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语境下大学自治权限分配的公法争议及其解决
发布时间:2021-03-04 18:55
作为一种"历史的妥协",大学自治的权限分配集中表现为国家管制与学术自治的双重集权结构。在大学自治的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方面,分别表现为以功能为导向的国家间隔原则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原则。在新公共管理语境下,传统的自治观点开始被行政法学视野下的治理理论所取代。据此,大学自治的权限分配开始呈现新的变化,并在学说与实务上引发诸多公法争议。就大学自治的外部关系而言,传统的国家管制模式开始被监管型治理模式所取代,国家规制系统呈现"隐性强化"的特征;就大学自治的内部关系而言,传统的学术自治权限被削弱,而管理自治、利益相关者引导机制以及竞争机制得到持续强化。因此,应重申大学自治权限分配的民主正当路径与合法性逻辑,以实现国家监督、大学自治与师生权益保障之间的动态平衡。
【文章来源】:重庆高教研究. 2020,8(02)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国家管制与学术自治:大学自治权限分配的经典图景
(一)以功能为导向的国家间隔原则:公法释义学(4)视野下的大学与国家关系
(二)以功能为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原则:大学自治内部权限分配的传统观点
三、新公共管理语境下大学自治权限分配的公法争议
(一)国家规制的“隐性”强化:大学自治外部权限分配的公法争议
(二)学术自治传统的式微:大学自治内部权限分配的公法争议
1.管理自治机制的强化
2.利益相关者引导机制的建立
3.竞争机制的引入
四、重申民主正当路径:新公共管理语境下大学自治权限分配疑义的法律控制
(一)大学自治外部权限分配疑义的法律控制
1.从合宪性的角度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存在模糊法律监督与行政监督界限,进而对学术自由构成威胁的违宪疑义
2.从合法性的角度看,评估与认证等质量保障活动的开展须符合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法律优位原则等公法基本原则
(二)大学自治内部权限分配疑义的法律控制
1.应从正面落实基本权主体的参与权并健全相应的“反制”措施
2.从反面消除学术自由“结构性威胁”的风险
3.基于“教师独立原则”保障大学自治的核心领域免受侵犯
4.大学自治专业惯例的“隐性约束”功能日益凸显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政策思维走向法治思维: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J]. 姚荣. 重庆高教研究. 2019(03)
[2]迈向监管型治理:西方公立高校与政府关系变革的法律透视[J]. 姚荣. 重庆高教研究. 2018(04)
[3]高等教育治理范式演进的理想类型及其互动关系考察——基于公共领域中国家角色的分析[J]. 姚荣.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3)
[4]德国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经典内涵与现代诠释[J]. 姚荣. 高等教育研究. 2017(10)
[5]院系学术治理中的权力圈层结构——基于教师参与的视角[J]. 张继龙.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4)
[6]高等教育评估权的行政法透视[J]. 祁占勇,罗澜,陈鹏.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3)
[7]使命再定义: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国立大学改革[J]. 施雨丹. 高等教育研究. 2016(03)
[8]教育法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初论[J]. 湛中乐,苏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9]论国立大学法人[J]. 盐野宏,肖军. 行政法学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063723
【文章来源】:重庆高教研究. 2020,8(02)CSSCI
【文章页数】:19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国家管制与学术自治:大学自治权限分配的经典图景
(一)以功能为导向的国家间隔原则:公法释义学(4)视野下的大学与国家关系
(二)以功能为导向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原则:大学自治内部权限分配的传统观点
三、新公共管理语境下大学自治权限分配的公法争议
(一)国家规制的“隐性”强化:大学自治外部权限分配的公法争议
(二)学术自治传统的式微:大学自治内部权限分配的公法争议
1.管理自治机制的强化
2.利益相关者引导机制的建立
3.竞争机制的引入
四、重申民主正当路径:新公共管理语境下大学自治权限分配疑义的法律控制
(一)大学自治外部权限分配疑义的法律控制
1.从合宪性的角度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存在模糊法律监督与行政监督界限,进而对学术自由构成威胁的违宪疑义
2.从合法性的角度看,评估与认证等质量保障活动的开展须符合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法律优位原则等公法基本原则
(二)大学自治内部权限分配疑义的法律控制
1.应从正面落实基本权主体的参与权并健全相应的“反制”措施
2.从反面消除学术自由“结构性威胁”的风险
3.基于“教师独立原则”保障大学自治的核心领域免受侵犯
4.大学自治专业惯例的“隐性约束”功能日益凸显
五、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政策思维走向法治思维: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J]. 姚荣. 重庆高教研究. 2019(03)
[2]迈向监管型治理:西方公立高校与政府关系变革的法律透视[J]. 姚荣. 重庆高教研究. 2018(04)
[3]高等教育治理范式演进的理想类型及其互动关系考察——基于公共领域中国家角色的分析[J]. 姚荣.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3)
[4]德国大学自治公法规制的经典内涵与现代诠释[J]. 姚荣. 高等教育研究. 2017(10)
[5]院系学术治理中的权力圈层结构——基于教师参与的视角[J]. 张继龙.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4)
[6]高等教育评估权的行政法透视[J]. 祁占勇,罗澜,陈鹏.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3)
[7]使命再定义:日本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国立大学改革[J]. 施雨丹. 高等教育研究. 2016(03)
[8]教育法学的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初论[J]. 湛中乐,苏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9]论国立大学法人[J]. 盐野宏,肖军. 行政法学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063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06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