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JD高校为例
本文关键词: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JD高校为例
【摘要】:目前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着培养模式单一、理论与实际运用相脱离、特色不明显、趋同化严重等突出问题,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从明确培养目标、完善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等六个方面开展高校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并以JD高校为例展开具体分析,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高校有效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公共管理硕士人才。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管理硕士 培养模式 创新
【基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我校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及办学特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021374)
【分类号】:D035-4;G643
【正文快照】: 0引言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要求。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公共管理领域专业化、精细化和创新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但从当前公共管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现实来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文斌;;国外著名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及经验启示——以伯克利加州、牛津、东京和柏林工业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4期
2 田晶;;专业式与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及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3 邱丹阳;李朋军;冯清云;;需求导向型:创新与完善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新;高梅;胡景江;麻鹏达;赵军;史永敏;;多元化现代生物学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2 施菊华;陈卫;;产学研合作教育视角下动力机制分析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2年11期
3 姜鸿;刘德光;张韬;;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及其矫正[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年06期
4 覃朝晖;何伟军;龚太寿;;国外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对中国的借鉴[J];东方企业文化;2014年15期
5 马素霞;宋建成;吕萍;;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创新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年03期
6 柯佳敏;;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改革新思考——课程设置模块化与开放式教学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7 蔡志奇;;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误区与反思[J];高等理科教育;2014年06期
8 高迪;郭变青;吴伟;;“产学研”联合培养卓越地质工程人才的探索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年06期
9 周桂英;杨学科;;以产学研合作教育打造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平台[J];怀化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10 束霞平;;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等服装教育发展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丽丽;安徽省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2 阙攀;大学学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李冉;国内外本科层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曾嵘;面向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5 刘欣;生物产业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培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存;牛津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李盛兵;现代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协作式[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3 李寿德,李垣;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4 马冬卉;赵勇;;二元体制下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王全林;多元互补: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2期
6 那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特性[J];国际经济合作;2008年01期
7 W.D.麦克米伦;21世纪大学的学术战略——牛津大学案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9 吴海航;;东京大学法人化改革中期目标建设的考察[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左铁镛;;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大力促进技术创新[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沥一耀;飞向新的高度──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扫描[J];中国公务员;2002年03期
2 ;不脱产有实效的学习[J];领导文萃;2008年12期
3 ;不脱产有实效的学习[J];领导文萃;2008年16期
4 钟木;我国一种新兴的学位——MPA[J];求是;2000年23期
5 林巧娴;;拓展随想[J];海南人大;2013年09期
6 李秋实;;浅谈 MPA 教育的重大意义[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1年01期
7 ;什么是MPA学位[J];求知;2002年04期
8 ;什么是MPA?[J];党的建设;2001年10期
9 张梦中,王红;美国MPA与MBA学位比较研究[J];行政论坛;2002年04期
10 纪宝成;;高扬“公共”的旗帜[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玉平;公共管理硕士培养结硕果[N];无锡日报;2009年
2 高静;公共管理学院首届国际公共管理硕士毕业[N];新清华;2009年
3 国防科大人文与管理学院院长 谭跃进;开创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新局面[N];解放军报;2002年
4 董洪亮;我国首批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颁发[N];人民日报;2004年
5 建越;一年培养公共管理硕士超百人[N];苏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毛锴彦;内大为首届公共管理硕士生授予学位[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7 记者 杨永林;我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发展迅速[N];光明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杨杰;我区诞生首批公共管理硕士[N];新疆日报(汉);2008年
9 记者 罗旭;第6批公务员公共管理硕士毕业[N];光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沈路涛;我国公共管理硕士已招生7700余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琳;美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外交学院;2006年
2 邓斌熙;中美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晓宇;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4 刘蕾;哈尔滨市青年自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孟娜;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课程设置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冯继承;美中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比较[D];外交学院;2002年
7 靳慧莹;哈尔滨市城镇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刘真;威海市进城务工青年群体社会融入状况及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张琳;我国廉政建设中公民参与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张军军;基于胜任力的武警部队支队(团)主官考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7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79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