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09:12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学生管理难度不断增大。辅导员作为学校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骨干队伍,是主阵地上的基层指挥员。高职院校如何加强自身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并建立一支符合本校校情,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本文的研究和写作思路是围绕“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中心进行论述。全文正文部分主要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概述。通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定义,职能特征,发展历程的叙述,论述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身份及其职业特点和辅导员队伍从兼职到专职的过程。 第二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当前现状。通过对高职院校的外部环境、自身改革,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论述了当前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原因。 第三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策研究。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通过走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建设的道路。专业化培养的目的在于使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走上职业化发展之路,而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必将进一步促进辅导员的专业化。 第四部分: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本部分结合自身思考和多年来在高职院校从事学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实证研究与分析比较,就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必须结合开放的社会环境、市场机制及高职院校现实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管理学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稳步、有序地进行。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7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远威;;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探析[J];职教论坛;2008年22期

2 张雷;;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年12期

3 包兰;;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金本能;王守恒;;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卢远;;浅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年27期

6 张海霞;李建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3期

7 胡月玲;;高职院校辅导员激励机制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8 丁秋怡;;高职院校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9 李海峰;;浅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民族论坛;2007年02期

10 王顺旭;;高职辅导员继续教育存在的误区、成因及对策[J];继续教育;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2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3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邓满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马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郭贺彬;衣芳;;谈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郑丽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制度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红英;不再让学历决定一切[N];中国人事报;2005年

2 记者 张茧邋通讯员 童志宏 刘彦妮;5所高职院校接受“省检”[N];湖南日报;2008年

3 李海英;省高招专科、高职院校录取线公布[N];沈阳日报;2008年

4 记者 赖红英;广东公开招聘高职院校特聘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彦;打造高职院校排头兵[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张宝敏;人才培养不达标 学校招生要减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志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促进海南高职院校内涵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查结联;新成立六所高职院校招生[N];安徽日报;2004年

9 何学坤 刘淑芬;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重在以人为本[N];中国贸易报;2005年

10 记者 郭弘 实习生 罗苏;今年高考升学率将比去年下降一成[N];重庆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6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傅龙华;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8 张小军;江苏省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郑爱芳;工艺美术类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静;河北省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证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19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719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3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