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整体性治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发布时间:2021-03-02 17:56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献为样本,结合计量化分析与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等研究方法,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整体性治理研究的时空分布、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整体性治理研究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但已经具有一定数量在该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理论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对整体性理论本身的阐释,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对比,以及对协同治理、合作治理、网络治理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应用研究主要是以整体性治理为理论工具对政府改革、政府管理及府际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研究趋势来看,基于整合协同治理的大数据、互联网+、电子政务、雄安新区治理架构、跨区域协同研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热点。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1)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8年国内整体性治理研究趋势图
对该领域的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选取阈值为top50,生成机构合作图谱后设定Threshold值为5,调节节点和标签的各项参数得到研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如图2。其中,节点大小表示机构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间连线的粗细则表明机构间合作关系的强弱。机构合作知识图谱聚类结果显示:该网络共有节点82个,网络整体密度0.003 3,这证明国内研究机构在整体性治理领域合作较少,机构较分散。从节点及其连线分布来看,目前国内整体性治理研究的主要机构是高校,不仅包括广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研究型院校,也包括国家行政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以行政管理与政策研究为特色的专业型高校和机构。其中,广西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发布的文献数量较多,也是该图谱中的重要节点,这表明两所高校对整体性治理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代表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国内西部地区的研究机构对于整体性治理的研究相较其他地区数量更少,研究力量分布不均衡。
作者分析可以探析某一研究主题的核心作者与科学研究共同体的状况,核心作者及其团队作为该领域的引导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后来的学者[8]。选取阈值为top50,生成作者合作图谱后设定Threshold值为4,调节节点和标签的各项参数得到研究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如图3。本文利用普赖斯定理判断某一领域的核心作者及是否形成核心团队,其公式记作 Ν=0.749 (η max ) 1 2 ,其中N为核心作者发文数量,ηmax为发文量最多作者的文献数量。如果某一作者发文量不少于N,则可认定其为该领域核心作者;如果该领域核心作者发文总量超过总文献数的50%,则证明该领域已形成核心团队[9]301。分析图3并通过文献数据计算可得ηmax=21,N≈3.43,故本文将发文4篇及以上的作者纳入核心作者群体。经统计得到核心作者数为11,核心作者发文比例为33.1%,小于50%,这证明国内的整体性治理研究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团队。图3显示,曾凡军与韩兆柱是图中的重要节点,他们与该领域其他作者已形成较小的研究团体,是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在线临场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2000—2017年WOS核心数据库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 吴祥恩,陈晓慧.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2)
[2]深度学习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分析[J]. 庄诗梦,王东波. 河北科技图苑. 2018(01)
[3]我国情报学高被引论文分析[J]. 黄晓斌,张欢庆. 情报科学. 2018(01)
[4]我国城市跨界公共危机与整体性治理——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杨志安,李国龙,杨植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5]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雄安新区新型合作治理架构探析[J]. 赵新峰.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0)
[6]精准扶贫的“碎片化”及其整合:整体性治理的视角[J]. 何植民,陈齐铭.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0)
[7]京津冀雾霾治理中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J]. 韩兆柱,卢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04)
[8]当代中国环境协同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J]. 李红松.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3)
[9]论跨界治理的理论模式、现实意义及其实现路径[J]. 何炜. 学术论坛. 2016(11)
[10]新形势下基于电子政务的地方政府整体治理模式初探[J]. 霍小军,朱琳,袁飙. 电子政务. 2016(03)
博士论文
[1]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碎片化及其整体性治理[D]. 谭学良.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研究[D]. 冯布泽.燕山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59687
【文章来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2(01)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2008—2018年国内整体性治理研究趋势图
对该领域的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选取阈值为top50,生成机构合作图谱后设定Threshold值为5,调节节点和标签的各项参数得到研究机构合作知识图谱如图2。其中,节点大小表示机构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间连线的粗细则表明机构间合作关系的强弱。机构合作知识图谱聚类结果显示:该网络共有节点82个,网络整体密度0.003 3,这证明国内研究机构在整体性治理领域合作较少,机构较分散。从节点及其连线分布来看,目前国内整体性治理研究的主要机构是高校,不仅包括广西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综合性研究型院校,也包括国家行政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以行政管理与政策研究为特色的专业型高校和机构。其中,广西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发布的文献数量较多,也是该图谱中的重要节点,这表明两所高校对整体性治理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具有代表性。从地域分布来看,国内西部地区的研究机构对于整体性治理的研究相较其他地区数量更少,研究力量分布不均衡。
作者分析可以探析某一研究主题的核心作者与科学研究共同体的状况,核心作者及其团队作为该领域的引导者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后来的学者[8]。选取阈值为top50,生成作者合作图谱后设定Threshold值为4,调节节点和标签的各项参数得到研究作者合作知识图谱,如图3。本文利用普赖斯定理判断某一领域的核心作者及是否形成核心团队,其公式记作 Ν=0.749 (η max ) 1 2 ,其中N为核心作者发文数量,ηmax为发文量最多作者的文献数量。如果某一作者发文量不少于N,则可认定其为该领域核心作者;如果该领域核心作者发文总量超过总文献数的50%,则证明该领域已形成核心团队[9]301。分析图3并通过文献数据计算可得ηmax=21,N≈3.43,故本文将发文4篇及以上的作者纳入核心作者群体。经统计得到核心作者数为11,核心作者发文比例为33.1%,小于50%,这证明国内的整体性治理研究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团队。图3显示,曾凡军与韩兆柱是图中的重要节点,他们与该领域其他作者已形成较小的研究团体,是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在线临场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基于2000—2017年WOS核心数据库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J]. 吴祥恩,陈晓慧.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2)
[2]深度学习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信息可视化分析[J]. 庄诗梦,王东波. 河北科技图苑. 2018(01)
[3]我国情报学高被引论文分析[J]. 黄晓斌,张欢庆. 情报科学. 2018(01)
[4]我国城市跨界公共危机与整体性治理——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 杨志安,李国龙,杨植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5]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雄安新区新型合作治理架构探析[J]. 赵新峰.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0)
[6]精准扶贫的“碎片化”及其整合:整体性治理的视角[J]. 何植民,陈齐铭. 中国行政管理. 2017(10)
[7]京津冀雾霾治理中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以整体性治理为视角[J]. 韩兆柱,卢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7(04)
[8]当代中国环境协同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J]. 李红松.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3)
[9]论跨界治理的理论模式、现实意义及其实现路径[J]. 何炜. 学术论坛. 2016(11)
[10]新形势下基于电子政务的地方政府整体治理模式初探[J]. 霍小军,朱琳,袁飙. 电子政务. 2016(03)
博士论文
[1]我国县域公共就业服务的碎片化及其整体性治理[D]. 谭学良.华中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基于整体性治理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研究[D]. 冯布泽.燕山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59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05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