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21:30
公共体育服务是涉及公民健康福祉的民生工程,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和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如何有效回应公众日益增长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是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课题。当前,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凸显,现实困境的消解迫使政府寻求一种整合多方力量的供给方式,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成为当下的现实选择。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归纳与演绎法、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协同供给行为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是指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公众体育需求,政府、市场、非营利性组织等多元主体彼此平等协商对话、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在共识导向下共同供给公共体育产品与服务的过程。具有主体多元性、目标公共性、利益契合性、整体协同性的特征。(2)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应坚持需求导向、兼顾公平与效率、分层供给、建立协同目标、以序参量构建协同行为的原则。供需矛盾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契合是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系统内外两大动力引擎,是系统的序参量。(3)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原因体现在供需不平衡、单一供给主体失灵与协同效应。在整体效用上多元主体协同供给能有...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情况(N=1566)
图 2 调查对象近五年体育消费情况 (N=1566)第二、层次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了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生理需求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涉及物
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评价(N=156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达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王占坤. 体育科学. 2017(05)
[2]从体育管理走向体育治理:内涵、动力及路径分析[J]. 李长春. 体育文化导刊. 2017(04)
[3]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J]. 郑娟,郑志强. 中国体育科技. 2017(02)
[4]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地方实践与推进策略——以常州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为例[J]. 沈克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01)
[5]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模式、问题及建议——基于苏、浙、沪、粤等省市的调研[J]. 丛湖平,卢伟. 体育科学. 2016(12)
[6]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实践及其有效治理——苏州大学王家宏教授学术访谈录[J]. 张磊. 体育与科学. 2016(06)
[7]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主体分析及协同推进策略——以常州市的实践为例[J]. 贾文龙. 山东体育科技. 2016(05)
[8]协同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具体适用研究[J]. 徐嫣,宋世明.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2)
[9]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J]. 唐刚,彭英. 体育科学. 2016(03)
[10]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创新研究[J]. 刘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王占坤.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问题研究[D]. 董丽.吉林大学 2015
[3]基于多中心视角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 王佳欣.天津大学 2012
[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D]. 董明涛.天津大学 2011
[5]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 汤际澜.苏州大学 2011
[6]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研究[D]. 王大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7]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D]. 耿云.中国政法大学 2008
[8]中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给研究[D]. 魏来.北京体育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创新研究[D]. 何青.北京体育大学 2016
[2]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公众需求的失衡问题研究[D]. 薛佳.吉林大学 2015
[3]美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D]. 史小强.上海体育学院 2014
[4]基于我国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系统研究[D]. 李贺.天津大学 2014
[5]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探析[D]. 田玉麒.吉林大学 2014
[6]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模式变革[D]. 方堃.华中师范大学 2008
[7]基于社区居民需求的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研究[D]. 谢力蓉.复旦大学 2008
[8]我国体育彩票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周嵩.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16788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情况(N=1566)
图 2 调查对象近五年体育消费情况 (N=1566)第二、层次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了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生理需求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涉及物
调查对象对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评价(N=156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发达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王占坤. 体育科学. 2017(05)
[2]从体育管理走向体育治理:内涵、动力及路径分析[J]. 李长春. 体育文化导刊. 2017(04)
[3]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J]. 郑娟,郑志强. 中国体育科技. 2017(02)
[4]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地方实践与推进策略——以常州市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为例[J]. 沈克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7(01)
[5]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模式、问题及建议——基于苏、浙、沪、粤等省市的调研[J]. 丛湖平,卢伟. 体育科学. 2016(12)
[6]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实践及其有效治理——苏州大学王家宏教授学术访谈录[J]. 张磊. 体育与科学. 2016(06)
[7]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多元主体分析及协同推进策略——以常州市的实践为例[J]. 贾文龙. 山东体育科技. 2016(05)
[8]协同治理理论在中国的具体适用研究[J]. 徐嫣,宋世明. 天津社会科学. 2016(02)
[9]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的协同机制研究[J]. 唐刚,彭英. 体育科学. 2016(03)
[10]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参与机制创新研究[J]. 刘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浙江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王占坤.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评价问题研究[D]. 董丽.吉林大学 2015
[3]基于多中心视角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 王佳欣.天津大学 2012
[4]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D]. 董明涛.天津大学 2011
[5]我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D]. 汤际澜.苏州大学 2011
[6]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研究[D]. 王大伟.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7]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D]. 耿云.中国政法大学 2008
[8]中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给研究[D]. 魏来.北京体育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创新研究[D]. 何青.北京体育大学 2016
[2]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公众需求的失衡问题研究[D]. 薛佳.吉林大学 2015
[3]美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D]. 史小强.上海体育学院 2014
[4]基于我国基本体育公共服务供给问题的系统研究[D]. 李贺.天津大学 2014
[5]当代中国公共服务协同供给探析[D]. 田玉麒.吉林大学 2014
[6]我国县域农村公共服务模式变革[D]. 方堃.华中师范大学 2008
[7]基于社区居民需求的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研究[D]. 谢力蓉.复旦大学 2008
[8]我国体育彩票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周嵩.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16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3516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