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燃烧理论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defines the concept of network group events, expounds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ternet as a carrier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mass events,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social combustion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the analysis of network mass events. The factors of social combustion theory and network mass event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social contradiction is burning matter, network combustion agent is the function of behavior mobilization and emotional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ignition temperature is a stimulative ev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network combustion-supporting agent in aggregator of irritating events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D630;G20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泽孟;牛文元;;社会系统稳定性的调控机理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玲;试论Web2.0对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6年
2 王新春;网络编辑的职能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牛文元;社会物理学与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1期
2 王超,佘廉;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4 邢娟娟;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5 薛澜;张杨;;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曹照潳;;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应对措施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文蔚;李重照;刘淑华;;发展中国家移动政务的机遇与挑战[J];电子政务;2011年06期
2 王红茹;;电子政务:乘风破浪正当时——访北京美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朱荣辉博士[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1期
3 黄菲;;中美电子政务发展之比较[J];华夏星火;2005年02期
4 张静君;;中国政府网站点评[J];新经济;2002年08期
5 姚昌勤;;灾后重建:成都信息化建设从悲壮走向豪迈——写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之际[J];电子政务;2011年06期
6 ;中国电子政务十大猜想[J];信息系统工程;2011年08期
7 ;第五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成功召开[J];电子政务;2011年07期
8 王克照;;共同进化促进多样化政务服务——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新认识电子政务[J];信息化建设;2011年06期
9 何建祥;;浅析电子政务在政府管理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10 石卫;;1999~2010年我国政府信息化研究论文计量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牧;袁钦;;科学发展观与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广州市为例论电子政务对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宁红;朱建明;;电子政务安全的非技术因素分析[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杨建堂;骈文红;王陈重;;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着力打造电子政府[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李平;;电子政务对中国服务行政模式构建的影响——以汕头市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孔繁玲;武玉坤;唐斌;;电子政务推动制度创新的内在规律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勇;;略议广西电子政务之现状和对策[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郑俊华;;电子政务的发展和阶段模型的探讨[A];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杜顶;甘仞初;雷育生;;一种基于Web Services的电子政务模式[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李晶晶;;电子政务与公平社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唐兴霖;;论电子政务在政府流程再造中的作用[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许泳;杨学山: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应吃透物联网[N];计算机世界;2010年
2 薛海滨;别对电子政务期望太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3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杨冰之;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新趋势分析[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于 岫;2005:电子政务的规模应用年[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郑雨茹;创新管理机制打造电子政务[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6 李永胜 ;电子政务呼唤“CEO”[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7 高雪娟 ;电子政务只是政府的事?[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8 汪蔚;电子政务的“硬”主张[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9 周宏仁;电子政务四大误区[N];计算机世界;2004年
10 记者 王心见;加电子政务连续三年称冠全球[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飞;基于主题图的电子政务门户知识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径;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信息流程再造与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张宇航;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徐强;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杨兵;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晓君;移动政务的功能及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金平;网上行政审批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蒋骁;电子政务公民采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尹怀琼;基于CRM-BSC的政府门户网站G2B综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杰;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佟岩;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宋爱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4 潘华松;基于电子政务视角的政民在线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国珍;电子政务与政府行政管理变革[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卢强;经济实用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研究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7 昝建民;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8 李曙光;电子政务信息保障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9 闫伟;福建省电子政务应用的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10 叶月明;信息资源共享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89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289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