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海事局辖区水上通航安全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22:11
唐山海事局所辖的京唐港海域地处渤海西北侧,河北沿海的北侧,辖区内主要港口--京唐港是我国电煤海上运输的重要出海口和外贸矿石的主要上水港之一。随着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港口的吞吐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相应产生了港口建设的需求;京唐港海域海底石油资源丰富,海上石油开采作业频繁;基于新能源建设的战略布局,海上风电场项目也已经开工建设;该海域还是当地渔民的传统渔业捕捞海域,有大量渔船进行渔业捕捞作业。以上涉海作业相互叠加,导致辖区水域通航密度进一步加大,通航形势日趋严峻和复杂。2012年-2017年,唐山海事局辖区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44起,通航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安全管理上的难度和压力不断加大。本文通过对辖区通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保障辖区通航安全,控制和预防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进一步丰富通航安全管理理论,进而丰富海事安全管理理论体系,为公共部门决策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参考。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针对唐山海事局辖区的实际情况,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和安全管理理论,应用特殊到普通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从辖区通航环境和通航安全...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安全管理
2.1.2 通航管理
2.1.3 通航安全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政府治理理论
2.2.3 安全管理理论
第3章 辖区通航安全管理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3.1 辖区通航条件和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
3.1.1 辖区通航设施建设情况
3.1.2 辖区气象水文情况
3.1.3 现阶段通航安全管理的情况
3.2 唐山海事局通航管理的特色工作及管理成效
3.2.1 辖区通航安全管理特色工作
3.2.2 现阶段辖区通航安全管理成效
第4章 通航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通航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4.1.1 通航安全管理方面可依据的法律法规不足
4.1.2 辖区通航环境和到港船舶状况比较复杂
4.1.3 水上交通秩序及船舶交通管理不够完善
4.2 存在难点和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相关法规建设不健全且海事管理权力配置有限
4.2.2 政府用海审批和职能部门间协调尚存不足
4.2.3 腹地经济发展迅速货物运输需求多样
4.2.4 交通秩序管理及交通组织能力不强
4.2.5 海事管理理念、模式以及硬件建设尚有差距
第5章 国外与国内水上通航安全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水上通航安全管理的举措
5.1.1 美国的先进管理经验
5.1.2 欧洲的先进管理经验
5.2 国内水上通航安全管理的举措
5.2.1 宁波海事局的先进管理经验
5.2.2 沧州海事局的先进管理经验
5.3 国外及国内水上通航安全管理的经验启示
5.3.1 注重法规和制度建设
5.3.2 建立健全水上通航海事管理体系
5.3.3 提供专业的海事公共服务
5.3.4 构建区域性的通航安全管理文化
5.3.5 通过借鉴不断丰富安全管理理念
第6章 提高辖区通航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6.1 强化通航安全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建设
6.1.1 完善辖区水上通航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6.1.2 制定符合实际的水上通航安全管理制度
6.1.3 积极争取地方立法
6.2 探索建立辖区通航环境改良工作机制
6.2.1 建立海洋功能划分协调机制
6.2.2 建立良性的航行保障机制
6.2.3 开展大型船舶进出港安全和效率研究
6.2.4 实施低质量船舶专项整治
6.3 丰富海事通航秩序管理和交通组织手段
6.3.1 探索建立港区及附近通航水域船舶定线制
6.3.2 建立大型涉水工程通航安全管理协调制度
6.3.3 建立协调机制解决渔商矛盾问题
6.3.4 提高VTS综合服务和远程监控能力
6.4 加强海事部门的自身建设
6.4.1 进一步转变海事管理理念
6.4.2 提高通航管理人员的执法素质
6.4.3 加强通航安全管理执法装备建设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唐港区三港池19号泊位CAPE船引航离港要点[J]. 贾连付. 中国水运. 2013(10)
[2]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J]. 辛立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25)
[3]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若干思考[J]. 徐广泽.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11(06)
[4]浅谈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 耿稀.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06)
[5]美国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反思[J]. 顾丽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05)
[6]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J]. 包国宪,郎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7]发达国家海事管理的特点[J]. 孙隽,林云山. 中国海事. 2006(07)
[8]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J]. 张成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01)
[9]论政府的非管理化——关于“新公共管理”的趋势预测[J]. 张康之. 教学与研究. 2000(07)
博士论文
[1]新公共管理研究[D]. 徐增辉.吉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福州海事辖区商渔船通航安全协调研究[D]. 梁栋.大连海事大学 2016
[2]整体治理理论下广东内河通航管理机制研究[D]. 刘羽.大连海事大学 2016
[3]湄洲湾通航环境管理研究[D]. 宋传中.大连海事大学 2016
[4]福州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研究[D]. 陈志雄.大连海事大学 2016
[5]海雾对青岛港通航安全和效益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王龙涛.大连海事大学 2014
[6]舟山海上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胡健.大连海事大学 2014
[7]厦门湾水域活动通航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 叶志民.大连海事大学 2014
[8]三亚港海上船舶通航风险监控研究[D]. 高健青.大连海事大学 2014
[9]京唐港区主航道双向通航可行性及管理措施研究[D]. 王晓磊.大连海事大学 2013
[10]论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航标管理[D]. 张濬.大连海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27092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安全管理
2.1.2 通航管理
2.1.3 通航安全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政府治理理论
2.2.3 安全管理理论
第3章 辖区通航安全管理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3.1 辖区通航条件和安全管理的基本情况
3.1.1 辖区通航设施建设情况
3.1.2 辖区气象水文情况
3.1.3 现阶段通航安全管理的情况
3.2 唐山海事局通航管理的特色工作及管理成效
3.2.1 辖区通航安全管理特色工作
3.2.2 现阶段辖区通航安全管理成效
第4章 通航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通航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4.1.1 通航安全管理方面可依据的法律法规不足
4.1.2 辖区通航环境和到港船舶状况比较复杂
4.1.3 水上交通秩序及船舶交通管理不够完善
4.2 存在难点和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相关法规建设不健全且海事管理权力配置有限
4.2.2 政府用海审批和职能部门间协调尚存不足
4.2.3 腹地经济发展迅速货物运输需求多样
4.2.4 交通秩序管理及交通组织能力不强
4.2.5 海事管理理念、模式以及硬件建设尚有差距
第5章 国外与国内水上通航安全管理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水上通航安全管理的举措
5.1.1 美国的先进管理经验
5.1.2 欧洲的先进管理经验
5.2 国内水上通航安全管理的举措
5.2.1 宁波海事局的先进管理经验
5.2.2 沧州海事局的先进管理经验
5.3 国外及国内水上通航安全管理的经验启示
5.3.1 注重法规和制度建设
5.3.2 建立健全水上通航海事管理体系
5.3.3 提供专业的海事公共服务
5.3.4 构建区域性的通航安全管理文化
5.3.5 通过借鉴不断丰富安全管理理念
第6章 提高辖区通航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6.1 强化通航安全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建设
6.1.1 完善辖区水上通航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6.1.2 制定符合实际的水上通航安全管理制度
6.1.3 积极争取地方立法
6.2 探索建立辖区通航环境改良工作机制
6.2.1 建立海洋功能划分协调机制
6.2.2 建立良性的航行保障机制
6.2.3 开展大型船舶进出港安全和效率研究
6.2.4 实施低质量船舶专项整治
6.3 丰富海事通航秩序管理和交通组织手段
6.3.1 探索建立港区及附近通航水域船舶定线制
6.3.2 建立大型涉水工程通航安全管理协调制度
6.3.3 建立协调机制解决渔商矛盾问题
6.3.4 提高VTS综合服务和远程监控能力
6.4 加强海事部门的自身建设
6.4.1 进一步转变海事管理理念
6.4.2 提高通航管理人员的执法素质
6.4.3 加强通航安全管理执法装备建设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唐港区三港池19号泊位CAPE船引航离港要点[J]. 贾连付. 中国水运. 2013(10)
[2]企业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J]. 辛立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25)
[3]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若干思考[J]. 徐广泽.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11(06)
[4]浅谈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 耿稀.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06)
[5]美国新公共服务理论之反思[J]. 顾丽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05)
[6]治理、政府治理概念的演变与发展[J]. 包国宪,郎玫.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7]发达国家海事管理的特点[J]. 孙隽,林云山. 中国海事. 2006(07)
[8]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J]. 张成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01)
[9]论政府的非管理化——关于“新公共管理”的趋势预测[J]. 张康之. 教学与研究. 2000(07)
博士论文
[1]新公共管理研究[D]. 徐增辉.吉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福州海事辖区商渔船通航安全协调研究[D]. 梁栋.大连海事大学 2016
[2]整体治理理论下广东内河通航管理机制研究[D]. 刘羽.大连海事大学 2016
[3]湄洲湾通航环境管理研究[D]. 宋传中.大连海事大学 2016
[4]福州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研究[D]. 陈志雄.大连海事大学 2016
[5]海雾对青岛港通航安全和效益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王龙涛.大连海事大学 2014
[6]舟山海上客运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胡健.大连海事大学 2014
[7]厦门湾水域活动通航安全管理对策研究[D]. 叶志民.大连海事大学 2014
[8]三亚港海上船舶通航风险监控研究[D]. 高健青.大连海事大学 2014
[9]京唐港区主航道双向通航可行性及管理措施研究[D]. 王晓磊.大连海事大学 2013
[10]论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航标管理[D]. 张濬.大连海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27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42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