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改革研究
【摘要】:我国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几十年建设,经历了从建立伊始、城市试点、到部分改革的发展进程。随着2015年《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入到了全面推进的阶段,国家明确了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我国建立的是以强制性公共管理的支柱、强制性私人管理的支柱、自愿性支柱为核心的“三支柱”型稳固的养老保险体系,“三支柱”分别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组成部分的第二支柱中,企业年金部分通过多年的制度实践日趋完善,而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将成为国家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一环。首都北京作为我国政治文化交流中心,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的实施过程更为复杂,在职业年金制度的实际操作层面更具有代表性,对于年金制度的合理建设需求更高。本文以北京的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试点城市的对比分析,对其进行职业年金制度建构可行性分析,并作出在制度衔接和监管措施方面的意见建议。全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设及其实施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为全文的绪论部分,引出本文研究的背景和实际意义,做出理论性铺垫;第二章分析事业单位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和改革中的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对比研究职业年金制度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指出职业年金制度的解决养老待遇新的“不公平”问题上的优势;第三章从社保经办机构、基金运用模式、试点城市借鉴为切入点分析了北京市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构的可行性,为该制度的引入改革做好环境基础;第四章在仔细分析北京市养老保险制度实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职业年金制度的衔接与监管措施,从而为北京市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合理有效开展以及未来市场环境的搭建,提供良好的建设性指导意见;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文献定量分析、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MATLAB模型的建设论断,综合研究职业年金制度在北京市事业单位中实施的具体问题以及对未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进行可行性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北京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并且要多方面总结试点城市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职业年金监管,实现企业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逐渐缩小弱化制度性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关键词】:北京市 事业单位 职业年金 养老保险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42.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文献综述13-16
- 1.2.1 国内文献综述13-15
- 1.2.2 国外文献综述15-16
- 1.3 研究路线与方法16-17
- 1.3.1 研究路线16-17
- 1.3.2 研究方法17
- 1.4 职业年金制度相关概念的界定17-20
- 1.4.1 事业单位17-18
- 1.4.2 补充养老保险18
- 1.4.3 职业年金18-20
- 第2章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20-29
- 2.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问题分析20-22
- 2.1.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突出问题20
- 2.1.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产生的“不公平”问题20-22
- 2.2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22-27
- 2.2.1 职业年金制度与企业年金制度的差异性22-23
- 2.2.2 试点城市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及推广情况23-24
- 2.2.3 职业年金制度问题分析24-27
- 2.3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作为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的必要性27-29
- 第3章 北京市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构的可行性分析29-33
- 3.1 北京市事业单位实行职业年金制度的优势29-30
- 3.1.1 三大改革顺利推进优化职业年金制度建构条件29-30
- 3.1.2 北京社保经办机构有运营补充养老保险的经验30
- 3.2 北京市职业年金的运营依赖国家年金制度的进一步规范30-33
- 3.2.1 国家经济调整和保险投资改革是环境基础30-31
- 3.2.2 借鉴试点经验避免相似问题31-33
- 第4章 北京市职业年金制度的有机衔接与监管措施33-38
- 4.1 做好职业年金制度的有机衔接33-35
- 4.1.1 制度衔接中的正向宣传和引导33-34
- 4.1.2 重视政府税收和社会消费能力的拉动力34
- 4.1.3 规避基金投资的潜在风险34-35
- 4.2 加强职业年金制度的全面监管35-38
- 4.2.1 明确监管主体的监管责任35-36
- 4.2.2 建立公开的数据披露平台36-37
- 4.2.3 规范处罚制度和退出机制37-38
- 第5章 结论38-40
- 5.1 研究结论38-39
- 5.2 未来展望39-40
- 参考文献40-44
- 附录 A 关于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采访提纲44-45
- 致谢45-46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永林;;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章泓;;关于实施职业年金问题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3 成石;;职业年金的功能[J];中国人大;2014年01期
4 丁宁宁;澳大利亚的职业年金[J];中国改革;2001年09期
5 张春红;;职业年金呼之欲出[J];中国职工教育;2008年06期
6 张春红;;职业年金呼之欲出[J];就业与保障;2008年06期
7 孙波;;转轨时期科研院所职业年金运行发展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6期
8 李黎;;关于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思考[J];经济师;2009年07期
9 刘素姣;;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J];西部金融;2009年11期
10 樊蕾;;关于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德新;刘春雪;张开媛;;运动员职业年金制度的构建[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莹莹;职业年金每年增量或超2000亿元[N];中国证券报;2014年
2 中国农业银行 林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伍恩平;职业年金管理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3 张贵峰;设职业年金别沦为“新的双轨”[N];工人日报;2013年
4 李劭强;“职业年金”需伴随养老改革破局[N];广州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慧;职业年金的公平性考问[N];华夏时报;2013年
6 资深财经媒体人 刘波;“标本不治”的公务员职业年金[N];华夏时报;2013年
7 张春红;职业年金呼之欲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8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封进;论职业年金的治理[N];东方早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慧;“职业年金”覆盖九成人员[N];华夏时报;2012年
10 苏卫东;职业年金应与企业年金并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萌;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刘菊;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方案设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何颖雪;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现有方案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张茜;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延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建设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刘懿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晓霜;关于完善我国职业年金制度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8 张栖晨;北京市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改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刘春雪;优秀运动员职业年金制度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1年
10 支晓晴;职业年金制度的设计及优化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5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79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