基于和谐老龄化背景下的退休年龄问题探讨[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焦斌龙;;体制转轨与中国人力资本地位变迁:以公有制企业为例[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焦斌龙;;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存量效应[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9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陈洪安;王梓臻;;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 周开畅;退休:是权利,还是义务?[N];上海金融报;2009年

2 侯砚 史莺;天津城市职工实退年龄低于现行政策[N];中国改革报;2009年

3 吴学安;延迟退休不可操之过急[N];工人日报;2010年

4 记者 莽九晨 张金江;韩国西班牙积极应对老龄化[N];人民日报;2010年

5 欣欣;发达国家调整退休年龄案例[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曹建文 毕晓哲 刘鎏 李方 常红 张海燕 李晔斌 李剑平 张少雷;同龄退休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周晖 职新建;退休性别标签再引热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王海燕邋谈燕 栾吟之;推迟女性退休年龄是利是弊[N];解放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uG;浦东将试延两高人才退休年龄[N];联合时报;2008年

10 记者 李栋 石善伟 于梦江 张莹 何涛;尊重女性自己选择[N];广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亚萍;人力资本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2 郭英;人力资本影响FDI技术转移效应的作用机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3 陈忠斌;人力资源后发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张小雪;中国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供给的内生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杨波;我国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志刚;人力资本配置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7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匡远凤;中国人力资本的区域分布和利用效率[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艳华;人力资本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杨爽;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本适配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芳;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2 徐卓;广东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协调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月松;新疆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的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4 刘少威;东北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牛海燕;人力资本、环境与经济协调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晋志平;人力资本对山西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8 陈限限;关于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谢雪琴;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魏帅;人力资本分布不均等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37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037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