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公共管理及其对中国的适用性
发布时间:2020-03-18 19:11
【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西方新公共管理及其对中国的适应性。首先客观描述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新公共管理运动崛起的主要动因是以财政为导火索的转型期社会危机。改革传播扩散的事实表明,仅从少数改革先驱国家高级阶段理解这场运动是不全面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有选择地运用新公共管理。为此,文章提出能够解释包括发展中国家改革实践的广义新公共管理概念,并揭示了整个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接着,文章详尽分析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理论与实践的利弊得失,认为结果管理和直接责任机制,以及政治与管理的分离,开创了新公共管理时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经济人假设界限不清,理论缺乏内在一致性,政策缺乏整合,重量轻质,有一刀切倾向。最后,作者认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借鉴新公共管理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首次明确提出以新公共管理为立足点,兼顾传统公共行政的完善,使两次行政现代化协调发展,以跨越式发展方式实现服务型政府目标的观点,并为选择具体借鉴内容提供了优先排序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630
本文编号:2589068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裴峰,农卫东;新公共管理模式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3年03期
2 娄峥嵘;;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马庆钰;;中国改革怎样面对新公共管理[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卓越;;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与实践[J];新视野;2006年06期
5 刘敏军,邓志斌;新公共管理应补充理性官僚制——论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模式选择[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解亚红;“协同政府”: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新阶段[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5期
7 何传启;现代化概念的三维定义[J];管理评论;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589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58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