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06:43
   特种设备(spicial equipment)并非专指某一种类、某一型式的设备,它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等八种大类设备的统称。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从而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特种设备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社会生产、人们生活离不开它,特种设备的有效利用、技术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另一方面,其安全使用也关系到千家万户,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保证特种设备生产安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立足于本国国情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我国从解放初期开始构建以行政监管为主导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其后几度风雨、几经变革,至今初步形成一套以中央集权为主、从中央到地方的特种设备行政监察体制。该体制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在特定的条件下起到了其应有的监管作用。但完全以监督为主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体制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民主、法治的建设也不断加强,相应地,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亦逐步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向现代的公共管理改革,原有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制也需要从单向的监管向多元的管理方向转变,以克服行政的弊端,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有效调配管理资源。 为了研究转型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和安全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部分工业发达国家(地区)的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总结其经验和不足,同时结合管理实际剖析了我国现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制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基于公共管理原则和系统安全管理理念的社会主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设想,并就体系建设的构想进行了论述。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的重构,既是技术性的问题,更是政治性的问题,就像我国其它领域的改革一样,它必须发生,也应该顺应规律,循序渐进。本课题研究立足于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参考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体系运作模式,为我国实际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改革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末尾勾勒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构建模型,将为我国现阶段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20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的研究
        1.3.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改革总体的思路和规划的研究
        1.3.3 发达工业国家(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
        1.3.4 公共管理学和安全生产理论方面的研究
        1.3.5 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本课题研究内容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发达工业国家(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经验
    2.1 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简介
        2.1.1 美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简介
        2.1.2 欧盟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
        2.1.3 日本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
        2.1.4 香港地区的电梯安全管理模式
    2.2 发达工业国家(地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的总结
        2.2.1 发达工业国家(地区)的安全管理体系的长处
        2.2.2 发达工业国家(地区)的安全管理体系不足之处
    2.3 如何借鉴发达工业国家(地区)特种设备管理的成功经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现状
    3.1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沿革
    3.2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3.2.1 现行法规体系
        3.2.2 监察机构的设置
    3.3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基本成就
        3.3.1 源头治理
        3.3.2 全程监控
        3.3.3 精细管理
        3.3.4 科技创新
    3.4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权责不清
        3.4.2 脱离群众
        3.4.3 分配失衡
        3.4.4 配置低效
        3.4.5 短期治理
    3.5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
        3.5.1 法治环境不完善
        3.5.2 政府职责不清
        3.5.3 预算外收支过多
        3.5.4 管理缺乏针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4.1 明确目标
    4.2 搭建架构
        4.2.1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是公共物品
        4.2.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属于公共管理范畴
        4.2.3 以公共管理的理念构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架构
    4.3 科学管理
        4.3.1 事故致因理论
        4.3.2 危险源理论
        4.3.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程序的设计
    4.4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模型
        4.4.1 模型的搭建
        4.4.2 模型的特点
        4.4.3 模型的可行性
        4.4.4 如何构建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体系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新华;杨兆瀚;黄国健;刘金;王东辉;;特种机电设备安全检测、监测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3年01期

2 梁峻;陈国华;;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9期

3 张文红;;浅谈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21期

4 刘元明;刘欢;;医院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2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欣;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保凯;特种设备事故预防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杨昭;天津市住宅小区电梯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0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40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