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后工业公园使用状况评价初探
本文关键词:城市后工业公园使用状况评价初探
【摘要】:城市后工业公园是由工业遗产通过改造再利用形成的城市后工业景观,它是后工业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工业遗存改造成后工业景观而不是进行拆除,减少了城市建设的经济投入,“变废为宝”的同时保留城市的工业记忆,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情怀,一举两得。城市的后工业公园具有后工业景观的特征和城市公园的功能,一方面,作为城市的后工业景观,城市后工业公园保留了城市的工业历史,并将其装帧包装展示出来。另一方面,作为城市公园,它又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的场所。在我国一大批工业生产基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大量的改造和再利用工业遗产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如火如荼的展开,但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对于城市后工业公园的探讨则更是少之又少。目前,我国城市后工业公园的使用状况评价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但城市后工业公园的使用状况评价对于它的设计和管理却十分重要。综上所述,进行城市后工业公园的使用状况评价非常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城市后工业公园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并介绍了国内外城市后工业公园的发展历程。然后对使用状况评价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包括它的概念、具体方法、优点及国内外的相关实践。在此基础上,借鉴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模式和相关研究确立了城市后工业公园的评价模式。本文采用使用状况评价方法对成都东郊记忆公园进行研究。通过城市后工业公园评价模式的确立,对成都东郊记忆公园的使用状况评价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它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其他的城市后工业公园的改造设计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参与性观察、行为观察、访谈法、文档资料收集分析、问卷调查法及量表法进行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成都东郊记忆公园的优势在于:舒适的气候、具有工业与时尚相结合的氛围的后工业景观、丰富的文娱活动、以及严格规范的安全管理和公园维护。不足之处主要为:东郊记忆的规模较小、园内缺少健身设施、消费价格较贵、植物数量较少、无障碍设施设计不足。并通过与本研究类似的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案例的对比,发现共性与差异。针对成都东郊记忆公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优化建议:增加东郊记忆公园内展览、演艺等各种活动的数量和种类,均衡制定消费价格,适当设置健身设施,适当增加植物数量,增加无障碍施。在对成都东郊记忆公园调查的分析和总结基础上,也对城市后工业公园的改造设计及管理提出了优化建议,即注重工业建筑的保留和改造再利用,注重创意设计,注重人性化设计,注重城市后工业公园的管理,注意自然景观的营造。
【关键词】:城市后工业公园 成都东郊记忆 使用状况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U986.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1 引言9-27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9-10
- 1.3 研究意义10
- 1.4 研究内容10-11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1-12
- 1.5.1 研究方法11-12
- 1.5.2 研究技术路线12
- 1.6 文献综述12-27
- 1.6.1 城市后工业公园的相关概念12-15
- 1.6.2 国外后工业公园的发展历程15-19
- 1.6.3 国内后工业公园的发展历程19-21
- 1.6.4 使用状况评价概念21-23
- 1.6.5 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研究实践23-27
- 2 城市后工业公园评价模式27-33
- 2.1 准备阶段28-29
- 2.1.1 前期的资料搜集与整理28
- 2.1.2 确定影响城市后工业公园评价的要素28-29
- 2.1.3 评价过程计划29
- 2.2 实施阶段29-32
- 2.2.1 收集数据29-31
- 2.2.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31-32
- 2.3 总结阶段32-33
- 3 成都东郊记忆公园的使用状况评价研究33-75
- 3.1 成都东郊记忆概况简述33-37
- 3.1.1 成都东郊记忆情况简介33-35
- 3.1.2 成都东郊记忆的规划设计35-37
- 3.2 成都东郊记忆公园参与性调查记录37-43
- 3.3 访谈调查43-46
- 3.3.1 对公园使用者的访谈43-45
- 3.3.2 对公园管理维护人员访谈45-46
- 3.4 行为观察46-57
- 3.5 文档资料57-61
- 3.5.1 文档资料整理57-60
- 3.5.2 数据分析60-61
- 3.6 问卷调查61-71
- 3.6.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61-62
- 3.6.2 使用者特征分析62-64
- 3.6.3 使用特征分析64-71
- 3.7 语义差别量表统计与分析71-74
- 3.8 结论74-75
- 4 讨论与优化建议75-78
- 4.1 讨论75-76
- 4.2 优化建议76-78
- 4.2.1 成都东郊记忆公园的优化建议76-77
- 4.2.2 城市后工业公园的设计优化建议77-78
- 结语78-79
- 参考文献79-84
- 致谢84-85
- 附录 调查问卷85-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卢传伦;游长锋;许玉滨;;路面群体状况评价与控制[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10期
2 赵东汉;;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POE)发展研究[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2期
3 孟宪文;肇兰新河肇东段底质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4年02期
4 李继春;孙丽;;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应用案例研究——以青岛即墨市墨河公园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年04期
5 陈小凤;;固镇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评价[J];治淮;2010年03期
6 陈小凤;王再明;李瑞;王振龙;;滁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J];地下水;2014年02期
7 张淑霞;于星妩;肖兴涛;;松花江哈尔滨段2007—2009年水质状况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03期
8 王亚杰;;辽河(铁岭市内段)水质状况评价及综合治理方法探究[J];地下水;2006年06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凡臣;刘兴;;使用状况评价(POE)发展研究[A];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C];2011年
2 姜莎莎;李雄;;综合性公园使用状况评价研究——以海淀公园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重君;近八成居民对未来经济有信心[N];中国信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岩;哈尔滨市开放式公园使用状况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冉冰;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使用状况评价调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3 周方;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评价及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爽;城市后工业公园使用状况评价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5 郑依依;基于使用状况评价(poe)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彭程雯;运河景观使用状况评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33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izhanguanlilunwen/73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