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问责的内涵、政治理论基础及其应然性探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23:14
通过理性与行政问责相关概念分析,归纳理性问责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政治理论探究理性问责的应然性。政治理论是有效构建与完善现代国家行政问责的依据,但由于其在实际应用中认识失误或运用不当,致使行政问责不理性行为层出不穷。基于此,试图结合实际情况在问责中渗入理性思维,用理性问责优势来弥补传统问责不足,并结合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权力监督制约理论、法治政府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概述,分析相关政治理论对行政问责的作用,如人民主权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对行政问责民主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权力监督与制约理论对完善政府责任监督制度的作用、公共选择理论与行政问责法制化的关系、新公共管理对重塑行政问责文化的借鉴意义,以此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问责效应,促进行政理性问责的有效构建。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5)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一)国外行政问责研究概述
(二)国内行政问责研究现状
1. 就行政问责相关概念而言,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所阐述的观点存在差异。
2. 对于行政问责构成要素的不同看法。
3. 对行政问责理论基础的探讨。
4. 对于现状问题的分析。
5. 对于完善行政问责提出的建议。
(三)研究存在问题
1. 国内外的行政问责研究都侧重于行政学与法律制度等“硬件”方面。
2. 研究重复率较高,缺乏深刻性。
3. 学术界对于行政问责的研究具有滞后性。
4. 对于行政问责构建的理论基础探究不够深入,一般只留于表面或者说探究不全面。
二、理性问责相关概念
(一)理性概念
(二)行政问责概念阐释
(三)理性问责内涵
三、理性问责的政治理论基础
(一)社会契约论
(二)人民主权理论
(三)权力监督制约理论
1. 权力之间的制约。
2. 以权利制约权力。
3. 以责任制约权力。
(四)法治政府理论
(五)责任政府理论
(六)委托代理理论
(七)公共选择理论
(八)新公共管理理论
四、理性问责的应然性
(一)深化人民主权思想及委托代理理论,促进行政问责民主化进程
(二)辩证理解公共选择理论,促进行政问责法制化建设
(三)融合新公共管理理论,完善及创新行政问责文化建设
1. 在行政文化方面,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以转变旧落后观念。
2. 在问责文化方面,加强对问责理念认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 呼敏.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11)
[2]从伊壁鸠鲁到卢梭: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反思与前瞻[J]. 葛涛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3]法治文明的历史溯源及其当代启示[J]. 肖立民. 社科纵横. 2009(05)
[4]对委托代理理论中保险营销员激励监督机制的思考[J]. 武建强. 上海保险. 2007(03)
[5]行政问责的范式变化:从传统到现代[J]. 宋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6]行政问责制:由来、困惑与出路初探[J]. 余望成,刘红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6)
[7]浅谈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必要性[J]. 唐妍. 法制与经济. 2005(06)
[8]行政问责制——建立责任政府的新探索[J]. 韩剑琴. 探索与争鸣. 2004(08)
博士论文
[1]中国行政问责深入研究:困境、归因及其走向[D]. 陈文静.吉林大学 2013
[2]行政问责机制研究[D]. 田侠.中共中央党校 2009
[3]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D]. 陈党.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84983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35(05)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一)国外行政问责研究概述
(二)国内行政问责研究现状
1. 就行政问责相关概念而言,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所阐述的观点存在差异。
2. 对于行政问责构成要素的不同看法。
3. 对行政问责理论基础的探讨。
4. 对于现状问题的分析。
5. 对于完善行政问责提出的建议。
(三)研究存在问题
1. 国内外的行政问责研究都侧重于行政学与法律制度等“硬件”方面。
2. 研究重复率较高,缺乏深刻性。
3. 学术界对于行政问责的研究具有滞后性。
4. 对于行政问责构建的理论基础探究不够深入,一般只留于表面或者说探究不全面。
二、理性问责相关概念
(一)理性概念
(二)行政问责概念阐释
(三)理性问责内涵
三、理性问责的政治理论基础
(一)社会契约论
(二)人民主权理论
(三)权力监督制约理论
1. 权力之间的制约。
2. 以权利制约权力。
3. 以责任制约权力。
(四)法治政府理论
(五)责任政府理论
(六)委托代理理论
(七)公共选择理论
(八)新公共管理理论
四、理性问责的应然性
(一)深化人民主权思想及委托代理理论,促进行政问责民主化进程
(二)辩证理解公共选择理论,促进行政问责法制化建设
(三)融合新公共管理理论,完善及创新行政问责文化建设
1. 在行政文化方面,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以转变旧落后观念。
2. 在问责文化方面,加强对问责理念认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 呼敏.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11)
[2]从伊壁鸠鲁到卢梭: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反思与前瞻[J]. 葛涛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3]法治文明的历史溯源及其当代启示[J]. 肖立民. 社科纵横. 2009(05)
[4]对委托代理理论中保险营销员激励监督机制的思考[J]. 武建强. 上海保险. 2007(03)
[5]行政问责的范式变化:从传统到现代[J]. 宋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6]行政问责制:由来、困惑与出路初探[J]. 余望成,刘红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06)
[7]浅谈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必要性[J]. 唐妍. 法制与经济. 2005(06)
[8]行政问责制——建立责任政府的新探索[J]. 韩剑琴. 探索与争鸣. 2004(08)
博士论文
[1]中国行政问责深入研究:困境、归因及其走向[D]. 陈文静.吉林大学 2013
[2]行政问责机制研究[D]. 田侠.中共中央党校 2009
[3]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D]. 陈党.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84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084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