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商竞争环境下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和生产策略研究
本文选题:闭环供应链 + 再制造 ; 参考:《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03期
【摘要】:研究制造商竞争环境下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和生产策略:产品第一个生命周期中,只有一个制造商利用原材料生产新制造产品,从第二个周期开始制造商生产新品的同时进行回收再制造、并且出现替代品生产商的竞争。建立两周期双寡头垄断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和生产优化模型,得到最优策略,然后将其扩展到多周期和无限周期的情况。结果表明:两周期中制造商应根据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定价和生产策略;多周期中,除第一和最后一个周期外,制造商应采取相同的策略;无限周期中,制造商应在出现竞争后一直采用相同策略。三种情况下,制造商都应在第一周期中低价销售产品来保证第二周期中能回收更多的产品用于再制造以取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而且随着再制造产品成本节约的增大,制造商的利润和销售量增大,并且竞争者的利润和销售量减小。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icing and production strategy of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based on product life cycle in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manufacturers: in the first life cycle of products, only one manufacturer uses raw materials to produce new manufactured products. Starting from the second cycle, manufacturers produce new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as recycling and remanufacturing, and there is competition from manufacturers of alternatives. The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pricing and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model of two-cycle duopoly is established, and the optimal strategy is obtained, which is then extended to multi-cycle and infinite peri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nufacturer should adopt different pricing and produc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remanufacturing cost savings in two cycles, the manufacturer should adopt the same strategy in multi-cycle, except for the first and last cycle, and in infinite period, Manufacturers should always adopt the same strategy after competition. In all three cases, manufacturers should sell products at low prices in the first cycle to ensure that more products can be recycled for remanufacturing in the second cycle to achieve a low-cost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as the cost savings of the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increase, Manufacturers' profits and sales increase, and competitors' profits and sales decrease. A numerical example verifies the above conclusion.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02142)
【分类号】:F2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达庆利,黄祖庆,张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立娟;李大卫;;逆向物流中心动态选址问题的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张敬文;;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管理[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3 陈汇博;;家电行业逆向物流网络构建[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7期
4 周敏倩;;基于工业生态系统的逆向物流发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王发鸿;达庆利;朱立峰;;电子类产品逆向物流网络结构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王发鸿;达庆利;;逆向物流单车辆运输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李新军;达庆利;;一种新型的再制造条件下EOQ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何波;杨超;张华;石永东;;固体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优化设计[J];系统工程;2006年08期
9 曾敏刚;周明剑;;废旧电脑的逆向物流优化模型与应用研究[J];工业工程;2006年06期
10 王冬冬;达庆利;;含逆向物流的维修供应链运作方案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倪明;;逆向物流模式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马芬;;电子商务下的逆向物流[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3 曹振宇;周根贵;潘瑞玉;徐文兴;;产品回收网络的整合优化模型[A];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白世贞;王文利;;基于非线性理论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结构设计[A];中国商品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暨学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何明珂;田琦;;企业逆向物流研究[A];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钦红;赵泉午;熊中楷;;一种基于无缺陷退货的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新军;达庆利;;基于决策优先权的闭环供应链运作效益研究[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继子;集群式供应链及其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2 张则强;基于仿生的数字物流平衡问题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魏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企业回收逆向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周垂日;逆向物流管理的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张永;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结点布局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王冬冬;供应链敏捷化和绿色供应链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文晓巍;变质商品供应链库存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黄祖庆;供应链的库存控制、激励策略和结构效率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9 岳辉;不确定环境下再利用逆向物流网络构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王海燕;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强;企业绿色持续创新的战略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2 岳辉;第三方逆向物流决策与网络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侯云章;逆向物流的库存控制及网络设计问题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4 曹振宇;逆向物流网络中的选址问题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5 李忠全;逆向物流系统的回收再利用网络规划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6 马丹祥;逆向物流网络设计优化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杨阿妮;基于逆向物流的库存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王广宇;制造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及网络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9 胡筱沽;家电产品逆向物流模式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孙宜南;零售业逆向物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马祖军,代颖,刘飞;再制造物流网络的稳健优化设计[J];系统工程;2005年01期
2 姚卫新;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J];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3 黄祖庆;达庆利;;直线型再制造供应链决策结构的效率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4 王玉燕;李帮义;乐菲菲;;两个闭环供应链的定价模型研究[J];预测;2006年06期
5 达庆利,黄祖庆,张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01期
6 王玉燕;李帮义;申亮;;供应链、逆向供应链系统的定价策略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4期
7 王发鸿;达庆利;;电子行业再制造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决策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8 孙林岩,王蓓;逆向物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5年10期
9 代颖;马祖军;刘飞;;再制造闭环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J];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威;;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关新国;关新芳;;再利用比例对企业开展再制造生产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6期
3 陈小满;吴志刚;;基于产品回收再制造的买卖合作协议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06期
4 包晓英;唐志英;唐小我;;基于回收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差异定价策略及协调[J];系统管理学报;2010年05期
5 曹庆奎;杜恒;赵斐;;基于Shapley值法和信息熵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张翠;高阳;;基于回收不确定的闭环供应链优化模型[J];财务与金融;2009年06期
7 王文宾;达庆利;;奖惩机制下闭环供应链的决策与协调[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1期
8 聂佳佳;王文宾;吴庆;;奖惩机制对零售商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年02期
9 周艳聪;李勇建;孙晓晨;;考虑返回补偿的闭环供应链随机库存补充策略[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10 熊中楷;申成然;彭志强;;专利保护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苗;李帮义;张王子旭;;PRO组织参与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艳聪;孙俊清;李维伟;;考虑新老产品相互替代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最优决策[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杨华;马飞;孙笑;;闭环供应链参与主体的决策模式比较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魏杰;孙俊清;苑雪梅;;基于第三方的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玉燕;;基于不确定需求的电器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建鹏;聂华林;张华;;闭环供应链的二氧化碳减排效应分析——基于政府回收补贴的视角[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晓晨;周艳聪;魏杰;;需求和返回受返回补偿价格影响的闭环供应链最优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8 袁静;孙俊清;;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销售定价与回收协调分析[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9 徐家旺;姜波;;需求不确定闭环供应链鲁棒运作策略设计[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家旺;朱云龙;姜波;;闭环供应链运作过程中新/旧产品的动态定价模型[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刘国强;先制造需求 再制造消费[N];中国商报;2000年
2 黎殿春;搞好“概念销售”[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娟;基于再制造的高残值易逝品供应链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晓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库存控制与决策[D];东华大学;2011年
3 王雅璨;再制造型生态闭环供应链物流网络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唐秋生;电子商务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关键要素的评判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张克勇;闭环供应链系统定价与契约协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宫艳雪;不确定条件下闭环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韩小花;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董景峰;面向逆向物流的供应链规划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黄丽珍;供应链建模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曹俊;闭环供应链中再制造件的质量水平选择和价格决策[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舒秘;产能约束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选择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袁静;闭环供应链的生产优化与制造/再制造的联合决策[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3 石磊;闭环供应链中的渠道设计与再制造产品定价[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潘再阳;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及契约协调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叶佑林;不同市场力量下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陈卓;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存贷决策模型[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洪宪培;零售商回收情况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菁;基于EPR的再制造中的战略决策与合作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9 陈晓艳;闭环供应链新产品和再造品的差异定价与渠道协调[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袁江;具混合回收渠道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09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yinglianguanli/200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