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8-05 21:51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政府改革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公共部门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其中,政府摒弃垄断性的公共服务直接生产模式,将部分公共服务外包给企业或非营利组织,成为备受瞩目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利用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降低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品质,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思想理念,对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时期,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公共服务特有的“搭便车”特征,使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支付意愿不会明显增加,政府有限的财力总也赶不上公众需求的增长速度。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理念的确立和具体应用,是对公共服务体制的破冰尝试,有利于弥补政府资金不足,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品质。从全国范围来看,已有近二十个城市在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垃圾清运、动物防疫、居家养老、环卫清洁、公共交通、残疾人扶助等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外包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相应地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内部管理失控,公共服务外包途径较为单一,外包活动易滋生腐败,合同制度缺乏可操作性,考核及激励机制缺失,监督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将影响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效果。本文拟通过分析问题,为完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提供对策建议。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着重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第二部分是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使读者对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有初步的了解。第三部分是国外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及经验,梳理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实践,总结其经验和对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启示。第四部分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现状与问题,介绍了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及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针对问题,提出强化政府内部管理,丰富公共服务外包途径,开展公开透明的外包活动,改进服务外包的合同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完善外包监督体系等完善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0
【图文】:

非营利组织,中国城市发展,资料来源


非营利组织的多寡兴衰及其功能作用发挥的好坏,是公民社会成熟与否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每万人拥有非营利组织数一般分别超过50个和10个以上,而中国只有2.4个,如图4.1所示‘: 0000户,,‘00口又土工门,山604O__l一。一履一…一二广广护拼镬每万_权挥有丰营利组织数﨑甘户妙矛.、尽图4.1:每万人拥有非营利组织数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2.地区发展不均衡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存在着突出的地区差异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如表4所示,岳金柱.解决制约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瓶颈”对策的思考仁J〕.社团管理研究,2009,(11):5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安健飞;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法律规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2 甘思阳;食品安全监管业务委托外包的行政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1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781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