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共享视角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08:23
提供公共服务作为政府重要的职能之一,从本质上说,政府存在之价值决定了其必须提供公众需要的各种公共物品与服务,这是政府职能的体现,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举措符合公共服务体制变革要求,推动政府角色由公共服务直接提供者转变为间接提供者。政府作为公众的代理人,出资从专业的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不仅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还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和社会力量的发展。权力共享原本是政治学的范畴,本文将其运用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研究中,是将权力与责任放在一起共同讨论的尝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作为买方,通过合同外包等方式,向有资质有能力提供公共服务的卖方,即社会组织、私人企业、事业单位等专业的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的行为。从权力共享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政府的购买目的和购买方式,还是买卖双方的角色定位,都是政府最终可能获得成功之原因。其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从方式上来说虽然是一种经济学上的交易行为,但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其本质是将资源配置的权力与社会力量共享,将决策监督的权力与公众共享。无论从政府职能定位还是政府管理模式的转换来看,都具备权力共享的必要。政府在购买...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评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公共服务
(二)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三) 政府责任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重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重难点
(二)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逻辑:权力共享的理论与分析框架
一、权力共享理论
(一) 皮帕·诺里斯的权力共享理论
(二) 唐纳德·凯特尔的权力共享理论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分析
(一) 购买前确定边界的责任
(二) 购买中合同管理的责任
(三) 购买后保障结果的责任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逻辑:权力共享的分析框架
(一) 政府自身的基本责任
(二) 政府权力与市场共享的责任
(三) 政府权力与公众共享的责任
第二章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发展与现状分析
一、政府责任研究核心的发展
(一) 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以政治责任为核心
(二) 新公共行政时期——以社会责任为核心
(三) 新公共管理时期——以管理责任为核心
(四) 新公共服务时期——以公共责任为核心
二、一般政府责任理论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界定
(一) 政治责任:制定政策、社会回应、公共问责
(二) 法律责任:签订合同、财务审计、沟通谈判
(三) 层级责任:聘任、监督、付费
(四) 专业责任:管理、培训、计划
三、一般政府责任理论应用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局限性
(一) 代理人角色冲突导致政府责任虚化
(二) 公众对市场缺乏约束导致需求边缘化
第三章 权力共享视角下政府责任实现的约束
一、需求方缺陷:政府
(一) 定义产品和获取信息的难度导致风险增加
(二) 委托代理的复杂性导致监管失灵
(三) 多重代理导致价值目标的错位
二、供给方缺陷:市场
(一) 现成的竞争市场不一定存在
(二) 承接主体之间竞争水平比较低
(三) 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难以解决
三、消费方缺陷:公众
(一) 参与意识不强烈
(二) 参与行为不恰当
(三) 需求多元难实现
第四章 权力共享视角下政府责任实现的途径
一、明确政府权力的价值取向
(一)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价值追求
(二) 以确保社会公平为价值准则
(三) 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价值归宿
二、资源配置权力与市场共享以促进市场竞争
(一) 培育有竞争力的供给市场
(二) 搭建多方互动的交易平台
(三) 制定完善规范的监管机制
三、决策监督权力与公众共享以保障公众参与
(一) 确保购买过程中公众的知情权
(二) 完善公众参与渠道和参与方式
(三) 重塑公众参与的反馈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决策制度构建阶段公众参与问题探究[J]. 宋海风. 理论导刊. 2018(01)
[2]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社会组织责任的实现机制研究——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 吴磊,徐家良. 理论月刊. 2017(09)
[3]多元需求与单一供给——茂名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状况调查研究[J]. 马徐雄,梁雪冰,李晓鹏. 南方论刊. 2017(08)
[4]公共服务购买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一个分析框架[J]. 彭婧.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5]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视域下的公私契约治理探究[J]. 曲丽涛. 理论导刊. 2017(04)
[6]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术语的混用现象及其辨析[J]. 句华.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1)
[7]市场问责机制的局限性及超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多元问责框架[J]. 叶托,隆晓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6)
[8]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公众参与[J]. 杨成,刘潇潇. 行政与法. 2016(10)
[9]公共服务供给对公共服务感知绩效的影响机理——政府形象的中介作用与公众参与的调节效应[J]. 范柏乃,金洁. 管理世界. 2016(10)
[1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反思:价值、风险及责任[J]. 陆永娟. 行政科学论坛. 2016(09)
本文编号:2953011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评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公共服务
(二)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
(三) 政府责任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五、重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重难点
(二)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逻辑:权力共享的理论与分析框架
一、权力共享理论
(一) 皮帕·诺里斯的权力共享理论
(二) 唐纳德·凯特尔的权力共享理论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分析
(一) 购买前确定边界的责任
(二) 购买中合同管理的责任
(三) 购买后保障结果的责任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逻辑:权力共享的分析框架
(一) 政府自身的基本责任
(二) 政府权力与市场共享的责任
(三) 政府权力与公众共享的责任
第二章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发展与现状分析
一、政府责任研究核心的发展
(一) 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以政治责任为核心
(二) 新公共行政时期——以社会责任为核心
(三) 新公共管理时期——以管理责任为核心
(四) 新公共服务时期——以公共责任为核心
二、一般政府责任理论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界定
(一) 政治责任:制定政策、社会回应、公共问责
(二) 法律责任:签订合同、财务审计、沟通谈判
(三) 层级责任:聘任、监督、付费
(四) 专业责任:管理、培训、计划
三、一般政府责任理论应用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局限性
(一) 代理人角色冲突导致政府责任虚化
(二) 公众对市场缺乏约束导致需求边缘化
第三章 权力共享视角下政府责任实现的约束
一、需求方缺陷:政府
(一) 定义产品和获取信息的难度导致风险增加
(二) 委托代理的复杂性导致监管失灵
(三) 多重代理导致价值目标的错位
二、供给方缺陷:市场
(一) 现成的竞争市场不一定存在
(二) 承接主体之间竞争水平比较低
(三) 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难以解决
三、消费方缺陷:公众
(一) 参与意识不强烈
(二) 参与行为不恰当
(三) 需求多元难实现
第四章 权力共享视角下政府责任实现的途径
一、明确政府权力的价值取向
(一) 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价值追求
(二) 以确保社会公平为价值准则
(三) 以实现公共利益为价值归宿
二、资源配置权力与市场共享以促进市场竞争
(一) 培育有竞争力的供给市场
(二) 搭建多方互动的交易平台
(三) 制定完善规范的监管机制
三、决策监督权力与公众共享以保障公众参与
(一) 确保购买过程中公众的知情权
(二) 完善公众参与渠道和参与方式
(三) 重塑公众参与的反馈评价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决策制度构建阶段公众参与问题探究[J]. 宋海风. 理论导刊. 2018(01)
[2]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社会组织责任的实现机制研究——一个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J]. 吴磊,徐家良. 理论月刊. 2017(09)
[3]多元需求与单一供给——茂名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状况调查研究[J]. 马徐雄,梁雪冰,李晓鹏. 南方论刊. 2017(08)
[4]公共服务购买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一个分析框架[J]. 彭婧.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5]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视域下的公私契约治理探究[J]. 曲丽涛. 理论导刊. 2017(04)
[6]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术语的混用现象及其辨析[J]. 句华.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1)
[7]市场问责机制的局限性及超越: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多元问责框架[J]. 叶托,隆晓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6)
[8]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公众参与[J]. 杨成,刘潇潇. 行政与法. 2016(10)
[9]公共服务供给对公共服务感知绩效的影响机理——政府形象的中介作用与公众参与的调节效应[J]. 范柏乃,金洁. 管理世界. 2016(10)
[10]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反思:价值、风险及责任[J]. 陆永娟. 行政科学论坛. 2016(09)
本文编号:2953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95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