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
本文关键词:村镇银行内生化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来自美国社区发展银行的借鉴
【摘要】: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重要实践。按照村镇银行设立的相关规定,其首要支持与"三农"相关的、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的金融需求。然而相关证据表明,村镇银行的追求利润增长的商业化需求与其有效支持"三农"的内在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从而也使村镇银行本身失去了其独立、有效供给金融服务的功能。从银行内生货币理论出发,分析我国村镇银行商业化经营与其服务"三农"之间的矛盾及问题,借鉴明斯基社区发展银行的经验,认为要使我国村镇银行有效服务农村社区,应采取相应对策:对村镇银行合理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形成村镇银行联盟,并与当地实体经济密切配合,等等。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基金】:2011年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项目“后凯恩斯主义视角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阶段性成果 2011年中央高校基金项目“主权货币、财政赤字及政府充当‘最后雇主’促进就业的内在机理研究”阶段性成果(11SZYB35) 亚洲开发银行资金项目 “OPTIONS FOR CHINA IN A DOLLAR STANDARD WORLD”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832.35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评述我国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放到首位,而有效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制度供给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2006年12月21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文;冯晓英;;贷款创造存款与货币内生供给——基于货币本质的视角[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洪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可行吗?——基于监督效率视角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3 刘湘云;刘溪;;制度变迁视角下村镇银行制度困境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11年11期
4 张蕾蕾;刘向前;;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简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02期
5 柴瑞娟;;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构建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兰德尔·雷;郭金兴;;货币的本质:后凯恩斯主义的观点[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高改芳;[N];中国证券报;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利;;民族地区培育村镇银行的法律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5期
2 王敬联;;村镇银行在农村新民居建设中的作用及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3 张庆淑;;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4 李长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交易费用为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陆远权;张德钢;;双重目标约束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J];南方金融;2011年08期
6 旷红梅;;广西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2期
7 李泉;马晗;;西部地区城乡金融二元结构差异性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金融;2012年03期
8 李泽;;广西金融创新与农村青年创业问题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李海申;苗绘;;村镇银行的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以河北省为例[J];财会月刊;2012年26期
10 王善平;高波;;财政扶贫资金公司化运作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邵传林;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D];西北大学;2011年
2 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霞;云南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田杰;我国农村金融排除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5 孙健;金融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新与三农发展[D];山东大学;2012年
6 徐明峰;全球农产品贸易与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7 霍焰;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互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良圣;功能观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2 董文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总体效应与时空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景小娟;汇通村镇银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陈范;村镇银行准入制度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周莉;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彭帆;论村镇银行的法律调整[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清波;小额信贷机构与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8 李娜;X村镇银行信贷绩效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范继慈;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于超;我国村镇银行及其完善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渊,陈方正;论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2 马国旺;;后凯恩斯信用货币供给理论和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3 李后建;尹希果;卞小娇;;银行金融创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1期
4 鲍吉;张强;;村镇银行的运营现状与发展对策——以四川省为例[J];调研世界;2009年06期
5 王传言;王红义;;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小额信贷制度困境及对策分析[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Z2期
6 赵小晶;杨海芬;王建中;;村镇银行的商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制度层面的分析[J];南方金融;2008年11期
7 于泽;;我国M_2顺周期性的原因分析——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8年12期
8 牛凯龙;张薄洋;李泽广;;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若干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9 牛凯龙;田成川;张薄洋;;保险机构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中的作用[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10期
10 王学忠;;村镇银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冲突与协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华;[N];人民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松;刘春桃;;村镇银行研究文献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陈隆建;;村镇银行制度与组织国际比较[J];金融与经济;2011年03期
3 史二彪;;村镇银行的多重视角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4 刘国防;;金融创新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0年01期
5 盛锦飞;;环渤海地区农村金融困境及一种可行的解决途径[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盛锦飞;;中国农村金融困境分析及建立社区银行构想[J];价格月刊;2006年11期
7 朱兴勤;;村镇银行内在制度缺陷与制度创新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黄文胜;陶建平;;创新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破解农村金融“边缘化”[J];生产力研究;2009年04期
9 陈媛;;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10 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岳隆杰;;从村镇银行设立看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必然途径[J];济南金融;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方义;;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谢八妹;;制度构建与创新:银信和谐合作的重要保证[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江乾坤;;小额信贷创新的“浙江模式”解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跃雪;史亚军;吴先忠;郑洵;;论村镇银行在发展休闲农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5 韦宇红;;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均衡调节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王擎;;创业板市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制度创新[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何广文;;构建社区导向型新农村建设金融服务机制[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大会交流论文集[C];2006年
8 王森;;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创新与案例分析[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敏;;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吴有根;;入世后中国资本与国际资本的合作和较量[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孔丽频;制度创新为金融业发展再添活力[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记者 陈宝树 通讯员 吕北回 王晓军 燕奇志;制度创新 搭起“惠民”金桥[N];金融时报;2008年
3 国开证券 王鹏;城投债危机无大碍 解决之道在于制度创新[N];中国证券报;2011年
4 ;融资融券:制度创新尚待市场磨合[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丽娜 黄金滔;从严监管 深化创新 中小板打造“诚信之板”[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周松林;发展债券市场需要交易制度创新[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赵晓;稳固信心还看市场建设和制度创新[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曹凤岐;中国资本市场:呼唤制度创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常青;发行制度创新 或改变IPO“停摆”困境[N];证券日报;2008年
10 宏观经济分析师 刘涛;消除通胀预期更大希望在制度创新[N];上海证券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宗杰;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张炜;金融发展与制度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刘大远;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杨奕;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武晓春;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艺欣;中国外汇储备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小清;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制度瓶颈与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晶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蓉珍;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2 王文明;制度创新与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四川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永举;金融监管制度创新与发展[D];河南大学;2005年
4 唐振国;山西票号衰败的制度性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5 潘晨;小额信贷制度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李兰华;我国民间投资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07年
7 刘菁蓉;制度竞争与西部FDI引资战略[D];浙江大学;2004年
8 唐晓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郑晓辉;岭南市商业银行[D];暨南大学;2003年
10 贾凯君;国有商业银行企业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本文编号:1211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21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