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社会治理视角
发布时间:2021-07-19 22:12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着培养理念滞后、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机制传统等问题。社会治理所秉持的社会本位、多元共治、公共利益等理念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基于社会治理视角,旨在树立学生本位与多元合作的理念,形成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与人才培育相匹配的培养目标,建构多元共治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2019,(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治理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一个视角
(一)理念创新:学生本位
(二)目标创新:需求与能力导向
(三)机制创新:多元共治
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现实困境
(一)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学校本位
(二)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就业导向
(三)人才培养方式传统:缺乏协同
三、社会治理视角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路径
(一)树立学生本位与多元合作的培养理念
(二)形成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与人才培育相匹配的培养目标
(三)建构多元共治的人才培养机制
1. 厘清多元主体边界,激发主体活力。
2. 多元主体参与制定改革培养目标。
3. 构建多元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J]. 向德平,苏海.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2]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 王浦劬.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3]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 姜晓萍.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2)
本文编号:3291516
【文章来源】:大学教育. 2019,(1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社会治理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一个视角
(一)理念创新:学生本位
(二)目标创新:需求与能力导向
(三)机制创新:多元共治
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现实困境
(一)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学校本位
(二)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就业导向
(三)人才培养方式传统:缺乏协同
三、社会治理视角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路径
(一)树立学生本位与多元合作的培养理念
(二)形成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与人才培育相匹配的培养目标
(三)建构多元共治的人才培养机制
1. 厘清多元主体边界,激发主体活力。
2. 多元主体参与制定改革培养目标。
3. 构建多元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J]. 向德平,苏海.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2]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 王浦劬.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03)
[3]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 姜晓萍.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2)
本文编号:3291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29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