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与风险水平:一个分析框架
本文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与风险水平:一个分析框架 出处:《改革》2010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特点,对农村金融发展绩效评价建立一个分析框架,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制度的转型和企业治理,二是服务范围和自生能力。从近年来的改革看,农村金融发展绩效在不断的改进,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在上升,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治理结构也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但是仍然有较大的改进余地,需要在制度、政策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 an analysis frame is established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
【作者单位】: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一个金融生态的视角”(批准号:2010JB790015)
【分类号】:F832.4
【正文快照】: 改革以来农村金融体现出金融机构多元化、服务扩大化的特征,在支持农村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这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表现。但是,对于改革绩效应该如何评价,进一步说,如何衡量农村金融发展的绩效,是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认识和了解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清楚看到农村金融发展中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谢欣,谢元态,许晓东;论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钟笑寒,汤荔;农村金融机构收缩的经济影响:对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5年01期
3 刘敏楼;;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一个分析框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乔海曙;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约束及解除[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3期
5 刘敏楼;宗颖;;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工业成长——基于省际产业层面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6 韩俊;推进农村金融体制的整体改革[J];中国金融;2003年17期
7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丙能,汪普庆;浅析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2 李明桥;于岚;;论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完善农村正规金融的可行性——基于制度和功能的视角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3 尹合伶;;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建立的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4 杨伟坤;闫贵娟;张秀倩;;保定市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仲德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研究[J];北方经济;2007年08期
6 朱海洋,许源,张晓丽;我国东部农户生产性信贷金融抑制的差异性及对策——以沪郊两区一县农户调查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文烂;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供给约束与化解[J];商业研究;2002年07期
8 王学信;;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其解决途径——焦作市农户金融需求调查[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9 许桂红;;重塑县域金融体系的途径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0期
10 郗修方;;基于战略视角的农村金融区域供给考量[J];商业研究;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宏瑾;高晓红;纪淼;;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罗丙能;王科;周德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基于农户资金需求和借贷角度的分析[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李世美;胡春燕;;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合作金融组织的优势互补[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尹婵娟;;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量化分析[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张乐柱;靳佩然;;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及竞争机制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6 宁薛平;;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梁邦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其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阚先学;山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黄光伟;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王旭红;我国县域金融的结构、效率与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谢瑞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叶光毓;我国区域信贷配给的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杨兆廷;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的路径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9 郭晖;新疆农村金融生态评价与优化途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胡念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的初步证据[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乐;河北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增长问题实证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8年
2 陈淑花;我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胡庆琪;日本农协金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延边大学;2009年
4 王磊玲;陕西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罗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6 田萍萍;基于功能视角的新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陈海霞;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尚之;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邓玲;我国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J];财贸经济;2007年02期
2 刘敏楼,宗颖;我国中小企业的产业政策探讨——兼谈中小企业在我国的地位[J];当代财经;2003年04期
3 禹来;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J];管理世界;2002年02期
4 王志强,孙刚;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5 沈坤荣,张成;中国企业的外源融资与企业成长——以上市公司为案例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6 谈儒勇;丁桂菊;;外部融资依赖度与增长机会:金融发展效应行业差异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谈儒勇;论融资支持与我国乡村企业的成长[J];经济科学;2001年05期
8 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9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10 徐良平 ,黄俊青 ,覃展辉;金融与经济关系研究的功能范式:一个初步分析框架[J];经济评论;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小琼;;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1期
2 安海军;;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3 中国人民银行晋宁县支行调研组;蔡敢林;叶斌;;晋宁花卉产业跟踪调查[J];时代金融;2010年01期
4 龙建平;;金融视角下农村消费市场的调查与思考——吉安县个案[J];武汉金融;2010年02期
5 潘建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问题研究[J];消费经济;2010年01期
6 ;2010年3月迪堡世界品牌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成功[J];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03期
7 焦瑾璞;;创造微型金融规范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J];中国金融;2010年03期
8 姜泉;;优化欠发达地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J];中国金融;2010年03期
9 张菡;;完善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对策[J];新西部;2010年01期
10 何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银端;庄锡福;;略论我国社会救济的科学发展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桂权;;舆论空间的分化与重构——当前中国媒介、言论与利益表达的社会逻辑[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文佳;柴彦威;申悦;;基于活动-移动时空可达性的城市社会公平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军;;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国的经验贡献了什么?[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5 林毅夫;;中国经济转型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6 龚波;;比较优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段进朋;王旭;;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深化市场改革[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8 陈池波;彭克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困惑与出路[A];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薛磊;;企业社会责任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互利共赢战略的微观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7年
10 金冠军;郑涵;龙锦;;上海文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建设对策思考[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言斌;昌邑工商引导农民冬闲创业[N];中国工商报;2010年
2 谢荣华;永州市回龙圩规范信用卡广告管理[N];中国工商报;2010年
3 李志成 张逸;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改革成效显著[N];新农村商报;2010年
4 陈春仲;湖南省祁阳县农信社为林权改革特建“绿色银行”通道[N];新农村商报;2010年
5 张玉玺;湖北省当阳市力抓信用不放松政府买单近千万[N];新农村商报;2010年
6 陈晓哲 靳国强;浅析如何强化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水平[N];新农村商报;2010年
7 李云峥;农村金融:须防“吸血乌贼”[N];新农村商报;2010年
8 田维顺;只为那一方净土[N];新农村商报;2010年
9 王金祥 郭振华;廊坊市 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N];金融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吴进宇 通讯员 韩满国;以点带面促农村合作金融全方位发展[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丽;中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宋磊;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王俊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卢立香;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杜国臣;国有企业制度解构动因与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7 金宏;股份合作制下农村信用社利益相关者的协调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于富海;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及治理效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张兰;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与效率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谢晓波;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韬;A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王杰存;郑州市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朱文彬;论农信社改革的法律规制[D];暨南大学;2009年
4 邢黎黎;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5 李让;我国农村信用社改制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陈晓明;青岛市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禹宗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以恒;基于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的浙江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09年
9 余庆生;我国资本市场IPOs效率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海新权;甘肃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65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365468.html