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基于个体特征变量的探索调查
发布时间:2021-10-15 21:16
专业认同与研究生的成就动机、学习投入、生活满意度、职业发展等一系列学习、生活、工作成长过程要素息息相关,同时也会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江西省三所高校310名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基于个体特征变量:性别、年级、成绩、跨专业读研、学生助理工作经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毕业之后意向的调查,分析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探究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结果表明,三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平均分值为3.57,总体水平不高,其各维度平均得分排序为专业情感(3.75)>专业认知(3.66)>专业行为(3.51)>专业适切(3.3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是否跨专业读研、成绩排名等其他自变量对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不具有显著影响,学生助理工作经验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对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提高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提出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教育. 2020,21(03)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三) 调查实施
(四) 统计学方法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样本描述
(二) 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现状与分析
1. 专业认同总体情况
2. 专业认同各维度分析
(三) 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单因素分析
1. 性别
2. 年级
3. 硕士生成绩排名
4. 是否跨专业读研
5. 是否有学生助理工作经验
6. 学科范围内是否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7. 毕业后不同意向
(三) 回归分析
四、 研究结论
(一) 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水平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 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因素
1. 性别因素
2. 年级因素
3. 成绩排名因素
4. 是否跨专业读研
5. 是否有学生助理工作经验
6. 学科范围内是否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7. 毕业后不同的意向
五、 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建议
(一) 缩小跨学科攻读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屏障
(二) 增加对专业的认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三) 加强就业指导,获得社会的积极反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J]. 毛智辉,眭依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06)
[2]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及其与成就动机、学习满意度关系[J]. 张建育,李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4)
[3]大学生专业承诺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 罗亚莉,刘云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1)
[4]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 王顶明,刘永存.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8)
[5]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 心理科学. 2006(01)
[6]大学生专业承诺与生涯管理[J]. 张浩. 华东经济管理. 2004(06)
本文编号:3438636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教育. 2020,21(03)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工具
(三) 调查实施
(四) 统计学方法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样本描述
(二) 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现状与分析
1. 专业认同总体情况
2. 专业认同各维度分析
(三) 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单因素分析
1. 性别
2. 年级
3. 硕士生成绩排名
4. 是否跨专业读研
5. 是否有学生助理工作经验
6. 学科范围内是否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7. 毕业后不同意向
(三) 回归分析
四、 研究结论
(一) 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水平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 影响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因素
1. 性别因素
2. 年级因素
3. 成绩排名因素
4. 是否跨专业读研
5. 是否有学生助理工作经验
6. 学科范围内是否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7. 毕业后不同的意向
五、 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建议
(一) 缩小跨学科攻读公共管理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屏障
(二) 增加对专业的认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三) 加强就业指导,获得社会的积极反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J]. 毛智辉,眭依凡.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06)
[2]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及其与成就动机、学习满意度关系[J]. 张建育,李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4)
[3]大学生专业承诺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J]. 罗亚莉,刘云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01)
[4]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 王顶明,刘永存.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8)
[5]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 心理科学. 2006(01)
[6]大学生专业承诺与生涯管理[J]. 张浩. 华东经济管理. 2004(06)
本文编号:3438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438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