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转型期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6 18:20
  现今的中国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统治-管理行政模式将被服务行政模式所取代。在这样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下,大量而普遍的行政伦理失范现象出现。公务员是当今社会的管理群体,他们行政道德水平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行政伦理水平。因此,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势在必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是行政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和关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文章从考察我国社会转型期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所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阐明了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重要意义,对“行政伦理”、“公共管理伦理”和“公务员”等相关概念和文章所依据的理论进行了概述,对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现象及失范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多角度提出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对策构想,包括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国外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经验借鉴和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路径选择,构建了“教育——监督——法制——人格塑造”四位一体的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新格局。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1 转型时期政治环境和行政模式发生变化
        1.1.2 转型时期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严重
        1.1.3 转型时期公务员行政道德对社会道德体系构建有重大作用
    1.2 研究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意义
        1.2.1 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是行政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
        1.2.2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和关键
        1.2.3 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3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现状
        1.3.1 西方国家行政伦理学的发展阶段和研究现状
        1.3.2 我国的行政伦理学研究现状和走势
    1.4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行政伦理的概念及价值观分析
        2.1.1 行政伦理的概念
        2.1.2 行政伦理价值观的定位及要素
    2.2 公共管理伦理的概念和价值基础
        2.2.1 公共管理伦理的概念
        2.2.2 公共管理伦理的价值基础—公共利益
    2.3 公务员的概念及伦理行为规范
    2.4 新型社会模式下行政伦理将逐渐向公共管理伦理过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务员行政伦理现状及失范原因探究
    3.1 建国以来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成就
        3.1.1 公务员制度法制化
        3.1.2 具有坚定的政治品格
        3.1.3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1.4 具有清正廉明的道德风范
    3.2 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现象
        3.2.1 价值观念方面
        3.2.2 制度规范方面
        3.2.3 行政行为方面
    3.3 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实质与原因探究
        3.3.1 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实质
        3.3.2 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强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对策
    4.1 加强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原则
        4.1.1 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原则
        4.1.2 廉政原则
        4.1.3 勤政原则
        4.1.4 法治原则
    4.2 国外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经验借鉴
        4.2.1 立法使行政伦理制度化
        4.2.2 设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
        4.2.3 建立行政伦理监督机制
    4.3 加强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路径选择
        4.3.1 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4.3.2 构建科学的行政伦理监督机制
        4.3.3 加强行政伦理法制建设
        4.3.4 行政人格塑造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346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346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4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