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官僚制 ——从“后官僚制”对其批判谈起
发布时间:2021-10-10 15:36
公共行政实践需要一定的行政理论来加以理解和认识,因此对行政改革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设计和指导。随着现代经济生活中政府作用的加强,政府职能在行政中的重要性从理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识。正是政府行为对经济的影响日益重大,随之而来的,对政府行政的模式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批评与指责。作为现代公共行政运行的核心基石,官僚制从其诞生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引发了对其功能的争论。这些基于不同视角的支持或批判的论调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这些辩论也在不断地推动着官僚制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主要模式的“后官僚制”范式兴起,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口号——“摒弃官僚制”为起点,西方国家迅速掀起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此番改革的理论对官僚制普遍采取了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官僚制行政范式在后工业时代存在的合理性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与此相对应,改革主要是针对政府行政结构和行政方式方面,亦即一场对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改革。官僚制行政理论是关于行政组织结构的理论,也是关于行政行为方式的理论,在这个意义上,传统公共行政的模式可以被称作官僚制行政模式。这就意味着,改革的取向是意图建立一种超越传统...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官僚制行政理论
一 威尔逊理论范式
二 理性官僚制范式
(一) 官僚制概述
(二) 官僚制行政的优越性
(三) 官僚制行政的异化现象:非理性因素的存在
第二章 “后官僚制”行政理论及其对官僚制的批判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特征
(二) 新公共管理的几种外延模式
二 公共选择理论
(一) 官僚经济学理论
(二) 公共选择理论对官僚制的批判
三 民主制行政理论
第三章 审视“后官僚制”行政范式对官僚制行政范式的批判
一 批判的角度
(一) 效率问题
(二) 官僚制与民主的关系
(三) 对个性的压抑
二 对批判的再认识
(一) 理想类型的价值
(二) 官僚与官僚机构的作为
(三) 官僚制中的政治权力
(四) 对官僚制的误解与反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维视角下的公共行政范式演变及其启示[J]. 蒋婷.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
[2]尼斯坎南模型:理论争论与经验研究[J]. 马骏,周超,於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3]我国政府行政范式的变革与重构[J]. 刘文光.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03)
[4]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J]. 何显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01)
[5]新公共管理应补充理性官僚制——论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模式选择[J]. 刘敏军,邓志斌.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6]韦伯理性官僚制范畴的再认识[J]. 黄小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7]论官僚制的实践困境[J]. 张康之.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1(06)
[8]超越官僚制:行政改革的方向[J]. 张康之. 求索. 2001(03)
[9]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 陈振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0(06)
[10]当代行政改革趋势析论[J]. 张尚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5)
硕士论文
[1]中国行政改革路径选择研究—官僚制的理性重塑[D]. 张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2]现代理性官僚制在中国的命运[D]. 范绍庆.华中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28657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官僚制行政理论
一 威尔逊理论范式
二 理性官僚制范式
(一) 官僚制概述
(二) 官僚制行政的优越性
(三) 官僚制行政的异化现象:非理性因素的存在
第二章 “后官僚制”行政理论及其对官僚制的批判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特征
(二) 新公共管理的几种外延模式
二 公共选择理论
(一) 官僚经济学理论
(二) 公共选择理论对官僚制的批判
三 民主制行政理论
第三章 审视“后官僚制”行政范式对官僚制行政范式的批判
一 批判的角度
(一) 效率问题
(二) 官僚制与民主的关系
(三) 对个性的压抑
二 对批判的再认识
(一) 理想类型的价值
(二) 官僚与官僚机构的作为
(三) 官僚制中的政治权力
(四) 对官僚制的误解与反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维视角下的公共行政范式演变及其启示[J]. 蒋婷.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
[2]尼斯坎南模型:理论争论与经验研究[J]. 马骏,周超,於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3]我国政府行政范式的变革与重构[J]. 刘文光.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03)
[4]现代理性官僚制的理性审视[J]. 何显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01)
[5]新公共管理应补充理性官僚制——论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的模式选择[J]. 刘敏军,邓志斌.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6]韦伯理性官僚制范畴的再认识[J]. 黄小勇.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7]论官僚制的实践困境[J]. 张康之.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1(06)
[8]超越官僚制:行政改革的方向[J]. 张康之. 求索. 2001(03)
[9]评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范式[J]. 陈振明. 中国社会科学. 2000(06)
[10]当代行政改革趋势析论[J]. 张尚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5)
硕士论文
[1]中国行政改革路径选择研究—官僚制的理性重塑[D]. 张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2]现代理性官僚制在中国的命运[D]. 范绍庆.华中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28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42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