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听证制度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15:03
作为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公共决策的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管理的水平高低。依据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公共决策体制不仅要满足透明决策要求,还要符合公正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规范决策和高效决策等几个大要求。作为一项实现公民民主参与公共管理的制度,听证制度在现代法治社会是有其重要地位的。 听证制度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核心内容,是追求程序公开、公平、公正、民主参与的集中体现和有效保障。作为现代民主社会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重要程序设计,听证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与西方相比,我国的听证制度的确立较晚。目前,我国听证法律条文仅散见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价格法》和《立法法》之中,规定过于原则,无法切实指导一线部门的工作开展。听证制度在我国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听证制度的基本理论,从听证的概念到国内外的法理基础,接着介绍了域外的主要国家、地区的相关制度成就;第二部分主要是先回顾听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听证制度在我国的立法现状;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近几年的案例分析听证在地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完善的建议。以期对听证制度在地方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位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D92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听证制度概述
1.1 听证制度的相关概念
1.2 听证制度的主要分类
1.2.1 立法听证、司法听证、行政听证
1.2.2 行政立法听证、行政司法听证、行政执法听证
1.2.3 正式听证、非正式听证
1.2.4 审判型听证和主张型听证
1.3 听证制度的法理基础
1.3.1 听证制度在英美法系中的法理基础
1.3.1.1 自然公正原则
1.3.1.2 正当法律程序
1.3.2 听证制度在大陆法系中的法理基础
1.3.2.1 程序正义原则
1.3.2.2 法治国家理论
1.3.2.3 公众参与制度
1.3.3 听证制度在中国的法理基础
第二章 域外听证制度比较研究
2.1 关于听证制度适用的范围
2.1.1 听证适用范围的规定方式
2.1.2 适用听证的事项
2.2 关于听证程序主体的规定
2.2.1 听证主持人的规定
2.2.2 关于听证主持人的权力规定
2.2.3 关于当事人和参加人的规定
2.3 关于听证程序进行中的相关规定
2.3.1 公开、言词原则
2.3.2 听证模式的选择
2.3.3 听证的内容
2.3.4 律师协助和代理
2.3.5 听证记录
2.3.6 听证决定的做出
第三章 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历史发展
3.1 现代听证制度引入我国之前的历史背景
3.2 全国性视野下听证制度的发展
3.3 地方性视野下的听证制度发展
第四章 听证制度在我国地方实践中的问题
4.1 听证制度缺乏全国性专门法律
4.2 听证在地方上的发展趋于畸形
4.3 听证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3.1 听证代表存在的问题
4.3.2 听证会过程中的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4.3.3 听证笔录、听证纪要对决策机关的拘束力问题
4.3.4 听证范围所存在的问题
4.3.5 听证会议中的主持人不够独立
4.3.6 听证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第五章 完善我国地方听证制度的建议
5.1 全国性视野下的听证法律规范完善
5.1.1 听证法规范应符合宪法精神
5.1.2 应制定可操作性的具体听证法规范
5.1.3 应当尝试先地方后中央的立法模式
5.2 从政府层面明确听证的功能定位
5.3 从公民层面转变参与公共管理的观念
5.4 完善听证制度的具体措施
5.4.1 扩大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5.4.2 实现听证代表的公开性
5.4.3 实现听证过程的公开性
5.4.4 建立信息平等享有的良好环境
5.4.5 实现听证笔录、会议纪要的法律约束性
5.4.6 实现听证主持人的中立性
5.4.7 建立听证制度的责任追究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0824
【学位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D922.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听证制度概述
1.1 听证制度的相关概念
1.2 听证制度的主要分类
1.2.1 立法听证、司法听证、行政听证
1.2.2 行政立法听证、行政司法听证、行政执法听证
1.2.3 正式听证、非正式听证
1.2.4 审判型听证和主张型听证
1.3 听证制度的法理基础
1.3.1 听证制度在英美法系中的法理基础
1.3.1.1 自然公正原则
1.3.1.2 正当法律程序
1.3.2 听证制度在大陆法系中的法理基础
1.3.2.1 程序正义原则
1.3.2.2 法治国家理论
1.3.2.3 公众参与制度
1.3.3 听证制度在中国的法理基础
第二章 域外听证制度比较研究
2.1 关于听证制度适用的范围
2.1.1 听证适用范围的规定方式
2.1.2 适用听证的事项
2.2 关于听证程序主体的规定
2.2.1 听证主持人的规定
2.2.2 关于听证主持人的权力规定
2.2.3 关于当事人和参加人的规定
2.3 关于听证程序进行中的相关规定
2.3.1 公开、言词原则
2.3.2 听证模式的选择
2.3.3 听证的内容
2.3.4 律师协助和代理
2.3.5 听证记录
2.3.6 听证决定的做出
第三章 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历史发展
3.1 现代听证制度引入我国之前的历史背景
3.2 全国性视野下听证制度的发展
3.3 地方性视野下的听证制度发展
第四章 听证制度在我国地方实践中的问题
4.1 听证制度缺乏全国性专门法律
4.2 听证在地方上的发展趋于畸形
4.3 听证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3.1 听证代表存在的问题
4.3.2 听证会过程中的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
4.3.3 听证笔录、听证纪要对决策机关的拘束力问题
4.3.4 听证范围所存在的问题
4.3.5 听证会议中的主持人不够独立
4.3.6 听证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
第五章 完善我国地方听证制度的建议
5.1 全国性视野下的听证法律规范完善
5.1.1 听证法规范应符合宪法精神
5.1.2 应制定可操作性的具体听证法规范
5.1.3 应当尝试先地方后中央的立法模式
5.2 从政府层面明确听证的功能定位
5.3 从公民层面转变参与公共管理的观念
5.4 完善听证制度的具体措施
5.4.1 扩大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
5.4.2 实现听证代表的公开性
5.4.3 实现听证过程的公开性
5.4.4 建立信息平等享有的良好环境
5.4.5 实现听证笔录、会议纪要的法律约束性
5.4.6 实现听证主持人的中立性
5.4.7 建立听证制度的责任追究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振华;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中、美行行政听证制度之比较[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林敏;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理论溯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潘小刚;;行政听证的中外比较与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J];文史博览;2006年10期
4 薛刚凌,殷志诚;公听代表人制度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2期
5 章志远;价格听证困境的解决之道[J];法商研究;2005年02期
6 叶必丰,贾秀彦;从行政许可法看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J];法学评论;2005年03期
7 石佑启;行政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分析[J];法学;2004年04期
8 罗美玲;刘玉杰;韦超;;论行政听证适用范围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9 高素红;;民主与参与——参与式民主理论的发展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10 杨海坤,刘洋林;关于行政听证制度的讨论[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本文编号:2840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84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