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西南地区贫困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4 14:10
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可能面临贫困的威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苍南县的贫困现象及其原因,从而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贫困化途径和措施。本文从贫困的概念入手,提出了新的“贫困”概念,强调贫困现象是动态的和现实的,而非静态的和历史的。经过对相关贫困理论的系统回顾和总结,本文提出了新的理论假设——贫困或非贫困是贫困化和反贫困化力量对比的结果反映,社会结构失衡是社会贫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根源。对苍南县贫困现状的研究表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公共投资,公共教育等是造成贫困的基本原因;同时对该县三个乡镇的兴衰史所作的深入调查研究证明了以上的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基于该理论,反贫困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移民下山,劳务输出,实行人口非农化战略,解决人地结构,人与资源结构失衡的问题;增加资本投资和公共投资以解决地区投资失衡和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引入和建设适合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打破经济结构失衡;区分贫困人口的不同类型施以不同的反贫困策略,弥补政策失衡。通过这些措施,解决社会结构失衡问题,重建社会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产生贫困的根源。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结构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2 贫困的一般理论及其评价
2.1 贫困概念与贫困线
2.2 致贫因素理论
2.3 反贫困历史战略与途径
2.4 反贫困理论评价
2.4.1 反贫困概念评价
2.4.2 对一般的贫困致因理论评价
2.4.3 贫困致因新说
3 苍南县贫困现状调查
3.1 苍南县贫困现状及特点
3.2 苍南县贫困现状原因分析
3.3 贫困历史分析——三个典型案例
3.4 苍南县当前反贫困主要措施及其评价
4 反贫困化战略选择与途径
4.1 指导思想与战略原则
4.2 反贫困具体措施与途径
5 本文研究成果综述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1 研究成果综述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扶贫问题综述[J]. 郑红,李士涛. 党政干部学刊. 2003(04)
[2]贫困评价与贫困指数[J]. 王祖祥. 经济评论. 2000(01)
本文编号:3063352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本文结构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2 贫困的一般理论及其评价
2.1 贫困概念与贫困线
2.2 致贫因素理论
2.3 反贫困历史战略与途径
2.4 反贫困理论评价
2.4.1 反贫困概念评价
2.4.2 对一般的贫困致因理论评价
2.4.3 贫困致因新说
3 苍南县贫困现状调查
3.1 苍南县贫困现状及特点
3.2 苍南县贫困现状原因分析
3.3 贫困历史分析——三个典型案例
3.4 苍南县当前反贫困主要措施及其评价
4 反贫困化战略选择与途径
4.1 指导思想与战略原则
4.2 反贫困具体措施与途径
5 本文研究成果综述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1 研究成果综述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扶贫问题综述[J]. 郑红,李士涛. 党政干部学刊. 2003(04)
[2]贫困评价与贫困指数[J]. 王祖祥. 经济评论. 2000(01)
本文编号:3063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06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