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常州市区出租汽车行业治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3:13
  本文首先阐述了准公共物品领域运用政府调控和市场两种手段的管理模式,并对目前针对出租汽车行业运用这两种手段失灵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结合当前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从其哲学基础演进,基本理论特点和理论发展意义入手,将该理论作为出租车行业治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其次,概述了常州市区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模式演进和当前问题。通过归纳对比其他城市该行业的矛盾现状分析,对其内在联系和现行采取的强化行业规范、加大市场供给能力、建立行业协会等管理措施有了基本定性。再次,进一步梳理归纳了六个国家或城市的出租汽车行业治理模式,通过从政府主管部门职能定位、公共物品供给中市场机制运用和行业协会参与行业治理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提出建立常州出租汽车行业治理模式的可借鉴之处。最后,根据治理目的、参与主体职能定位,尝试性地从完善三大机制,即诉求机制、协商机制和监督机制入手,围绕出租汽车行业“运价、服务、利益分配”,建立各利益主体关系调整模型,提出政策改革建议。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准公共物品领域管理研究综述
        二、出租汽车行业现行管理模式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引入公共治理理论
    第一节 哲学基础演进及理论发展现状
        一、哲学基础演进
        二、理论发展现状
    第二节 基本论点概述
        一、基本论点
        二、基本特征
    第三节 理论发展意义
        一、历史进步性
        二、理论局限性
第三章 常州市区出租汽车行业治理现状分析
    第一节 常州市区出租汽车管理模式演进
        一、发展概况
        二、现有经营模式
    第二节 出租汽车行业现行管理模式下的问题分析
        一、常州与其他城市的比较分析
        二、现行管理措施的成效与局限性
    第三节 出租汽车行业涉及利益主体关系分析
        一、政府与出租汽车公司
        二、政府与司机个体
        三、公司与司机个体
        四、消费者与出租汽车行业
        五、出租汽车行业与其他公共交通行业
第四章 其他国家城市出租车行业治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第一节 市场主导模式——以巴西利亚和香港为例
        一、巴西利亚
        二、香港
        三、与常州比较分析
    第二节 政府主导模式——以澳大利亚和罗马为例
        一、澳大利亚
        二、罗马
        三、与常州比较分析
    第三节 行业协会主导模式——以德国和法国为例
        一、德国
        二、法国
        三、与常州比较分析
第五章 建立常州市区出租汽车行业公共治理模式
    第一节 公共治理的目的——常州市区出租汽车行业发展定位
        一、公众出行需求
        二、政府选择偏好
    第二节 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明确各利益主体的职能定位
        一、政府主管部门
        二、行业从业者
        三、消费者
    第三节 多边合作治理机制——各利益主体关系调整模型
        一、诉求机制
        二、协商机制
        三、监管机制
    第四节 政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
        二、操作层面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450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450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9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