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视角下的廉政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08:35
当今社会,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不断地改变着政府的行政方式和公众的生活方式,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当然其中也包括政治生活方式。政府通过互联网来改变政府的办事方式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公众则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国家大事,充分的进行交流并发表建议。网络反腐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隐匿性等特性,具有其他媒体如:电视、报纸等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如获取信息的快速性和交互性、发表意见的自由性、举报监督的隐匿性等,这些特性不仅推动了网络反腐的巨大发展,而且还充分调动了我国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尤其是近几年以来,通过网络反腐而破获的案件数不胜数,已经成为我国反腐倡廉的一个重要手段。基于这种趋势,结合我国公众对“网络反腐”的呼声高涨的这种社会现实,以及出现的各种网络反腐现象,笔者写作了此文。在本文中,第一,笔者首先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在当前国际国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反腐在打击腐败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选择了网络反腐视角下的廉政建设研究为主题,通过对网络反腐背景的介绍和现状简单综述来说明网络反腐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第二,文章主要介绍了网络反腐的内涵、与廉政建设的辩证关系、网络反腐利弊分析和理论基...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网络反腐研究综述
1.3.1 国外网络反腐研究综述
1.3.2 国内网络反腐的研究综述
1.3.3 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总结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网络反腐与廉政建设的概述
2.1 网络反腐的内涵
2.2 网络反腐的特征和渠道
2.2.1 网络反腐的特征
2.2.2 网络反腐的渠道
2.3 网络反腐与廉政建设的关系
2.4 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
2.4.1 网络反腐的优越性分析
2.4.2 网络反腐的局限性分析
2.5 网络反腐的理论基础
2.5.1 自由民主理论
2.5.2 大众传播理论
2.5.3 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我国网络反腐视角下廉政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非网络背景下我国廉政建设的现状
3.2 网络反腐的现状分析
3.2.1 官方网络反腐的现状研究
3.2.2 民间网络反腐的现状研究
3.3 “网络反腐”的实证研究
3.3.1 信息统计和网络使用的特征
3.3.2 公众对反腐倡廉的了解程度
3.3.3 公众对“网络反腐”的了解和态度
3.3.4 公众对“网络反腐”发展的期望
3.4 网络反腐视角下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3.5 网络反腐视角下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国外关于网络环境下的廉政建设的经验
4.1 美国网络环境下廉政建设的经验
4.2 英国网络环境下廉政建设的经验
4.3 新加坡网络环境下廉政建设的经验
4.4 国外网络环境下廉政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网络反腐视角下廉政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立法,加强网络信息监管
5.1.1 加强网络反腐立法建设
5.1.2 认真执法,执法到位
5.1.3 借鉴国外网络立法的经验
5.2 加大信息产业发展与加快网络技术开发
5.2.1 加大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信息建设
5.2.2 为弱势群体实现免费上网
5.3 规范网络行为,对“人肉搜索”等网络手段进行严格的控制
5.3.1 官方和民间反腐网站的管理人员应当对网民的各种明显的网络行为进行审核
5.3.2 网民应该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5.4 提高公务员网络反腐的宣传与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5.4.1 反腐部门应对网民加强思想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5.4.2 提升反腐部门工作人员网络反腐的素质和能力
5.4.3 提升技术手段,加大隐私保护
5.5 畅通和网民沟通的渠道,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5.5.1 建立专门处理信息甄别和网上举报的部门
5.5.2 加强对政务论坛的维护管理
5.6 加强国际间的网络反腐的交流,使廉政建设体系更加完善
5.6.1 将网络反腐的内容写进《联合国反腐公约》
5.6.2 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反腐的网站,加强网民以及国家反腐机关之间的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问卷)
致谢
本文编号:3483379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网络反腐研究综述
1.3.1 国外网络反腐研究综述
1.3.2 国内网络反腐的研究综述
1.3.3 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总结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网络反腐与廉政建设的概述
2.1 网络反腐的内涵
2.2 网络反腐的特征和渠道
2.2.1 网络反腐的特征
2.2.2 网络反腐的渠道
2.3 网络反腐与廉政建设的关系
2.4 网络反腐的利弊分析
2.4.1 网络反腐的优越性分析
2.4.2 网络反腐的局限性分析
2.5 网络反腐的理论基础
2.5.1 自由民主理论
2.5.2 大众传播理论
2.5.3 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我国网络反腐视角下廉政建设的现状分析
3.1 非网络背景下我国廉政建设的现状
3.2 网络反腐的现状分析
3.2.1 官方网络反腐的现状研究
3.2.2 民间网络反腐的现状研究
3.3 “网络反腐”的实证研究
3.3.1 信息统计和网络使用的特征
3.3.2 公众对反腐倡廉的了解程度
3.3.3 公众对“网络反腐”的了解和态度
3.3.4 公众对“网络反腐”发展的期望
3.4 网络反腐视角下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3.5 网络反腐视角下廉政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国外关于网络环境下的廉政建设的经验
4.1 美国网络环境下廉政建设的经验
4.2 英国网络环境下廉政建设的经验
4.3 新加坡网络环境下廉政建设的经验
4.4 国外网络环境下廉政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网络反腐视角下廉政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立法,加强网络信息监管
5.1.1 加强网络反腐立法建设
5.1.2 认真执法,执法到位
5.1.3 借鉴国外网络立法的经验
5.2 加大信息产业发展与加快网络技术开发
5.2.1 加大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信息建设
5.2.2 为弱势群体实现免费上网
5.3 规范网络行为,对“人肉搜索”等网络手段进行严格的控制
5.3.1 官方和民间反腐网站的管理人员应当对网民的各种明显的网络行为进行审核
5.3.2 网民应该自觉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5.4 提高公务员网络反腐的宣传与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5.4.1 反腐部门应对网民加强思想教育,普及法律知识
5.4.2 提升反腐部门工作人员网络反腐的素质和能力
5.4.3 提升技术手段,加大隐私保护
5.5 畅通和网民沟通的渠道,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5.5.1 建立专门处理信息甄别和网上举报的部门
5.5.2 加强对政务论坛的维护管理
5.6 加强国际间的网络反腐的交流,使廉政建设体系更加完善
5.6.1 将网络反腐的内容写进《联合国反腐公约》
5.6.2 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反腐的网站,加强网民以及国家反腐机关之间的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问卷)
致谢
本文编号:3483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48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