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02:37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西部重点林业省份之一,是全国林业大省、生态建设大省,林地面积4394.93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4.46%,森林面积2366.40万公顷,均居全国第一位。国家生态建设六大工程全面覆盖,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任务位居全国前列,林木蓄积12.9亿立方米。生态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品牌,林业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集体林业的发展,是我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区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民土地私有制阶段,合作化时期的集体所有制阶段,“四固定”时期的调整巩固集体所有制阶段,以及“林业三定”时期的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阶段。这四个阶段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适应当时历史条件的改革,对推进林业和农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这些改革没有触及产权问题。产权界定不清晰,经营主体不明确,没有充分调动林农的积极性,过去只是落实了一分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七分山的产权没有落实到农户。林地蕴含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丰富的森林资源没有变成农民的财富。我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虽然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但还需要继续深化、继续规范...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的背景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二) 集体林权制改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创新点和不足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和理论基础
(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二) 产权相关理论
1. 外部性理论
2. 产权的理论
(三) 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理论解释
1. 实现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2. 深化集体林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3. 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变革必然性的现实解释
(四)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法律意义
1. 落实集体林成员总有法律属性,收益权给农民个体,决策权属农民集体
2. 落实林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法律效力
(五) 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法律意义
二、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
(二) 内蒙古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三、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模式
(一)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基本情况
1. 机构、方案出台情况
2. 统计调度、信息工作档案建设情况
3. 林改经费配套情况
(二)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
1. 总体模式设计
2. 民有林经营模式
(三)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原因
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1、要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夯实林业可持续发展基础
2、创新森林经营管理体制与严打相结合,标本兼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体对策
1. 明晰所有权的多元化运作
2. 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进行配套改革
3. 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4. 构建林业管理服务新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权主体及林权的物权属性分析[J]. 吕祥熙,沈文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2]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障碍与对策研究[J]. 高岚,李怡,陈叙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3]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及选择[J]. 徐怀卫,韩立达. 农村经济. 2009(03)
[4]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制度[J]. 徐丰果,周训芳. 林业经济问题. 2008(04)
[5]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问题研究[J]. 贺东航. 理论前沿. 2008(08)
[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均山制的制度机理与效应分析——基于上坪村的案例研究[J]. 张红霄,张敏新,刘金龙. 林业经济问题. 2007(04)
[7]浅论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J]. 张卫东.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04)
[8]深化完善配套改革 创新林业发展机制[J]. 蔡炳生. 老区建设. 2007(06)
[9]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J]. 马文学,李国兴,杜君. 中国林业经济. 2007(03)
[10]林改后集体林森林资源管理改革的探讨[J]. 叶善文. 中国林业经济. 2007(03)
本文编号:3456479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的背景
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
(二) 集体林权制改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 创新点和不足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和理论基础
(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二) 产权相关理论
1. 外部性理论
2. 产权的理论
(三) 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理论解释
1. 实现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2. 深化集体林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3. 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变革必然性的现实解释
(四)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法律意义
1. 落实集体林成员总有法律属性,收益权给农民个体,决策权属农民集体
2. 落实林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具有法律效力
(五) 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法律意义
二、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
(二) 内蒙古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三、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模式
(一)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基本情况
1. 机构、方案出台情况
2. 统计调度、信息工作档案建设情况
3. 林改经费配套情况
(二)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式
1. 总体模式设计
2. 民有林经营模式
(三)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原因
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1、要强化森林资源培育,夯实林业可持续发展基础
2、创新森林经营管理体制与严打相结合,标本兼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 包头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体对策
1. 明晰所有权的多元化运作
2. 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进行配套改革
3. 全面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4. 构建林业管理服务新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林权主体及林权的物权属性分析[J]. 吕祥熙,沈文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2]集体林权改革的制度障碍与对策研究[J]. 高岚,李怡,陈叙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3]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路径依赖及选择[J]. 徐怀卫,韩立达. 农村经济. 2009(03)
[4]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制度[J]. 徐丰果,周训芳. 林业经济问题. 2008(04)
[5]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问题研究[J]. 贺东航. 理论前沿. 2008(08)
[6]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均山制的制度机理与效应分析——基于上坪村的案例研究[J]. 张红霄,张敏新,刘金龙. 林业经济问题. 2007(04)
[7]浅论集体林林权制度改革[J]. 张卫东.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7(04)
[8]深化完善配套改革 创新林业发展机制[J]. 蔡炳生. 老区建设. 2007(06)
[9]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转型问题及对策研究[J]. 马文学,李国兴,杜君. 中国林业经济. 2007(03)
[10]林改后集体林森林资源管理改革的探讨[J]. 叶善文. 中国林业经济. 2007(03)
本文编号:3456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45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