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17:42
政府职能是政府发挥作用的关键,其本身需要不断变化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探讨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政府职能转变思路与实践路径,推动我国政府职能向着符合当前实际的方向转变是一项重要任务。我国的政府职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走来,带着“职能的精准性不足、服务的互动性较弱、公职人员的主动性不强”这三大主要问题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而导致三个问题的深层原因是对“公共利益”的把握不够精准。而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西方行政理论研究的较新成果,主要关心如何通过准确把握公共利益来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这恰恰是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所需要的。同时,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精准把握服务对象需求、强化公共服务的参与性以及提升公职人员的职业素质。这三方面与我国政府职能面对的三大问题较为吻合,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本文认为,对服务对象需求的把握方式、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实践方式以及作为服务者的公职人员的职业素质是进一步提升政府职能服务性的主要抓手,而贯穿于这三点的核心就是“公共利益”。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我国政府职能的服务型转变的可能路径,使我国政府职能在新公...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二)定性分析方法
(三)文献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探讨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探讨
一、政府与公共利益
二、政府职能的特点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
第二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来源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特点
第二章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及现状
第一节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职能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机构精简,政府履职效率得到提升
(二)健全职能,政府职能的精准性得到提升
(三)明确目标,政府职能回归“服务”本质
第二节 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现存问题
二、问题成因的新公共服务解释
第三章 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与新公共服务思路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一、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二、建立在互动基础上的政府职能
三、各级政府职责边界的合理划分
第二节 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思路
一、引导公民参与公共利益的界定
二、提升公民的自我服务水平
三、重视公职人员的公共服务理想
第四章 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拓宽政府职能精准发力的渠道
一、创新与完善民意调查机制
二、重视基层公民组织的培养
三、提升互联网政务的互动性
第二节 提升公共服务实践的互动性
一、将组织公民对话确定为政府的责任
二、引导公民参与对公共服务的评估
三、建立多主体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第三节 激励与威慑并举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一、培养与保障公务员的公共服务理想
二、以实际需求为标准促进政府权责的合理划分
三、通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引导和规范政府职能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一个伟大进程[J]. 范逢春.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03)
[2]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进展与成效评估[J]. 包雅钧. 新视野. 2017(01)
[3]互联网政务的“短板”分析[J]. 王靖华.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6(03)
[4]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思维与改革取向[J]. 薛澜,李宇环. 政治学研究. 2014(05)
[5]近三十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综述[J]. 毛寿龙,景朝亮.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4(04)
[6]中国政府改革的定位与定向[J]. 燕继荣. 政治学研究. 2013(06)
[7]中国大部制改革的谜思与深化改革展望[J]. 谢志岿.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02)
[8]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服务型政府建设[J]. 薄贵利. 行政论坛. 2012(01)
[9]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懈探索与基本经验[J]. 郝继明. 学习与实践. 2011(05)
[10]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 李松林. 理论月刊. 2010(02)
硕士论文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D]. 马良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5
[2]建设服务型政府:新世纪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趋向与路径选择[D]. 汪琼.广州大学 2012
[3]改革开放30年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探寻[D]. 艾长泉.黑龙江大学 2010
[4]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探析[D]. 刘文萃.山东大学 2006
[5]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及途径[D]. 李亚平.东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8351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二)定性分析方法
(三)文献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探讨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一般理论探讨
一、政府与公共利益
二、政府职能的特点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
第二节 新公共服务理论概述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来源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特点
第二章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及现状
第一节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政府职能的问题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机构精简,政府履职效率得到提升
(二)健全职能,政府职能的精准性得到提升
(三)明确目标,政府职能回归“服务”本质
第二节 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现存问题
二、问题成因的新公共服务解释
第三章 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与新公共服务思路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一、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二、建立在互动基础上的政府职能
三、各级政府职责边界的合理划分
第二节 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思路
一、引导公民参与公共利益的界定
二、提升公民的自我服务水平
三、重视公职人员的公共服务理想
第四章 向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拓宽政府职能精准发力的渠道
一、创新与完善民意调查机制
二、重视基层公民组织的培养
三、提升互联网政务的互动性
第二节 提升公共服务实践的互动性
一、将组织公民对话确定为政府的责任
二、引导公民参与对公共服务的评估
三、建立多主体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第三节 激励与威慑并举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一、培养与保障公务员的公共服务理想
二、以实际需求为标准促进政府权责的合理划分
三、通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引导和规范政府职能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一个伟大进程[J]. 范逢春.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03)
[2]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转变改革进展与成效评估[J]. 包雅钧. 新视野. 2017(01)
[3]互联网政务的“短板”分析[J]. 王靖华.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6(03)
[4]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思维与改革取向[J]. 薛澜,李宇环. 政治学研究. 2014(05)
[5]近三十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综述[J]. 毛寿龙,景朝亮.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4(04)
[6]中国政府改革的定位与定向[J]. 燕继荣. 政治学研究. 2013(06)
[7]中国大部制改革的谜思与深化改革展望[J]. 谢志岿.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02)
[8]准确理解和深刻认识服务型政府建设[J]. 薄贵利. 行政论坛. 2012(01)
[9]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懈探索与基本经验[J]. 郝继明. 学习与实践. 2011(05)
[10]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 李松林. 理论月刊. 2010(02)
硕士论文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研究[D]. 马良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15
[2]建设服务型政府:新世纪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趋向与路径选择[D]. 汪琼.广州大学 2012
[3]改革开放30年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探寻[D]. 艾长泉.黑龙江大学 2010
[4]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问题探析[D]. 刘文萃.山东大学 2006
[5]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模式及途径[D]. 李亚平.东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08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30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