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工程对社区基础设施变迁的影响研究—港口湾水库实证
本文关键词:大型工程对社区基础设施变迁的影响研究—港口湾水库实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工程引发的群体事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显现社会评估未能为项目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现行工程社会影响评估模式在社区基础设施需求的研究还只限于提出识别基础设施变量,未有深入的进行探讨工程开发对于基础设施变迁的影响。社区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服务品之一,对居民的福利以及居民对社区的满足感都至关重要,并可能演变为群体冲突产生的根源。因此,厘清大型工程对社区基础设施变迁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述社会学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大型工程“项目冲击”和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概念框架。本文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选择了已运营十多年的安徽省宁国市港口湾水库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并收集相关历史资料,设计结构化调查问卷,对选取的实验社区和对照社区进行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现场观察。在历经数次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调查研究发现:在该案例项目开发的干预下,社区基础设施影响主要在“恢复型”和“改善型”基础设施方面,社区建设历经“恢复型”到“改善型”基础设施变迁的过程:大型工程开发打破了社区基础设施自然变迁的状态,加速了项目干预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对原住民影响辐射大的社区在基础设施变迁的时间上有明显的优势,移民外迁空间距离远的安置社区在基础设施变迁的规模和时间上均有明显的优势;工程开发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有明显作用,但是往往忽视了工程开发对社区居民对基础设施的内在需求,尤其是在短期内无法观测的需求。并构建了适合本土社会影响评估在社区基础设施需求的评估变量框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大型工程开发对我国工程社会影响评估实践的启示:“恢复型”社区基础设施作为社区生产生活的功能体之一,应是无条件的、及时的、原规模的、按需求的恢复建设,以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应关注受项目干预的弱势群体的需求,在其居住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类型、规模和时间上,与其他干预社区有相同的人均建设标准,不能笼统的以偏概全,而必须根据不同区位的干预社区实际情况制定举措;工程社会影响评估应以“开放式”和“自下而上”的方式赋予干预社区是“恢复型”还是“改善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权力。
【关键词】:大型工程 社区基础设施 变迁影响 社会影响评估 港口湾水库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2
- 1.2.1 社会影响评估研究现状10
- 1.2.2 社区基础设施变迁及工程开发影响研究10-11
- 1.2.3 社会影响评估变量研究现状11-12
- 1.3 问题的提出12-13
-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13-14
- 1.4.1 研究目标13
- 1.4.2 研究内容13
- 1.4.3 研究意义13-14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14-16
- 1.5.1 研究方法14-15
- 1.5.2 研究思路15-16
- 2 理论分析与概念框架16-26
- 2.1 相关理论基础16-19
- 2.1.1 项目冲击及其理论基础16-17
- 2.1.2 利益诉求及其理论基础17-19
- 2.2 项目冲击与社区基础设施变迁关系的理论分析19-21
- 2.2.1 社会人口流动19
- 2.2.2 社区资源破坏和占有19-20
- 2.2.3 生态环境冲击20-21
- 2.3 利益诉求与社区基础设施变迁关系的理论分析21-23
- 2.3.1 公众和社区组织的补偿需求21-22
- 2.3.2 政府治理职能的需求22-23
- 2.4 本文的概念框架23-26
- 2.4.1 本文所指社区的涵义23-24
- 2.4.2 本文所指社区基础设施的范围24-25
- 2.4.3 大型工程对社区基础设施变迁的概念框架25-26
- 3 调查研究设计26-33
- 3.1 调查样本选择26-29
- 3.1.1 项目选择的原则26
- 3.1.2 项目选取26-27
- 3.1.3 实验社区选取27-28
- 3.1.4 对照社区选取28-29
- 3.2 问卷设计29-30
- 3.2.1 问卷设计的原则29
- 3.2.2 数据收集方法29-30
- 3.2.3 问卷设计的内容30
- 3.3 调查实施过程30-33
- 3.3.1 调查方法30
- 3.3.2 调查样本选择30-31
- 3.3.3 受访者基本情况31-33
- 4 港口湾水库对社区基础设施影响过程分析33-51
- 4.1 项目冲击对社区基础设施带来的变化33-43
- 4.1.1 人口流动情况33-36
- 4.1.2 社区资源破坏和占有情况36-42
- 4.1.3 生态环境情况42-43
- 4.2 利益诉求对社区基础设施带来的变化43-48
- 4.2.1 公众和社区组织需求情况43-44
- 4.2.2 政府治理需求情况44-48
- 4.3 基于影响过程的社区基础设施评估变量的初步确定48-51
- 5 港口湾水库与社区基础设施变迁关系分析51-64
- 5.1 样本社区基础设施变迁分析51-56
- 5.1.1 样本社区基础设施变迁调查情况51-52
- 5.1.2 样本社区基础设施变迁原因52-55
- 5.1.3 项目对实验社区基础设施变迁的影响关系55-56
- 5.2 实验社区基础设施变迁的比较分析56-59
- 5.2.1 库区内搬迁和就地后靠样本组内比较56-57
- 5.2.2 实验社区1和实验社区2组内比较57-59
- 5.3 实验社区和对照社区的组间比较59-60
- 5.4 基于变迁关系的社区基础设施评估变量的进一步验证60-64
- 5.4.1 生产类基础设施需求的评估变量60-62
- 5.4.2 社会服务基础设施需求的评估变量62
- 5.4.3 环境保护类基础设施需求的评估变量62-64
- 6 结论与展望64-68
- 6.1 研究主要结论64-65
- 6.1.1 案例研究的相关结论64
- 6.1.2 传统指标体系的突破64-65
- 6.1.3 适合我国本土情况的变量框架65
- 6.2 对实践的启示65-66
- 6.3 研究的创新点66
- 6.4 研究展望与不足66-68
- 致谢68-69
- 参考文献69-74
- 附录74-81
- 作者简介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文霞;郭瑞萍;;就地城镇化指向下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26期
2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J];吉林政报;2003年07期
3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民政局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共建活动意见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04年11期
4 本·S·伯南克;子也;;《社区再投资法案》的起源、演化和挑战(下)[J];金融纵横;2007年10期
5 李红丽;;关于乌鲁木齐市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调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4期
6 冀红霞;蔡婷;;浅析社区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及改造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年06期
7 邹东光;;三个三年规划落实之后[J];社区;2012年06期
8 吴安平;;浅谈破产矿区的社区管理与建设[J];改革与开放;2012年04期
9 ;实施“三加一”工程 提升社区建设水平[J];学习月刊;2012年04期
10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共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J];陕西政报;2004年1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政;我市37个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N];咸阳日报;2007年
2 陈娜;市人大视察我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N];铜川日报;2008年
3 李远明;三元:下大力气维修改造社区基础设施[N];三明日报;2008年
4 李远明;市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N];三明日报;2008年
5 记者 商中胜 实习生 李秀林;我市投入6300万元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N];黄冈日报;2011年
6 陈伟 记者 卢军;社区公益用房年内全达标[N];黑龙江日报;2011年
7 通讯员 杨晓青;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8 记者 张启民;松山区强力推进街道社区基础设施建设[N];赤峰日报;2007年
9 记者 齐福臣;95个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得到改造完善[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张守明;我州社区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N];博尔塔拉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华兴;大型工程对社区基础设施变迁的影响研究—港口湾水库实证[D];东南大学;2015年
2 姚璐璐;大型煤矿社区基础设施剥离改造融资分担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大型工程对社区基础设施变迁的影响研究—港口湾水库实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