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自主性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引导性议题

发布时间:2019-02-19 17:32
【摘要】:从内在结构、运行方式、发展内涵与问题困境方面看,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自主性——为公民个体、社团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拥有的相对独立于国家权威的权益意识和自主能力——正不断成长。自主性管理是公共管理的核心,其议题就是认真对待权利。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正确面对社会自主性持续增长这一基本事实。作为社会成长的价值认同,自主性管理需要走出主体排斥与问题替代的种种误区,既尊重公民社会的主体性,又理性权衡政府权威的合理性。为此,应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通过人本化的服务型政府转型来推进社会建设,以规约权力、保障权利并为二者建置起法治化的互动关系为中心,培育和规范社会自主性,逐步实现社会的现代性转型发展。
[Abstract]:In terms of internal structure, mode of operation, connot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dilemma of problems, the autonomy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is individual citizen. Community groups and society as a whole have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the national authority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awareness and autonomy-is growing. Autonomous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its topic is to take rights seriously. To innovate social management, we must correctly face the basic fact that social autonomy continues to grow. As the value identity of social growth, autonomous management needs to step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subject rejection and problem substitution, respect the subjectivity of civil society and rationally weigh the rationality of government authority. Therefore, we should follow the law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mote social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human-base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ake the regulation of power, guarantee of righ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s the center, cultivate and standardize social autonomy. Gradually realiz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协调研究”(项目编号:08&ZD01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经济特区治理改革与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0CZZ023)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苏南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研究”(项目编号:09SJB810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6年04期

2 黄建洪;;生态型区域治理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张力——兼论地方政府行为的逻辑[J];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3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J];社会学研究;2006年03期

4 秦晖;权力、责任与宪政——关于政府“大小”问题的理论与历史考查[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2期

5 汪晖;;中国道路的独特性与普遍性[J];社会观察;2011年04期

6 郁建兴;石德金;;超越发展型国家与中国的国家转型[J];学术月刊;2008年04期

7 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的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9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10 韩庆祥;张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N];人民日报;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陈金龙;;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社会中间阶层对维护稳定的作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4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7 闫海;;基于司法独立的我国司法预算制度重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8 田飞龙;;中国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新思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9 郑强;;缩小贫富差距与构建和谐社会[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钟娟;姜起民;;行政相对人监督行政的理论基础[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正汉;李国武;刘世定;;身份权利及其竞争——制约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种机制及其实证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郭俊华;;京津冀文化消费水平实证比较研究初探[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4 孙光骏;;论当前宪政制度下的独立行使检察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梁晓淮;张洪得;;独立化 公开化 法制化——检察机关侦查权内部制约机制的检讨与重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常艳;;试论人民监督员制度及其发展[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王祺国;;论和谐司法[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王学成;;我国检察权制约行政权的制度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朱全景;;论检察机关贯彻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深圳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课题组;葛明;黎军;;深圳市行业协会法人治理机制研究报告[A];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2[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仉巍;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梁勇;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尚欢欢;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代价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会丽;论税务行政复议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高博;当代中国政治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季晓希;试论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秦中蕾;法律保留原则下的基本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周飞舟;谁为农村教育买单?——税费改革和“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王立国;改革现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7期

4 朱光华,魏凤春;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所有制改革——一个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基本框架[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5 马俊勇;乡镇财政“空转”的手段及对策[J];财税与会计;2002年04期

6 周穗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全球环境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03期

7 苏文;亚洲是自由主义的典范吗?[J];读书;1996年07期

8 汪丁丁;试说现代性[J];读书;1997年06期

9 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1期

10 周振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林毅夫;[N];人民日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宗林;;对我国社会建设中信访工作的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莉;;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解决民生问题[J];理论导刊;2011年09期

3 杨旭;张艳婷;;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困境与对策问题探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4 李道刚;马静;;东北老工业基地地方政府的制度缺陷与转型路径[J];学术交流;2007年05期

5 周文彰;梁伟;陆学艺;沈原;李路路;王延中;王国军;赵殿国;胡颖廉;;“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大家谈[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03期

6 周定财;;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马建珍;窦泽秀;;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转型[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吴华根;;基于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深圳市政府转型[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谢坚钢;;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J];探索与争鸣;2010年01期

10 本刊评论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全面推进首都社会建设[J];前线;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隆亨;;在社会建设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若干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李强;;试析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魏向前;;制度创新:寻求社会管理的治理之路[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于洁;;提高我党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应坚持的基本原则[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洋;王国勇;;国外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戴向阳;;领导干部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提升社会管理创新能力[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余悦;;经济转型时期的政府转型与社会建设——以民生建设为视角[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8 阎德民;;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坚持以人为本[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9 褚学丽;;社会管理中政府责任体系的构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连玉明;;创新社会管理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和平 贵州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积极推动和谐社会建设[N];贵州民族报;2011年

2 孟昭安 张增根;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N];河北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宋时飞;政府转型要契合公共需求[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陈清泰;政府转型是深化改革的着力点[N];中国企业报;2004年

5 李曙光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研究员;政府转型的目标与动力[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6 喻新安;政府转型任重道远[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7 本报评论员;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N];新华日报;2011年

8 段羡菊 张军 陈钢 丁文杰;乡镇政府转型:困难与希望同在[N];协商新报;2005年

9 刘黄;改革之年加快政府转型是重点[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政府转型不是“脱光衣服”[N];深圳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华平;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锁利铭;基于制度变迁的政府转型动力与实施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耿国阶;中国治理变革的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4 肖晓军;中国政府职能定位与转型路径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一;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晓亮;当前中国公共危机常态化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洪涛;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皮钧;民族和谐新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李晓曼;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世奇;西部地方政府社会建设能力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2 高轩;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政府社会管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淼锋;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及对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欧阳乐乐;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理念和机制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王勇;关于中国式社会管理基本架构的探讨[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陈宏;转型期基层政府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7 张经远;国家治理变革视阈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范楷;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孟丽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薄晓杰;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历史演变及启示[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26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426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b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