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22:18

  本文关键词: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分工 协调发展 辽宁沿海经济带


【摘要】:为反映区域产业分工现状,利用变异系数与空间洛伦茨曲线、空间基尼系数相结合,在产品层次上,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分工现状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农业和采掘业依据自身比较优势发展相应产业,产业分工较为明确;制造业在行业层次存在同构现象,但在产品层次上,各地差异化发展明显,区域产业分工逐步显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其中基础服务业与个人消费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善,但生产和市场服务业中的金融、物流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与公共服务业中的公共管理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产业分工结果,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建议。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产业分工 协调发展 辽宁沿海经济带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Y0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08)
【分类号】:F127;P74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方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同构作为空间分工的现实问题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一般认为,产业同构不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影响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1-2]。根据地区各自产业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有助于形成地方化、专业化集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孝奎,吴强;正确运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调节收入分配[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李佳m:;孙铁山;李国平;;中国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及互补性的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10年04期

3 杨开忠;中国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与区际增长和分工[J];地理学报;1993年06期

4 欧阳南江;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域分工研究[J];地理学报;1996年01期

5 李国平,卢明华;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6 方创琳;蔺雪芹;;武汉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合理化组织[J];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7 王德利;方创琳;;中国跨区域产业分工与联动特征[J];地理研究;2010年08期

8 李少星;顾朝林;;长江三角洲产业链地域分工的实证研究——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J];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9 王海鸿;中国工业区际分工程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03期

10 金碚;世界分工体系中的中国制造业[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陈小洁;;中国“世界工厂”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赵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战略下的铜仁经济发展框架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4 朱同林;苏勤;;安徽省工业结构及相对优势变动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虞虎;陆林;朱冬芳;;近10年中国汽车工业空间分布格局[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吴南;李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问题研究——基于区域分工的视角[J];北方经济;2011年12期

7 高永祥;;国际分工演化与我国地区专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8 董玲;;消费伦理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精神[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9 任海军;张翔;王t,

本文编号:565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565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