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意识的觉醒与文艺经世观的确立——论洪宪复辟与叶恭绰
[Abstract]:Ye Gongshu (1881-1968) is the second leader of the early "traffic system" of the Beiyang government, and is also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 in the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new China. Ye's and other members of the "traffic system", under the stress of Yuan Shikai (1859-1916), supported the imperial system for the complex psychology of self-protection and loyalty. After the restoration of Hong's constitution, the pace of Ye's intervention in the literary and art world is obviously accelerated, and the tendency of literature and art to be used in the worl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t is the will to try to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imperial system to set up the positive image of the individual, which has led to the awakening of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view of the world of literature and art. With its special social influence, Ye has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单位】: 广州画院理论研究室;
【分类号】:K8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贤武;;略论叶恭绰对饶宗颐治学道路的影响[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吉霞;郑志强;;综合性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编审素质新论[J];传媒;2013年11期
2 刘晓海;;改业从艺——近代评弹“外打进”艺人研究[J];都市文化研究;2013年02期
3 王丛丛;;浅谈近代中国的市民阶层[J];沧桑;2013年05期
4 王先明;;现代化进程与近代中国的乡村危机述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5 田中初;刘少文;;《记者周报》:同业媒体与新闻记者职业化[J];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6 荆蕙兰;屈宏;迟琳琳;;近代大连城市转型与新型精英群体的产生[J];城市史研究;2014年00期
7 陈明锋;;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城市经济转型[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毛立红;;二战之际云南城市知识阶层兴起的动因及表征[J];黑龙江史志;2010年17期
9 张清;;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社会信任习惯及其形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王先明;;20世纪前期乡村社会冲突的演变及其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宣朝庆;;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A];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2 刘晓海;;改业从艺——近代评弹“外打进”艺人研究[A];都市文化研究(第9辑)——文学艺术之城[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玉姣;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德昌;民初湖南省宪自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匡淑平;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43-1949)[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周进;北京人口与城市变迁(1853—1953)[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张忠;哈尔滨早期市政近代化研究(1898-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6 于景莲;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D];山东大学;2011年
7 孙自俭;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巴杰;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胡俊修;“东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晓芳;蚌埠城市历史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存毅;林白水与中国白话文运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秋菊;教育与人的尊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白花蕊;近代江南的棚户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5 尹宝柱;五四时期结社风潮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媛媛;呐喊与彷徨—民国初年知识分子的社会认同与社会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婷;中间团体与近代自治研究(1900-1928)[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代亚松;茶馆与近代汉口的文化社会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董晓坤;结艺新风[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张洪娟;民国时期广州住宅规划问题初探[D];暨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天琪;;国宝守护神叶恭绰[J];世纪;2001年01期
2 郑重;;仰止亭畔收藏观止——收藏家叶恭绰[J];上海文博论丛;2002年02期
3 宋浩;叶恭绰——近代广东收藏第一家[J];广东艺术;2003年01期
4 王美怡;;叶恭绰[J];开放时代;2011年08期
5 何诚斌;;叶恭绰“供神”[J];文史天地;2012年05期
6 尊道;;周至所藏叶恭绰楷书联[J];文博;1987年03期
7 孔毅;叶恭绰的卒年——《中国近代史词典》一误[J];近代史研究;1989年01期
8 段炼;丁福保致叶恭绰的一函信札[J];中国钱币;1999年03期
9 R壭,
本文编号:2498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249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